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0)
49454100000031

第31章 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探究——观点、方法和视角(1)

黄铭

【摘要】马克思主义对宗教本质和功能的认识应该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转变为“宗教是历史文化现象”,由此可以找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方向。从方法论上讲,研究宗教须从抽象回归具体,既要深入宗教的现实根源,又要肯定宗教对于社会的能动作用。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宗教曾发挥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功能与传统社会相适应。今天,宗教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能作出重大贡献,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社会公共领域的道德制约和个人内心生活的健康维护两个方面,其作用不容低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从抽象回归具体 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

一、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宗教是“鸦片”到宗教是“文化”、从单纯“批判宗教”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学者从基础理论上将后者概括为一种新方法论“宗教-文化观”,通过宗教作为“一种基本的历史现象或文化传统”来看“人类历史活动的整体或过程”。显然,强调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一种文化,“这种观念突破了过去仅仅从意识形态和政治方面来考察宗教的陈旧模式,从而扩大了看待宗教的视角,拓宽了研究的领域”。同时,这种观念也“从‘批判性的研究倾向及其结论’转向‘建设性的研究取向及其结论’”。

1.宗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宗教作为“一种基本的历史现象或文化传统”,这种观念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宗教这种“基本的历史现象”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其存在和发展远比阶级、国家和民族来得久远。所以,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宗教并非日趋消亡。近代的政治解放虽然把国家从宗教中解放出来,世俗国家不再信奉任何宗教、不再有国教,而以自己的形式、本质存在。但是,政治解放远没达到人的解放。在马克思看来,“摆脱了宗教的政治解放,不是彻头彻尾、没有矛盾地摆脱了宗教的解放,因为政治解放不是彻头彻尾、没有矛盾的人的解放方式”。事实上,政治解放是有限度的,它离人的解放仍然很遥远。

从人的解放看,西方世界进入19世纪,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精神空前提高。因此,在费尔巴哈、马克思、达尔文、尼采、弗洛伊德等人对时代精神的解释中完全没有神的地位。人们甚至觉得,“假如神还未死,那么将他杀死便是理性和已解放的人类的责任”。

然而,神死后“并没有让人感觉到愉快的解放,伴随而来的却是怀疑、恐惧和在某些案例中痛苦的冲突”。因为人们由此失去了精神上的终极依托。20世纪德国社会理论学家霍克海默认为:“没有神的概念便没有绝对的意义、真理或道德,伦理变成只是不同品味、心情或幻想的问题而已。除非政治及道德能够在某个程度上包含‘神’的概念,否则它们仍只是实用和机巧的,算不上有智慧。”可见,无神论并非是人的解放的必然结论。

第二,宗教是一种“文化传统”,其影响便有历史延续性。西方中世纪基督教意识形态占据统治地位,因而不少现代思想诞生于宗教文化母体。马克思指出,“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在中世纪,这种色彩尤其明显:“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它们成为神学中的科目。”由于“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因而这种历史延续性需要宗教来解释。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与新教伦理有关,经济上的自由、平等和竞争意识与宗教上的自由有关。这些最终被社会存在所决定,但社会意识也通过文化传统渗透于社会存在的各个层面发生作用。

在工业社会,人们同样发现:“一定的工业关系和交往关系如何必然地和一定的社会形式,从而和一定的国家形式以及一定的宗教意识形式相联系。”一些人认为,社会主义也是一种宗教信仰并有其根源。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布洛赫视神为人类尚未实现的理想,认为有希望的地方就有宗教的存在,宗教信仰不是什么异化,而是人类的基本处境。诚然,社会主义的早期观念确实以宗教形式出现过,无神论可产生于有神论。恩格斯曾把托马斯·闵采尔的神学视为比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更彻底的革命思想,指出:“正如闵采尔的宗教哲学接近无神论一样,他的政治纲领也接近于共产主义。”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家庭、民族和传统的产儿,像马克思说的:“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马克思是一个无神论者,但其犹太教家族对他的深刻影响会在无意识层面起作用。恩格斯说过:“马克思是一个纯粹的犹太人。”因为在马克思身上典型地反映了犹太民族遭受压迫和苦难,但仍坚持信仰并为理想而奋斗的崇高精神。当代基督教思想家科布也有同感:“和马克思一样,我受到过犹太教预言家及其对正义、对被压迫者的关怀的深刻影响。”可见,了解马克思的宗教观必须超越文本深入语境,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很可能影响了马克思的思想。

