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国软肋——中国脆弱的十个瞬间
49449600000019

第19章 绍兴和议:来自内部的敌人(4)

当月中旬,宗弼硬着头皮,搜刮了12万军队,反攻临颍,再次与岳家军决战。杨再兴率300前哨骑兵在小商桥与宗弼大军遭遇,英勇发动冲锋,杀敌2000余人。杨再兴阵亡。岳飞率主力迎战。岳云前后10多次突入敌阵,战后清点,受伤上百处;岳家军的许多步兵和骑兵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没有一个人后撤半步。在战斗高峰期,张宪率本部兵马赶到,加入鏖战。金军不得不主动撤退。

岳家军的辉煌胜利,极大地推动了黄河两岸的抗金形势。太行山和两岸的民军始终配合岳家军的作战。梁兴联络豪杰义士,在敌后的垣曲、沁水、济源接连取得胜利,收复了赵州、兴仁、怀州、卫州等地,截断了金军的后方军需通道。敌后的义军纷纷举着“岳”字大旗归附,中原老百姓纷纷拉车牵马运送粮食支援。而金军闻风丧胆,蜷缩在城池中,不是收拾细软准备偷跑,就是联络岳飞准备献城投降。金军将领乌陵思谋控制不了部队,只好公开宣布:“麻烦大家少安毋躁,等岳家军到了我们就投降。”金军将领王镇、崔庆、李觊、高勇等都接受了岳飞的任命,率部脱离金军。这时金军大将韩常统率5万金军,也联系岳飞,愿意反正。金朝对燕京以南地区都失去了控制。宗弼还想在汉族中大规模征兵,负隅顽抗,结果不仅没有征来新兵,连派出去征兵的人也跑了。宗弼哀叹道:“我自起兵以来,从没有陷入今天这样的窘境。”他把家属送回了北方,准备率残军撤出汴梁,放弃中原。

形势一片大好。岳飞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对部下说:“等直捣黄龙府,我与诸君痛饮!”

岳飞向赵构报告:“陛下中兴的时机已经到了,金贼必亡,请朝廷速命各路兵马火急并进,发动总攻。”岳飞自己进军到朱仙镇,距东京开封只有45里路。他的眼光已经超越了汴梁,在焦急地等待着渡河北伐的命令。

可赵构和秦桧并不像岳飞那样乐观。

他们倒不是怀疑宋军的胜利,只是怀疑眼前的胜利能够持续多久。因此还不如见好就收,让胜利增加谈判桌上的筹码,停战求和。

有人说赵构害怕宋军全胜后迎回哥哥宋钦宗和其他宗室,威胁到自己的皇位。这样的说法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赵构即位已经超过10年了,在内部的权威已相当巩固了,不是遽然回归的亲戚能轻易撼动的。想知道赵构丧失斗志的真正原因,还要从他的心病入手。经历10多年风风雨雨的赵构,此时最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皇位和一个和平的国家,不想再有任何变动了。秦桧赞同赵构,除了没有必胜的信心外,取悦皇帝、巩固相位可能是更大的考虑。

赵构、秦桧下达了全军撤退的命令。他们知道最不听话的肯定是岳飞,所以先急令听话的张俊、杨沂中等人从淮河撤军,接着命令韩世忠、刘锜等军撤回,使岳家军陷入孤立;再以“孤军不可久留”为理由勒令岳飞退兵。岳飞上书力争说:“金贼锐气沮丧,内外震骇,已经准备放弃辎重,渡河逃跑了。而且现在豪杰云集,士卒用命,天时人和,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岳飞不说中原的喜人形势还好,一说倒让赵构想到了中原的军民现在认的都是岳飞,而不是赵构。那些越聚越多的抗金武装高举的都是“岳”字大旗,而不是“宋”或者“赵”字大旗。赵构的胸中原本就积累着很多对岳飞的成见、猜忌和不满。现在岳飞再一次抗旨,不仅功高震主,而且有成为“中原王”的趋势。赵构怎么能不勒令他撤军呢?

