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2012年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蓝皮书
49571300000012

第12章 宁夏生态移民安置区社会管理问题探析(2)

5、对潜在的障碍问题,要积极为移民群众创造安居环境

移民是从一个环境到另一个环境,在发展过程中潜伏着许多障碍,归根结底是能否稳得住、能致富的问题。一是移民在搬迁中的心理障碍问题。许多家庭,农民通过多年苦苦打工和务农攒钱盖的新房、多年苦心栽培已经挂果的树,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付之东流,以及对生活了几辈子故土的情怀等等,像这样的家庭处于搬迁的难舍与矛盾之中,对新安置区的出行、务工就业和生产生活环境持一种消极的状态。鉴于此,我们要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移民新村选址优先选择出行方便、有利务工就业、生产生活方便的地方,把移民住房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做到设施齐全,功能完善,适宜居住,从根本上解决移民群众子女上学难、出行难、吃水难、看病就医难的问题,切实为移民群众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对于一些在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在逐步解决的同时,一定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稳定好他们的心情,让移民对新的生产生活环境充满幸福与与美好预期。二是由于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的变换,将会导致移民群众自力更生谋发展的能力弱,制造移民增收的技术障碍和风险意识障碍。自治区政府为促进移民增收致富,已经户均安排一个温棚以发展设施农业,引导移民走高效节水的农业生产路子以发展特色种植业,扶持移民发展畜禽养殖以推进设施养殖业。但是老百姓刚搬了过来,建了新房,多年的家底也被掏空了,想发展,也缺少资金、项目和技能。在调研中移民普遍反映以现在分的那点土地,只能生存,很难发展。考虑到长久持续的生产和生计问题,使很多移民对政府的移民工程的正确性持怀疑态度。我们应当结合各地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制定移民安置区产业发展规划,把产业开发作为移民工作重中之重,形成以特色种养收入为基础,劳务收入为主体致富长效机制。重点抓好设施农业、劳务产业培育,结合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三大农业示范区建设,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依托沿黄经济区、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千方百计拓宽移民务工渠道,从根本上拔掉穷根奔向幸福路。只有农业发展了,农村进步了,农民富裕了,社会才能稳定,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二、解决移民区社会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生态移民工程既是一项经济工作,更是一项政治任务,打赢这场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在自治区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基础上,我们借鉴全国其他省市在移民社会管理方面较好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和问题,提出一下几点不成熟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移民区社会治安建设,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治安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首要保障。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村、调解委员会、农村警务室等农村基层综治站的组织建设,形成治安综治合力。二是强化重点打击和专项整治。适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专项打击和整治行动,要加强宗教阵地控制,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类邪教组织在移民村进行渗透破坏活动。三是要进一步完善维稳工作机制。在建立健全党政领导信访接待日及下访、回访制度的同时,要探索农村调处社会矛盾的新模式,建立和完善村级维稳格局。四是要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坚持教育先行,正面疏导,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宪法和法律,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和守法观念,促使他们自觉规范行为,遵纪守法,保证良好的生产秩序和生活方式,巩固和发展长治久安的良好局面。

2、加强移民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创新管理体制。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使广大干部提高素质、转变作风。要高度重视对移民区基层干部的培训教育,建立移民村基层干部定期培训机制。通过经常性的培训,引导移民村干部认真学习与当前农村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增强民主法制观念,提高政治责任意识,依法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自觉尽责、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制定完善的责任目标管理体系,使村干部有明确的分工和相应的职责范围,并建立相应的考核、监督、奖惩制度,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列为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三是创新、提高管理方法,建立多策并举机制,提高日常管理能力。通过宣传教育、民主协商等手段管理农村事务,如运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远程教育、文艺演出等形式对农民群众进行教育,通过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支部会议等途径共同讨论决定农村社会管理事务,为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运用制度规范、经济拉动等手段管理农村事务;运用示范带动、目标激励等手段管理农村事务,通过培树典型,正确引导,使农民群众向先进看齐,最终达到加强移民区社会管理的目的。

3、加强移民区公共事业建设,集聚便利的服务功能。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是加强移民区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一是要大力发展移民区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通过完善体制,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引进人才等措施,营造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的宽松环境。二是要以加强移民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提升集体经济实力、引导农民自主自愿地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等办法,以及鼓励各种经济成份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改善、整合农村的交通、通讯、水、电、气、文化体育设施、环保设施、农田水利设施等,进一步改善移民区居住环境,改变移民村面貌。

