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灵异诡尸香
49526600000019

第19章 前(19). 抚娘村

不得不说,现在我见到任何罐形物都会条件反射似的恶心,还会加之武断的判定。

判定它可能会在光天化日之下吞噬掉我的魂,及这幅一跑动就咕咕作响的肉身。

见我揉着眼再次望过来,男人大方地将瓷罐举起晃了又晃,只是表情略显尴尬。

“随便捡的,”他吱吱唔唔的,憋出一句完全不必要的解释,“不值钱,这村子里有很多。”

“在哪里?”我边问,边慢吞吞地走向他,“哪里有很多?”

他看着我的举动,愣了一下,迅速往后退了几步:“那个……小姑娘,你还是快离开这个村子吧,当心被警察看见。”

我停住靠近的脚步,因从那双游移忽闪的眼瞳里看到一丝不合理的惧意。

何必要怕一个形容狼狈的女学生?我翘起嘴角,用十六岁女娃该有的轻快语气向他发出请求,伸手指向反射着阳光的瓷罐。

“这位大哥,能不能让我看看它?”

男人稍作犹豫,然后弯腰将罐子搁在脚边,人继续慢慢地后退。

这种疑似逃避的举动,面对毫无威胁的瘦弱女娃时,显得如此不合逻辑。但我现在只对罐子感兴趣,其他不必要进行瞎猜忌。

我靠近瓷罐,蹲下身将手搭在膝盖上,不敢对它加以任何的碰触。这确实是一只骨灰罐,罐体上沾着不少泥屑和黑黑的灰烬。

它跟我在一幕幕焚棺幻相里看到的相类似,但应该不是我认为的那只,罐身上没有照片,应该不会产生任何危险。

于是我提起瓷罐,惦了惦份量,然后扔向五步之外的人,转身朝抚娘娘坟的深处走去。我还想看看那两棵毛槐树下的坟里,到底葬的是谁。

这个疑团,已在心里生根了好几年。

“嗳,小姑娘,你哪里去啊?别乱蹿,这里有警察,不骗你,他们隔三个小时会进村来巡视一下。”

男人接过罐子,温吞地唠叨着。

我回头瞥了他一眼,颇觉烦躁和无奈。但我想面对这个已由现代社会规则接管的抚娘村时,的确理应先找到一名互利互惠的同盟者。

刚过十六岁生日的村女,不管对抚娘村还是对村外的世界都一知半解,像刚脱出蛹壳的幼蛆,伸探着脑袋不知拐向何处。

但我知道该怎么保护这十六年来辛苦搭建的“我的世界”,所以这个同盟者不能是神灵不能为巫女,更不能超过普通人的认知范围,至少能被我理解和交流的。

这个温吞的城里男人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我看向他挂在胸前的证件牌,上面印着:《民俗风情报》,张天民,记者。

当记者必须要读完大学,那他应该是个文化人。但拥有这名字的报纸,我在车站肮脏的地面上捡到过好几张,印满各种挑逗猎奇欲的夸张标题,显然不是给有文化的人看的。

我思忖着他能进村,大概也没有通过什么正规手段。

“信不信由你,大哥,我是这抚娘村的人,现在只是想回家。”我犹豫几秒后,还是抛出了诱饵。

鼠眼般精锐的双瞳果然绽放出一丝算计的光彩,他急匆匆地赶到前头,试图阻止我的脚步。

“小姑娘可是说的真话?警察都说人全死光了啊,你怎么可能是这个村里的人?”

我指向坟地外围延伸的煤渣路,平缓地一句接着一句:

“这坟地叫‘抚娘娘坟’,专门用来葬死在抚娘村的女人。那条路通向村里头,村口有三棵五十年以上的老槐和一块听说有千年历史的石碑,碑上刻着百来个名字,但没人知道他们是谁。路道两旁有三十六户人家,其余大多散在村西和北山脚下。村里一共有五口井,村里用水全靠它们。”

“这个村的村长姓顾,他有个独子叫顾宝石,十一岁,缺了颗门牙,说话会结巴。”

“还有,这里每户人家都会有个儿子,但很少有女儿,也几乎没有女人会嫁进来,因为嫁进来的女人会死得很难看,方圆几十公里的人都知道,抚娘村是个鬼地方。”我对着张天民笑了笑,“大哥,还要听下去吗?关于抚娘村,我能说上三天三夜。”

张天民瞪着眼,好一会儿后他舔了舔焦干的嘴唇,被太阳晒过头的额头上淌落几滴油腻的汗。

“不可能啊,”他直愣愣地质疑,眉头拧得像两条正在交合的蛆,“警察说没有人活下来的,八十六口人全烧死了。”

我无法回答,只能继续往前走。空气里挟着一股股难以忍受的焦苦气味,还混着肉脂被灼干的油腥,它们如此熟悉,让我闻之欲呕却又忍不住敞开呼吸器官,从鼻子到肺部都在触摸和分析这些怪异的气味,这似乎是一种无法抗拒的本能。