于是乎,后人熟悉的情节出现了。赵构和秦桧一天之内连下12道金牌,所谓金牌可不是黄金做的牌子,而是朱漆黄金字的木牌。皇帝专用它传送最紧急的军令诏令。使者举着牌疾驰而过,车马行人见之,都得让路,一天要走500里。赵构就是这般急切地要迫令岳飞退兵。岳飞悲愤交集,慨叹道:“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对朝廷的忠诚最终战胜了北伐的壮志,岳飞不得不准备撤退。他先佯言要渡河进攻,使金军不敢乱动,再突然下令撤退。朱仙镇的百姓拦住岳飞的马说:“我们端茶运粮,迎接官兵,人人尽知。岳将军走后,我们怎么办?”岳飞痛心地无言以对,不得不延迟五天撤退,保护愿意南撤的百姓离去。

那一边宗弼听到岳飞要渡河,也准备放弃汴梁撤退了。有人拦住他的马。拦马的是一个书生。他说:“元帅不要走,岳飞马上就会撤退的。”宗弼说:“你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岳飞连破我的主力,已经近在咫尺了,怎么会主动撤退?汴梁还怎么守?”书生一语道破天机:“自古没有权臣能够长久居内的,同样,没有任何大将能够在外独占大功。岳飞也逃不出这个历史规律,怎么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呢?”宗弼猛然醒悟,决心留守汴梁。

岳家军退守鄂州,郑州、颍昌等大片土地重新落入金军手中。岳飞回到鄂州后,情绪很差,上表请求辞职,得不到批准。岳飞又去觐见赵构。赵构很客气地慰问了几句话,君臣相对无言。

岳飞死了

战争既然打赢了,那就要论功行赏。

赵构就把韩世忠、张俊、岳飞三人召到临安,任命张俊、韩世忠为枢密使,岳飞为副使,明升暗降,一举解除了三人的兵权。赵构又下诏罢免了为抗金设置的宣抚司,将三人的军队收归中央直辖。为了防止出现新的大将,朝廷还分割了三人统帅的军队,任命中级军官指挥分割后的小部队,直接对皇帝负责。“重文抑武”的传统又恢复了。

在张俊、韩世忠和岳飞三个人中间,赵构和秦桧觉得最容易摆平的就是张俊。赵构对张俊说:“你读过《郭子仪传》么?郭子仪功勋卓著,在外掌握重兵,但始终心尊朝廷,只要皇帝一有诏书颁布,他马上就赶去见皇帝。郭子仪算得上是武将的表率。如果武将依仗兵权之重而轻视朝廷,有事情不禀报,不仅不能让子孙享福,而且自身也可能有不测之祸。”张俊马上表示自己要学郭子仪,依附秦桧主和。

那么处罚的矛头就对准了主战的韩世忠和岳飞。

在议和使臣北上的问题时,韩世忠说:“从此以后朝廷要大挫士气,国势萎靡,很难重振了。等北方来使后,我要和他们面议。”赵构自然不允许韩世忠插手对金外交。韩世忠又上书弹劾秦桧误国误民。韩世忠反对议和,自然被秦桧看做是大敌。秦桧对韩世忠的攻击展开反击,赵构也将韩世忠的奏折留中不发。韩世忠看破红尘,于是接连上书请求解除自己枢密使职务,接着又上表要求退休。当年,韩世忠就被免去了职务,从此闭门谢客,绝口不谈国事,整天在家诵读佛经,自号“清凉居士”。有时为了活动活动筋骨,韩世忠就骑着毛驴,带上几壶酒和一两个侍童游览西湖。昔日的部将、军官求见,他一般都避而不见。

最让君臣头疼的就是剩下来的岳飞了。重启和谈后,完颜宗弼对赵构和秦桧明确提出:“你们朝夕请和,岳飞却正想图谋河北,必杀岳飞,才可议和。”

为了和平,岳飞必须死!

