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挽清情
49580800000011

第11章 身世(一)

苏婉清和晏安从归源村出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完全落山了。

夜幕来临,天上星星稀疏点点,伴着夜晚舒适的微风,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苏婉清觉得心里很是平静。

如果没有遇到萧睿瑾,自己是不是会嫁给一个平凡却爱着自己的人,然后在晚饭后

像现在这样,散散步,吹吹山间的微风,过平淡却舒适的生活呢?

明知道世上没有如果,可总是免不了想,要是“如果”会怎么样。是不是人总是这样,越知道不可能,却越发的爱幻想和期待呢?

苏婉清告诉自己,不能在幻想下去了,既然决定要复仇的道路,就不能陷入幻想中,那只会让自己更加的软弱而已。

“晏安,你喜欢这里吗?”

看着身旁的女子,在夜幕下仍然清冷的眉眼,晏安道:“喜欢”。当然喜欢,有苏婉清在的地方晏安怎么会不喜欢呢?

“我也喜欢这里。”

既然喜欢,那难道不可以留下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吗?虽然想这样问她,可因为知道她的痛苦,她的抉择,所以更是不能问。可自己的心,却还怀着一丝奢望,奢求那一点可能。

晏安注视着苏婉清,明明是说喜欢,可她的脸上却看不出来。这世上就有像她一样的人,即使喜欢,却强烈按捺住,只是为了不让人看见她软弱的。真的很心疼,为自己,更为眼前自己心爱的女子。

“婉清,在我面前,你不需要时时伪装自己。你可以放松自己,想笑就笑。”

听见晏安的话,苏婉清一愣,这才发现刚才自己又陷入紧张状态。没想到现在的自己,居然只是想想,就能陷入不安。她深吸一口气,笑着回过头对晏安道:“好,我知道了。”

是啊。在晏安面前,自己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虽然不想依赖着他,可却总是忍不住依赖他。可是若是将来,没有他在自己身边,那自己将会怎样?

想到这里,苏婉清抬起头来,注视着在夜色下的远处的群山,过了好久,她终于道:“晏安,我能问你一件事吗?”

是什么事,会让苏婉清以这种慎重的口气,晏安脸色严肃起来,道:“好”。

苏婉清沉默良久,轻轻地道:“当初,关于我们的初遇,以及萧睿瑾开始计划,你都知道吗?”

终于问出来了,苏婉清强烈跳动的心在问出这句话后,平缓了下来。虽然知道那些事,就算现在知道也不能改变什么。更何况,就算晏安知道当初的事又如何?他五年多的相陪相伴,不就足以说明一切了吗?

可今天,在这个时候,苏婉清突然强烈的想要弄明白,当初他到底知不知道所有的事。

她的声音很轻,在夜风中,更是显得声音很小,不过晏安还是听到了。

终于问了吗?五年多了,晏安不是没想过苏婉清不会问自己,可是他没想到,苏婉清到现在才问。她是怎么认为事实的真相呢?是不是今天不问,她就会一辈子以为自己也是那只推波助澜的手。

其实好多次,晏安都想把这些事告诉苏婉清,可是苏婉清不问,他又怎么能说呢?那是苏婉清的伤疤,从最初就开始烙上的伤,他害怕自己提起,只会让苏婉清更加疼痛。所以,即使想让苏婉清知道所有事,可只要她不问,他就不说。

现在苏婉清问了,晏安松了一口气,至少当初的自己不曾是她以为的那只手。

于是晏安道:“我不知道他的计划。最初只是陪他来找被称为医仙的华言神医。”

华言神医,就是以前她一直称之为华老的华大夫。人们传言他是华佗的传人,能医死人,药白骨。大梁王朝倒数第二位帝王宇文顼在位时,他曾任职太医院院首,在京中颇有盛名。后来却在名声渐显之时,毅然决定归隐山林。民间传言,说他是因为看出了大梁气数将尽,才决定归隐的。

事实如何?没人知道。不过华神医归隐于归隐山,倒是事实。当然这些传闻,都是后来萧睿瑾告诉苏婉清的。

“他告诉我,说要为崇文先帝寻找调理身体的药方。他说得含蓄,我倒也明白他所言。”

崇文先帝,即靖康开国皇帝萧宣,因一生崇尚以武治国,故死后被追封为崇文,以免被后人诟病。在苏婉清看来,这种名头,即使强加上去,只会更让人觉得讽刺而已。

她继续听晏安说道:“崇文皇帝一生因谋朝之名一直惴惴不安。到了晚年,更是因此而沉迷酒色。所以他对我那样说,我倒也未曾怀疑。得知他的心思,我令明月楼为他探听消息。得知华言神医隐居于归隐山中,便陪同他一起来”。

“那时,他为争夺皇位,做这些事在情理之中,所以。我不曾对他有疑,更不可能想到他入归隐山只是为寻归息丹而来。没想到入山却一直未能找到华言神医,为了躲雨,我们误入桃花林,遇到了你。后面的事,你就知道了。”

和告诉晏安的话一样,当初萧睿瑾也是这么告诉苏婉清的。苏婉清后来虽有怀疑,但没想到萧睿瑾居然从开始起,把晏安也计划在内。确实,谁能想到,那些话只是一个借口。

上天安排的巧遇,居然为萧睿瑾找到了另一条道路。苏婉清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好半天,苏婉清才找回自己的话,道:“那关于我的身世呢?”