但我的意志还是在抗拒着它们的入侵,于是便咳得内脏翻江倒海,像全部错了位。

“你到底叫什么名字?哪户人家的?”他又追上来问。

“罗娆。”我抹掉呛咳出的泪,扭过头认真地告诉他,“我叫罗娆,抚娘村村民罗大生的女儿。”

他猛地停顿下脚步,急促地从口袋里扯出几张报纸,双眼快速地扫着纸面上的字。

“不对,罗娆死了!你个小姑娘在瞎说什么,罗娆真的死了!”然后他挥着手里的纸,惊讶地吼着。

“你不可能是她,这绝不可能!”

我平静地从他颤抖着的手指间抽出报纸。这是张十天前出版的地区新闻报,严谨地列出抚娘村雷火灾难的死亡名单。

“抚娘村十号户,三口人,罗大生,其妻(名未知),其女罗娆。”

我抚着额头,当然是回答不了他的质疑,只是把名单反复看了几遍后塞回他的手里。

“那又怎么样,你看到尸体了?你确定那就是我?”

“我真的是罗娆,不管你信与不信。”我疲惫地摆着手,“张大哥要不要一起逛逛抚娘村,只要你不把我交给警察。”

昂头朝天,日头又偏西数寸,我开始迷茫此行的目标。那张正正经经的名单似乎在告诉我,任何努力都不再具有任何意义。

哪怕是将真相摆到跟前,我还是回不到十六岁生日前那一个有着明确奋斗目标的抚娘村罗娆,她真的不在了,死了,骨灰还被一个异域的神灵重新利用过。

他说他用那些骨灰捏塑出一个附有禁摩索灵力的女娃,她可以叫罗娆,也可以叫摩娆或者叫什么的都可以。

可我并不想当摩娆或其他什么人,哪怕成为罗娆残留在这世上的一缕残魂。

张天民将瓷罐抱在怀里,表情阴沉地跟在了我身后。他缩着肩膀不断环顾四周,也很是小心翼翼。

我想我的猜测没错,这位记者大哥进村的途径肯定不怎么光明正大,甚至连记者的身份都值得探究一下。我颇有些微妙的失望,勉强耐着性子听背后传来的喋喋不休。

“肯定是死了,听我哥们说人都烧得干焦干焦的一碰就碎,他们找专业的来一具具地清理,还好头骨都在,八十六只,跟户籍注册的数量一样的。”

他反复地强调着。

“小姑娘,我那哥们是警察,就跟着这个案子呢,不会搞错的,你看大报纸都登出来了,还能有错?”

我回头瞥了他一眼:“好吧,那你说我是谁就是谁吧。”

他扁了嘴,不再吭声。

我终于能耳根清净地走到那座新坟前,碑上刻的名字理所当然不再让我会有所惊讶。

“你看你看,罗娆真的死了,这是她的坟,她的坟!”张天民兴奋地点着碑,振振有辞。

我冷淡地向他瞪去一眼。

这位有文化的记者总算反应过来,怔在那里,半晌后喃喃低问:

“小姑娘,你说说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叹了口气,回头看向密集的坟包头,那股腥腐的香气似乎在愈发的浓烈,它们绵软地缠进毛孔里,合着当头的烈日阳光,让我感觉全身像浸在一桶温热的血液之中。

“走吧,记者大哥,带你参观一下这个抚娘村。”

我步向“抚娘娘”坟的边缘,逃命似的。

也许是职业的关系,这个张天民并不如看上去的那么内敛和儒雅,他似乎很爱说话,可以紧跟着我小步地跑动,鼻孔里喷着沉重的气息,而嘴巴依旧能保持喋喋不休。

他说自己正在写一本关于全国各地诡异民俗起源的书,现在是收集原始资料的阶段,出版了这本书他就有望爬上主编的位置。

不是那种胡说八道的小说,是正而八经的学术研究,会让正规的出版社发行,评职称能用得上的。他反复强调,接着语气一转不屑地哼哼:你这种小姑娘还不懂,将来出社会就知道了。

混社会一定要有所贡献,特别是有文化的人,这样才能有希望出头。

耳朵里陆陆续续地灌进几句张天民记者对他的世界诸多的评判,但我不感兴趣,这些话像清晨在窗外吵闹的鸟啼,对我的世界撞不出任何一声有意义的回响。

想到鸟叫,我猛地顿住莽撞前进的脚步,抬头看向村道两旁高耸的树冠,那里有着不合常理的寂静。

茂密的枝叶间笼罩着一层黑雾,沉重地压低了不少指向天际的枝桠,一双双闪动的棕瞳在浓郁的翠绿之间熠熠生辉,却森冷又狠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