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今日美国:痛与变革
49447200000011

第11章 蜜月终结:奥巴马新政须披荆斩棘

奥巴马总统第一年执政夏季以来有些烦。他全力推动的医疗健保改革方案,不仅在国会受到共和党人的严词抨击,民主党内和社会不同层面人士也不乏相左意见;他承诺推动的移民改革计划,在亚太裔社区不断催促下则显得相当被动。在美国经济迄今尚未显摆脱疲弱衰退困局的大势下,连第一家庭2009年8月23日抵达传统富人的度假胜地玛莎葡萄园岛开始度假,也引发不满,批评者甚至认为他不该在此艰难时刻休假。

《华盛顿邮报》与美国广播公司8月21日公布的一项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奥巴马的民意支持率出现了大幅下滑,支持率由其执政百日时的60%跌至如今的49%。民调显示,55%的民众认为美国已严重偏离正确发展轨道;40%明确表示不认可奥巴马上任7个月以来的表现;近49%的民众相信奥巴马能够为美国做出正确决定。

这些迹象表明,奥巴马总统入主白宫的历史性“变革”企图正被社会和民众理性地审视,奥巴马当选的“明星效应”渐渐褪去,其百日新政与各方的“蜜月期”业已结束。总统宏大蓝图实现的现实性、总统的治国能力比政治明星的魅力,开始更多遭遇冷峻甚至严苛的挑剔。

这一切其实也属正常。一国元首与国会、党团乃至社会接触的“蜜月期”原本不可能无休止延长,但奥巴马在连番出台经济救市刺激计划、医疗健保改革方案以来,却难以赢得掌声喝彩,反招致各界指责,他和他的智囊班子倒应该反躬自省,究竟哪儿出了岔子?

也许,美国经济复苏虽然步履维艰,却尚在各方理解、共同参与、期盼之中。医疗改革的核心内涵变化与细节模糊导致不明前景,则易引起各方的狐疑和不满,无形中加大了阻力。

奥巴马从6月份起将医改作为推行国内“新政”的主攻方向,力争在年内通过医改立法并使之生效。国会两院却未能在8月休会前就此形成统一意见,全国各地出现反对医改的抗议活动。究其原因,在于美国医疗体系“病症”积重难返,要彻底改革难度极大。历届总统包括前第一夫人希拉里都曾对这个“烫手山芋”动拳脚,最后无不灰头土脸退避三舍。奥巴马如今为医改案进入了“决战状态”,甚至不惜赌上政治前途。白宫发言人吉布斯表态称,如果在任期内能完成医保改革,奥巴马即使只当一届总统也心甘情愿。

医改方案有两大焦点最具争议。一是要不要建立公共保险机构,二是如何有效减少开支。前者是加添公营健保于现有私营健保体系之上,公私并存,却不乏“大政府”之嫌,难怪共和党最简单直接地抨击为“阴谋扩大政府权力”、“将破坏美国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加深了民众对奥巴马医改方案的疑虑。后者是通过国营的非营利保险机构与私营保险竞争,有效降低保险费,但必然触动保险行业利益,势必遭到那些利益集团的强烈抵制。

前述的民调也显示,只有41%的民众支持奥巴马的医疗改革计划;相信医疗改革是个好主意的人仅占36%,而42%的民众认为医改是个坏主意;支持公营医疗保险设想的人所占的比例从7月的46%下降到8月的43%。

虽然国会众议长波洛西就此担负起保驾护航的大任,明确表态说不包括政府公营健保计划的医改方案,不会获得众议院通过。但无论是奥巴马还是国会领袖,都未向公众说清楚将如何在扩大医保覆盖的同时有效减少医疗开支。目前的医改案不仅在富人、穷人间都不讨好,还因为不涵盖非法移民而导致非议,这就使得移民权益保护者们相信,推动完成全面移民改革,才能构成健保改革的完整蓝图。

面对医疗改革计划遭到各方攻击,奥巴马近日忍无可忍,称攻击其医改计划的人最近“都wee-weedup起来了”,又引发新的争议。传媒对此奥氏新词大惑不解,许多传媒还把它和“weewee”(意即小便)拉在一起疯狂报道大做文章。白宫方面则解释,称该词是没事穷紧张的意思,指批评者吱吱喳喳,竟然对医改紧张得“尿床”(bedwetting)。

奥巴马不惜以四年白宫生涯赌一个医改计划的胜算,多少有点急于求成甚或赌气心切。毕竟在参众两院民主党席位占据多数的当下,要强行通过一个方案并不很难,但设若这个健保案让社会各方都心中无数猜疑质疑不断(目前又透露出放弃公营健保的可能性),即使成为法案后实施起来的难度也会不小,更何况民众不愿意为现在琢磨不透的任何承诺,去付出丧失目前相应保障的代价。因此,让医改计划更实际也更完善些,确保惠及全民福祉,让低收入阶层没有后顾之忧,才是奥巴马政府首先要向美国民众解释清楚的。退一步,进两步。一个完善的方案推行会获得大多数民众的拥护,也将给奥巴马的执政能力添分。

无论如何,奥巴马的新政前途绝不会平坦,但这位以“变革”为号召的新生代总统已然没有退路,纵然险阻重重,都只能披荆斩棘杀出一条出路。因为他确信变革才有出路,他与美国、美国人的共同出路。

(8/26/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