4、完善配套措施建设,使移民区社会管理对症下药、标本兼治。近年来,自治区围绕移民工作,统筹考虑各种因素,从健全机制、完善政策入手,制定出台了生态移民土地、扶贫优惠等多项政策措施,2011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又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生态移民新村发展的若干意见》,从落实惠农政策、发展后续产业、促进节约用水等九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支持意见,这些政策含金量高、操作性强、覆盖面广。但具体到每个乡村基层而言,尤其是那些自发移民群体,还需要针对实际情况,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措施,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因此,移民区乡村基层组织要从制度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特别是在户籍管理、退耕还林还草的土地补偿、计划生育、移民子女就学政策等问题方面做好整体规划和政策引导,适时结合区、市相关政策制定和完善政策,建立规范完善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各项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健全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

5、加强移民区社会保障建设,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移民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群体,搬迁后他们的生活、生产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和困难。如何解决移民安置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移民目标的顺利实现,除了有关部门的移民安置政策外,要从根本上长久地保持移民生活安定,就必须为移民设置一道“安全网”。因此,构建和运行移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为移民顺利度过过渡期提供制度层面上的根本保障,对保持社会稳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根据当前全区生态移民的具体现状,从实际出发,顺应农民的要求,尊重农民的感情,建立健全移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济以及移民社会互助,协调引导建立以法定基本社会保障为主体,乡村集体保障、家庭储蓄保障和群众互助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6、加强移民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坚实的思想基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一是要抓住移民新村建设的有利时机,把握政策,充分利用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发挥政策的效应,加强移民区社会管理。二是要抓住培育新型农民这一关键,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使广大农民成为加强移民村社会管理的主要力量。三是围绕乡风文明,树立新风尚,教育广大农民群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完善乡规民约,使农民在乡规民约的约束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形成自身的文明乡风。四是要完善移民村文体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电视、电脑入户工程,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不断增长的需求,把思想宣传工作、文体活动向农村延伸,向农民渗透。

三、结束语

农村社会管理是指各级政府、农村社会自治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为促进农村社会系统协调运转,依法管理农村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农村社会利益关系、调节农村收入分配、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开展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综合性管理活动。加强移民安置区社会管理是宁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及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和有效途径。生态移民工程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集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综合性社会工程。加之安置区建设较晚、社会发育程度较低,新移民特别是民族地区移民,在语言环境、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突然变化,会遇到人口发展、社会生活、文化融合等众多困难和挑战。仅解决上述几个问题是不能完全实现和谐移民区的建设,还必须有强大的政策引导,大量的资金投入,顺畅的体制环境以及健全的法律体系等。“十二五”时期是宁夏加快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统筹山川城乡发展,改善民生的攻坚阶段,生态移民工程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责任之重大前所未有。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辱使命,才能实现西部大开发新的战略目标,再造秀美山川,促进各族人民脱贫致富、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李禄胜.生态安全视域下区域人口迁移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期间宁夏生态移民安置的思考[J].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11月.

[2]朱丽燕.生态移民与宁夏西海固地区的扶贫攻坚[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年7月.

[3]初春霞,孟慧君.内蒙古生态移民面临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北方经济,2005年第6期.

[4]杨红.浅谈宁夏生态移民中回族文化的变迁与适应[J].企业导报,2012年第15期.

[5]马伟华,胡鸿保.宁夏生态移民中的宗教文化调适——以“芦草洼”吊庄移民为例[J].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9月.

[6]王志忠,马金宇,张波等.宁夏生态移民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现代预防医学,2012-08-23.

[7]李耀松,许芬,李霞.宁夏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2年1月.

[8]张云雁.民族地区生态移民模式探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

[9]黄文冠.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促进和谐社会发展[J].行政管理,2011年第21期.

[10]石国尹.对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思考[J].理论探讨,2012年第1期.

[11]杨平.欠发达地区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着力点——对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调查与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第10卷第6期.

[12]王娟.散杂居地区回汉民族关系现状调查与研究——以邓州市张北村回汉民族关系为例[J].科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