书城政治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
49419700000035

第35章 杭州市社区老年护理院建设与发展研究(1)

陈雪萍、倪荣、杨佳琦、徐钦芳、章冬瑛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了解杭州市社区老年护理现状,探索社区老年护理院建设和发展模式,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过程中采取走访、信函调查、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病人、社区护士、临床护士。结果表明,社区护士数量少、学历低、职称低,在社区为老服务工作中没有发挥较好作用;家庭护理没有很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一定的住院床位,其功能已类似于老年护理院的功能。据此,作者建议,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开展社区老年护理院硬件建设,同时建立老年护理评估体系、加强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积极稳妥推进老年护理院的发展,以应对老年人快速增长的护理需求。

关键词:老年护理院;社区护理

截至2006年,上海市医疗保险联网的老年护理院有66家,核定床位8700余张,实际开放12000余张,老年护理院服务供不应求。浙江省老龄化程度仅居上海之后,位居全国第二,杭州市是全省老龄化最重的地区,2005年末老年人口系数达14.52%。而杭州市至今还没有正式以“老年护理院”

注册的机构,为更好地应对老龄问题,探索社区老年护理院建设与发展模式,特对社区老年护理现状展开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杭州市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拱墅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患者;53名社区护士;88名杭州市临床护士。

(二)调查方法

走访杭州市卫生局,了解杭州市老城区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现状;由杭州市卫生局基妇处信函调查老城区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住院病床、家庭护理服务情况等;调查2007年6月30日拱墅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病人数、住床日数、疾病构成等;问卷调查参加2007年浙江省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杭州市社区护士及参加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院成教护理专业“专升本”学习的杭州市临床护士。

二、结果

(一)护理人力资源

(二)家庭护理情况

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开展了家庭护理项目,但各中心开展的家庭护理项目各不相同,主要内容有:测量血压、物理降温、输液、注射、吸氧、口腔护理、导尿、换药、膀胱冲洗、灌肠等。27家中心都认为,由于护士人力不足,以及为了规避医疗风险,没有主动去拓展家庭护理服务,尽量减少家庭护理项目。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床情况

调查的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家有住院病床,共有873张,每家床位数在5~120张不等。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患者情况

1.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

2007年6月30日,拱墅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患者共530人,其疾病构成的前两位分别是脑卒中后遗症及老年痴呆,分别占34.02%和21.24%。

2.住院患者生活自理情况

3.患者住院时间

4.住院患者来源、医疗保险情况

拱墅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病人主要来自于本区和本街道,占病人总数的71.88%,本市病人占99.09%。有医疗保险的病人占93.52%,自费的仅占6.48%。

5.住院患者疾病转归情况

住院老年患者的转归,痊愈的为5.1%,好转为62.56%,死亡为22.83%,具有“慢性化、障碍化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五)社区护士为老服务情况

53名社区护士有38人回答没有开展社区托老服务,主要的原因依次是护士数量少、单位没有托老服务条件、效益差和不属于服务的范围。31人回答没有开展家庭护理,没有开展家庭护理的原因中,有22人(占71.0%)认为主要是护理人员短缺;有5人(占16.1%)认为是护理风险太大;其他还有经济效益较差、没有纳入医保等。

(六)临床护士社区护理院工作意向、影响因素及期望收入

调查的88名临床护士全为大专学历,现正在读护理本科,年龄25~46岁,工作年限3~20年,59名于省级医院工作,占67.0%,27人于市级医院工作,占30.7%,另有2人于区级医院工作。影响因素主要是:收入低(40.9%)、工作烦琐(31.8%)、专业发展受影响(17.0%)、工作环境差(8.0%)等。不同护龄护士对此看法无明显差异(χ2=0.418,P=0.937)。

三、讨论

(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护理人员数量少、学历低、职称低

杭州市老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总数仅760人,而老城区的人口总数223.62万(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每万人口仅有护士3.4人,医护之比约为1∶0.5,这一比例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未达到卫生部核定的标准。由于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有一定的床位,这部分护士还要承担病房内的护理工作,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护士数量更少。此外,社区护士以中专学历及初级职称为主,专业素质较低,除忙于日常的治疗工作以外,健康教育、家庭护理工作较难全面开展,难以在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方面发挥较好的作用。

(二)社区护士在社区为老服务相关工作中没有发挥较好的作用

从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看,家庭护理开展不规范,各社区开展的范围不一致,一些基本护理服务如鼻饲、雾化吸入、灌肠等项目许多社区没有开展,社区护士人力资源不足、家庭护理效益低、风险高是影响家庭护理开展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工作内容来看,社区护士主要在病区、输液室、治疗室工作,护士从事的工作主要是治疗护理,在健康教育、健康咨询、慢性病监测、康复工作中参与不多,老年保健工作没有很好开展。

(三)社区老年护理服务缺乏吸引力

调查的88名临床护士,有较好的临床护理经验,具较高的学历层次,53.4%明确回答不愿去老年护理院工作,低收入、工作较烦琐是主要原因。

(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一定数量的床位

调查的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873张床位。另据卫生局数据显示,杭州市5个区(拱墅区、下城区、上城区、西湖区及滨江区)3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定床位数1467张,平均每个中心近40张床位。

(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类似于老年护理院的功能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患者主要是老年人,脑卒中后遗症和老年性痴呆是主要疾病,具有慢性化、障碍化和高死亡率的特点;患者住院时间长,住院时间在1年以上的有37.0%,3年以上的有18.5%,有2%的病人住院时间在5年以上,5位病人住院时间在10年以上;生活自理能力差,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占49.6%,部分自理的占40.2%,能基本自理生活的仅占10.2%。中心病房的功能实际上已属于老年护理院的功能。

(六)各种形式的社区老年护理院建设亟待开展和完善杭州市老年人目前以70~80岁年龄段最多,再过5~10年,高龄老人增多,老年护理需求将快速增长。从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看,病房有限的床位入住率高,周转率低,仅靠此解决社区老年人的护理问题很有限。

亟须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社区老年护理院建设,同时建立老年医院、康复病房、老年护理院、家庭病床及各种养老机构之间的合理联动机制,推进多层次的老年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