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究式科普丛书-恐怖的子弹:导弹
49518400000007

第7章 来自太空的地狱之火——世界战略导弹纵览(5)

SS-N-20是俄罗斯主力潜射导弹,但是由于技术的原因,这种导弹的命中精度偏差足有500米,远差于美国的“三叉戟”2型,所以尽管它的核弹头当量要大于后者,由于精度太差,打击能力反而不如“三叉戟”2型。

SS-N-20潜射弹道导弹是特别为“台风”级核潜艇而建造的,由于它的射程远,加上“台风”级核潜艇冰下作业能力,使得潜艇很难攻击。它虽然有较佳的精确度,但是美国并不认为目前的SS-N-20潜射弹道导弹(不包括其后的改良型)具有摧毁硬性目标的能力。

因此,SS-N-20潜艇弹道导弹被认为是用来攻击一些未经非常强化工事的目标,所以可说是二次打击的武器。此外,它被认为具有在发射前重新输入目标资料的能力。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同样因为经济原因而无力负担“台风”核潜艇庞大的维护费用。

因此,在美国的援助资金支持下,俄罗斯拆除了三艘潜艇,另外两艘被封存,还有一艘被改装成发射新型潜射导弹SS-NX-30的潜艇。显赫一时的SS-N-20也就随之全部退役了。

3.“北风之神”的权杖——SS-NX-30潜射导弹

俄罗斯在苏联解体以后,无力来维持其庞大的军事机器,因而包括“台风”核潜艇在内一大批军事项目就此退出俄军的战斗序列。

为了弥补“台风”核潜艇退役后,留下的实力空白,俄罗斯的“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就应运而生了。

这种潜艇比起庞大的“台风”,体型更加瘦削,隐蔽性更好,为了给这种潜艇配备潜射导弹,俄罗斯的官员们通过招标选中生产了鼎鼎大名的“白杨”和“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的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研制的SS-NX-30导弹。SS-NX-30又称为“布拉瓦”,它与“白杨-M”一样,为三级固体弹道导弹。

导弹研制的初衷是既希望尽早投产,又能减少研发成本。这样不仅可以使俄海军与战略火箭兵实现历史性的装备型号统一,还能扭转俄海军潜射导弹型号新老杂陈的现状。但是,导弹在研制过程中的坎坷命运说明了原本的设想是不切实际的。

“布拉瓦”借鉴了“白杨M”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制经验,具有突防能力强和圆概率误差较小等特点。该导弹与“白杨”外形相似,只是射程略微降低,只有1万千米。

“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仍然采用三级火箭助推,使用固体燃料作为推进剂。与液体燃料火箭导弹相比,“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具有更长的待命时间,在接到发射命令后数分钟之内便可以发射。为了能够突破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俄罗斯还在导弹上加装了防辐射及电磁干扰的防护罩,增加诱饵装置等。

然而,“布拉瓦”的服役日期一再被推迟,因为从2003年一直到2009年设计部门一共进行了12次试验,其中只有7次成功。“布拉瓦”原本打算在2009年和“北风之神”的首舰一起服役,但是当“北风之神”级潜艇下水以后,“布拉瓦”还不得不进行4或5次试验。

更加令人沮丧的是当初设计部门承诺的通过互换零件达到减少成本的美好愿望完全落空,随着导弹不断改进,可以互换的零件越来越少。问题是俄罗斯国防部没有别的选择,大把的经费已经花出去了,如果“布拉瓦”研制失败,根本没有其他的导弹可以选择。

没有导弹,核潜艇只能成为世界上最为昂贵的废金属。

“布拉瓦”属于最轻型的导弹之一,发射重量为36.8吨。设计师们保证导弹能够携带10枚核弹头,飞行距离不少于8000千米。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新导弹的投掷重量为1.15吨(而俄海军目前的主要装备“蓝天”导弹的投掷重量几乎是其2倍)。而这却是导弹的最重要参数,是其战斗力的决定因素。这一重量包括弹头重量、分离出的最后一级重量、控制系统重量等。俄军方没有公布“布拉瓦”的弹头重量,但很明显,弹头属于超轻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巨大的缺陷。

4.飞龙在天——中国“巨浪”潜射导弹

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研人员在进行“两弹一星”的研制与发射的同时,关于研制潜射导弹的计划也逐步出炉。从1969~1982年的13年间,中国科研人员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将潜射导弹成功完成了试验。

1982年10月7日至16日,我国向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从而使我国真正具有了“二次打击”力量。

“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是核大国最基本的战略核威慑力量,也是5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主要的标志之一。

在“三位一体”的核力量中,携带潜射核导弹的战略核潜艇的隐蔽性最佳、技术含量最高、威慑力最大。美俄英法等国都把潜射核力量作为主要的核军力发展方向,尤其是英国,甚至放弃了陆基核力量,几乎把核威慑完全寄托在战略核潜艇和潜射导弹上。

对我国来说,潜射核力量更适合我国防御性的核政策,因为战略核潜艇属于二次核打击力量,奉行的是核反击任务,只要有一艘战略核潜艇能够在对方首批核打击下生存下来,就能给对方造成无法承受的损失,从而迫使对方不敢发动核战争。

“巨浪-1”导弹是我国第一种潜射核导弹,也是第一种固体燃料弹道导弹。它的性能先进,安全性高,发射准备时间短,最大射程达2700千米,弹长10.7米,弹径1.4米,弹重14.7吨,弹头为一枚600千克的30万吨级当量核弹头或特种弹头,采用惯性制导方式,命中精度达300~500米。

“巨浪-1”的成功发射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这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不过,“巨浪-1”潜射导弹一开始并没有装备在核潜艇上,而是装备在一艘经过改装的常规潜艇上,当时我国的战略核潜艇正在研制当中。而且比起美、俄、英等国的潜射导弹,“巨浪-1”的射程也有所不足。

不过,以上几点不足很快就被弥补。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战略核潜艇092“夏”级核潜艇发射“巨浪-1”成功。

“夏”级导弹核潜艇是单壳结构,水下排水量为8000吨,装有一座1.5万匹轴马力的压水式核反应炉,水面最大航速16节,水下最大航速22节,最大潜深300米,艇员140人。

“夏”级装有12个巨浪-1型潜射弹道导弹,它是中国第一种固体地对地战略弹道导弹,采用两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携带一个30万吨当量核弹头,最大射程约2700千米。

针对“夏”级核潜艇噪音较大,核辐射高以及巨浪-1导弹只携带单弹头和射程短的缺点,中国又研制了先进的094级战略核潜艇和巨浪-2型潜射导弹。

巨浪-2型潜射导弹实际上是我国东风-31陆基导弹的潜射型,它采用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最大设计射程8000千米,可携带3至6个分导式核弹头,每个弹头爆炸当量约20万吨。

巨浪-2型先后进行过两次重大的改进,第二次改进使射程再次增加到1.4万千米,运载能力增加到携带10枚25万吨分导式热核弹头。改进后的导弹称为巨浪-2乙,其采用惯性、激光陀螺和星光复合制导系统,命中精度超过美国的“三叉戟”,达到40米。

我国的094级核潜艇仍然在保密中,不过据说094核潜艇搭载有18具导弹发射器,这意味着在我国领海装备巨浪潜射导弹的核潜艇可以威慑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