再有,通过宗教看“人类历史活动的整体或过程”。马克思说:“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宗教具有历史观和世界观的高度。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提出人类掌握世界有理论、艺术、宗教和实践-精神四种方式,宗教是一种方式。有学者认为:“这是马克思一生从最高层面宏观把握宗教问题的一个深具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重要论断。”如同理论、艺术等方式,宗教也是人对世界的一种掌握,这种掌握的特征是人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终极关怀,其中充满情感的力量。

2.反思“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以往研究中,不少学者以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作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参照文本,视宗教为“人民的鸦片”、“颠倒的世界意识”以及“宗教批判是批判一切的前提”等。对此,陈荣富教授指出:“无论是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进程来看,还是从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的内在逻辑关系来看,《导言》都不可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从而也不可能是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的奠基之作。”其实,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不止《导言》中的一些论断。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宗教作为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物质生产及其交往决定了社会状况和历史发展,关联着宗教产生的条件、方式和特点。因此,宗教与人类的现实生活有关,不同时代、国家的人们的生存状况是宗教存在与演变的真实根源。

人类的生存状况具有内在维度,宗教信仰属于这一维度,位于人性深处。在费尔巴哈、马克思、达尔文、尼采、弗洛伊德等人看来,宗教假设在这个世界之外有某种人格的力量以某种方式关心着人们的生活属于一种幻想,因此宗教信仰的基本内容大多是虚幻的。为了治疗宗教幻想,这些思想大师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理论、进化论、基因说等等,试图以种种策略克服人类的这种精神幻想。

马克思说:“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的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结合语境阅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不难看出马克思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一论断,是“针对当时欧洲的社会现状而得出的”和“着眼于当时德国的理论背景而得出的”。因而启示在于:其一,由宗教透视社会现实,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看到当时社会“现实的苦难”并听到“被压迫生灵的叹息”;其二,扬弃德国古典哲学的抽象思维方式,使抽象回归具体,“从现实的人及其社会来解释宗教现象及其问题”。

费尔巴哈用人的心理投射来解释神的观念、用人的心灵需要来解释历史中的宗教,马克思同样具有这种人本学观念:“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但马克思指出:“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因而,作为颠倒的人的世界的国家和社会就产生了作为颠倒的世界意识的宗教。

因为宗教幻觉根源于现实处境,所以“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必须“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这里,马克思的思维是从抽象回归具体。正如他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所说:“我们不是到犹太人的宗教里去寻找犹太人的秘密,而是到现实的犹太人里去寻找犹太教的秘密。”

二、从抽象回归具体的两种含义

宗教作为一种抽象观念,其根源在于现实世界。马克思批判宗教的方法是从抽象回归具体。由于具体分为现实的具体和理论的具体,所以从抽象回归具体就有两种含义:其一,使宗教回归现实;其二,肯定宗教反作用于社会。从理论联系实际看,前者要求从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来解释宗教,后者需要肯定宗教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动性。

1.宗教的现实根源: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

尽管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远离了经济基础,使其“观念同自己的物质存在条件的联系,越来越错综复杂,越来越被一些中间环节弄模糊了。但是这一联系是存在的”。所以,仍需要从社会存在和现实经验条件去说明宗教及其有关问题。马克思指出:“只有根据宗教借以产生和取得统治地位的历史条件,去说明它的起源和发展,才能解决问题。”说明以往宗教的历史条件是传统社会。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各种宗教源远流长,均有漫长的历史演化。其中,除道教、民间宗教等本土宗教外,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些外来宗教通过吸收和融会儒家思想逐渐转化为中华民族的宗教。传统社会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强调积极入世并注重经世致用。宗教的终极关怀虽是神圣的彼岸世界,但很难摆脱世俗社会的实际制约。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各种宗教最终都统一了出世与入世。

中国传统社会历来强调和谐观念。因此,中国宗教远比西方宗教能够和平共处。历史上,佛教徒、儒者、道士和其他人在中国可以并肩生活,人们可以同时加入这些共同体,“这种情形在西方不可能是真实的,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都有排他主义的倾向,基督教在这方面有最差的记录,中国人则不会如此拒绝其他宗教共同体”。无疑,中国传统社会培育了诸宗教的和平精神。

说明当今宗教的历史条件则是时代现实。经济全球化和民族现代化的世界潮流促使中国社会发展充满动力。从时代趋势看,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不是单纯的现代化,同时还包含向后现代转化。因此,两方面的作用必须保持平衡:“一方面是现代西方的启蒙运动,它卵生了现代科学、现代技术、现代经济和现代大学。另一方面则是古代的中国文化传统,它仍然起着作用。”后一方面的主体部分是儒、释、道三教,其作用决定了宗教仍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