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艾滋病综合防控实践探索
49428900000019

第19章 针具交换试点失败分析

褚坚、朱海深、林素芳

失败是成功之母,只介绍成功经验,而隐藏失败经验是不负责任的态度。我们在针具交换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原原本本地告诉各位同行,我们认为失败的经验也是珍贵的。

一、试点工作的组织

将试点工作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试点:在公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在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门开设窗口,通过社区医疗机构进行宣传推广,并发展了两名同伴教育员,经过半年的试点,除同伴教育员来交换外,一直组织不到其他吸毒人员来交换。

第二阶段试点:针对第一阶段失败的原因,召开了社区管理人员、医疗机构负责人和部分吸毒人员座谈会,向他们讲解该项工作的意义和目前开展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广泛听取意见,重新制订方案。新方案扩大布点,按每个街道两个进行布点。同时,根据社会医疗机构反映,以往吸毒人员常到诊所购买针具这一实际情况,我们把试点放在社会医疗机构。由于是卫生局下达给各社会医疗机构的任务,各社会医疗机构均非常重视,也按我们对他们培训的要求,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人员的帮助下,积极寻找原来经常来购买针具的吸毒人员为同伴教育员,并且制订了严格的保密制度。但一年来,也只有15人来交换200支针具,原来经常来购买针具的吸毒人员反倒不来了,可以说是失败的。

二、失败原因分析

经过分析研究试点工作成效后发现,不管我们用什么办法来宣传推进针具交换,三年来收效都不大,与其他艾滋病防控策略比较,针具交换似乎不太适应温州的实际情况。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温州鹿城区针具的可及性非常高,鹿城区内有400多家社会医疗机构、80多家药店都有针具供应,吸毒人员获得针具非常方便。

(2)温州鹿城区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不足0.5元一副的针具大多数吸毒人员能够承受。

(3)尽管我们一再宣传已经与公安部门沟通好,绝对不会到我们的交换点及附近抓人,但吸毒人员仍然担心被警察发现,因为对他们来说还是有暴露的危险。

(4)尽管我们已经按街道布点,但吸毒人员仍然反映不方便,其一次花的交通费(人力三轮车来回至少需10元)足够购买20多副针具。而上级规定每次只能交换10副,经济上不合算。

(5)我们研究中发现,由于新型毒品如麻古等的出现,海洛因静脉注射吸毒人数近年来逐渐减少。

三、启 示

(1)从2008年鹿城区艾滋病传播途径看,经过共用针具静脉注射吸毒传播的比例已经大大降低,尤其是新型毒品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海洛因的静脉吸毒人数,是否需要倡导针具交换这一措施值得商榷。

(2)公安部门的侦察手段是非常隐蔽的,承诺不在交换点及周边抓人,但吸毒人员理解为并没有承诺不在交换点周边侦察。

(3)吸毒人员在我们设计的针具交换的策略中没有真正得到实惠。

(4)在鹿城区,甚至温州市,公安部门对涉毒犯罪行为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吸毒人员都有戒备心理,对别人通常不信任,十分害怕暴露,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针具交换这一措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