反过来说,敌人的强硬要求实际上是对岳飞的极高评价。

公元1141年7月间,秦桧开始了对岳飞的迫害。秦党的右谏议大夫万俟卨首先上章弹劾岳飞。万俟卨首先弹劾岳飞爵高禄厚、志得意满、生活颓废、不思进取。谁都知道岳飞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人。后来,秦党又给岳飞强加上了“不战”和“弃地”的罪名,弹劾坚持抗金的岳飞不抗金,要求罢免岳飞的枢密副使职务。秦桧控制的御史台官何铸、罗汝楫等更是接连弹劾岳飞,要求尽快处分。岳飞因此被罢官。秦桧要置岳飞于死地,还需要寻找更大的罪名。“消极抗金”的罪名是“杀”不死岳飞的。于是,一场政治谋杀展开了。

岳飞有个部下叫做王俊。王俊在公元1135年就担任了湖南安抚司统制。岳飞进驻湖广的时候,王俊调入岳家军,只担任前军副统制。此后数年,王俊因为无功,岳飞一直没有给他升官。秦桧看出王俊对岳飞有不满心理,伙同张俊以观察使的职位引诱王俊,指使王俊出面“告发”张宪与岳云谋反。

谋反是大罪。现在有官员出面检举,张宪、岳云立马被逮捕入狱。岳飞随即受到牵连。10月,朝廷张榜宣布张宪一案“其谋牵连岳飞,遂逮捕归案,设召狱审问”,将岳飞逮捕入狱。岳飞入狱时长叹道:“皇天后土,可以证明我岳飞对朝廷的忠心。”

岳飞入狱后,赵构派大臣出使金朝,希望缔结合约。宋朝使臣在宗弼面前再三叩头,哀求议和。宗弼同意讲和。11月,金朝使臣萧毅到江南册封赵构为宋国皇帝,并带来了最后的和议文本。宋朝向金称臣,赵构向金熙宗发誓:“臣赵构蒙大金朝恩典,才能够成为大金朝的藩属,臣世世子孙都谨守臣节。”每年金帝生辰或元旦,南宋都向金朝遣使送礼祝贺;宋朝每年向金朝进攻的白银和绢都增加到25万两、匹;边界线从黄河南移,两国以东起淮河中游、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地跨边界线南北的唐、邓、商、秦四州的大部分土地给划给金朝;南宋不得随意更换宰相。

萧毅还重申了宗弼的一个“口信”:岳飞必须死!

于是,赵构和秦桧加快了岳飞案件的“审理”进度。最开始负责审理工作的是大臣何铸。开堂审理时,岳飞撕开自己的衣裳,露出背上“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给何铸看。何铸看到四个字字字深入肤理,又遍阅案宗没有发现确实的证据,知道这是一个冤案,顶住不办。秦桧马上撤掉何铸,改命万俟卨审理岳飞案件。万俟卨随即整理出了岳飞的“罪状”:岳飞和张宪等人虚报战功,窥探朝廷虚实,意欲谋反。万俟卨还逼迫孙革等“证人”指证岳飞时常抗旨。但是岳飞一案始终缺乏确凿的证据。

已被罢免枢密使的韩世忠跑去质问秦桧,岳飞到底是犯了什么罪?秦桧敷衍说:“岳飞和儿子岳云、部将张宪的罪过虽然尚未查明,但事体莫须有(或许有,也可能没有的意思)。”韩世忠愤愤地说:“朝廷以‘莫须有’三字处置岳飞,何以服天下?”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二月,赵构下旨:“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当天,大理寺执法官遵旨逼岳飞在供状上画押。一生光明磊落的岳飞在供状上写下八个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岳飞服毒酒身亡,时年38岁。

民间传说则有所不同:转眼就到了寒冬腊月,一天秦桧独自在书房里吃橘子。他用手指划橘子皮,若有所思。秦桧妻王氏看出秦桧想杀岳飞又不敢下决心的心思,讪笑着说:“老汉怎么一直没有决断呢!捉虎容易,放虎难哪!”秦桧听懂了王氏的意思,写了一张小纸片交给狱吏。当日监狱就回报:岳飞、岳云、张宪三人已死。

岳飞死后,岳家被抄,家属流放岭南。幕僚六人株连被杀,多名部将罢官,支持岳飞出兵的李若虚也被羁管。

和谈终于成了,兵权也收了,内部基本稳了,赵构大大松了口气。

金军听说岳飞死了,摆酒祝贺。

岳飞死了,一个时代结束了!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奢靡时代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