晏安看着已经站着不走了的苏婉清,接着说道:“在桃花林中第一次见你,确实很令我惊奇。你虽然未施半点脂粉,穿着麻衣布裙,却也能够看出和苏婉音长得一模一样。”

那时看到苏婉清,晏安曾以眼色询问萧睿瑾,不过他摇头示意,晏安便没多问。

“我虽平时不常在京城,与苏婉音不是很熟,倒也见过几次她,知道她是睿瑾十五岁出宫时遇到的找不到家人的小女孩。后来我回京时,有几次睿瑾都会带她前来,因此我也有些记忆。只是没想到,她在十二岁多那年却入宫为妃了。”

“我问过睿瑾苏婉音因何入宫,他不愿告诉我,我也不方便多问。出于尊重,我也不会令人去调查。不过倒听说那年上元节,苏婉音的一曲歌舞惊艳了所有人,包括微服私访的先帝。先帝惊为天人,便下令探访她是哪家女儿。在知道她消息后,便不顾苏婉音十二岁之龄,令她入宫。这些事,你应该听过。”

苏婉清点头,确实听过。那一年的苏婉音一曲歌舞,人间难得几回闻,先皇回宫寤寐思之,所以想抱得美人归,一刻也不能等。她入宫后,先皇对她宠爱有加,后宫风头数苏婉音最盛。苏婉清回京时,苏婉音已经是先皇是最宠爱的婉妃。

不过还有些事,苏婉清不知道。比如萧睿瑾告诉她,他和苏婉音的初遇,可却没有告诉她,他们的那段情。也对,要是苏婉清知道那段情,那萧睿瑾怎么执行自己的计划呢?

“走吧。”晏安对苏婉清道:“夜间的风虽凉快,吹多了也不好。我们边走边说。”苏婉清点头,和晏安一起向前走去。

“我以前听睿瑾对我说过,说苏婉音曾告诉他,年幼时有个胞胎妹妹,因战乱丢失。所以,见到你时就想到你有可能是她失散的妹妹。后来,去你家,也是因为睿瑾想确认这件事。”

“那时,他和杜先生在屋中交谈,我不知道具体说了什么,不过我猜想应该是关于你身世的问题。因为等他和杜先生交谈完,回问仙居以后,他告诉我说他决定要第二天早上动身回京,因为事关重大,所以要亲自把你的事告知你家人。拜托我继续帮他在归隐山寻找华言神医的踪迹,我因此留了下来。”

“我留在归隐镇中,几次入归隐山寻找华言神医,却迟迟未能找到他的踪迹,只能放弃。恰好明月楼有要事,我不得不回去处理,便写信告知仍在京中的睿瑾,找人无果的事。后来甚至来不及和你道别,便匆匆离了开归隐镇。等我处理完明月楼诸事回京后,你已经入京成为苏婉清了。”

原来当初晏安的不辞而别是因为这个原因。回想起当初去问仙居找晏安,却被告知他已经离开时,以为晏安看不起山野女子,自己还生气了好久。今天听晏安说,没想到事实真相竟是如此。

当然后来因为萧睿瑾重回归隐镇,倒是把对晏安的气氛放到一边去了。现在想想,当初陷入爱情的自己真是蠢的无药可救。

苏婉清很想问他为什么一开始不告诉自己。可是想想,那时候的自己和晏安都未曾料到会有现在这样一天,倒也没有问了。

苏婉清收起想问的冲动,看着远处的灯火,道:“快到镇上了吧?”

晏安也抬头看了一下,道:“嗯,快到了。没想到我们今天走得挺快的。”

其实也没有多快,只是把这么久藏在心中想说的话,一股脑的说出来,晏安觉得轻松多了。

知道晏安的心情,苏婉清也跟着点头,道:“是啊。走得好快。”只是她没告诉晏安,是因为和他在一起,所以才觉得时间过得快的。

于是,她接着道:“那在离镇不远的这段路程里,你想听听关于你走后发生的事吗?”

晏安以前只知道苏婉清是认回亲身父母了,以他的性格和身份,不是那种没事爱打听听八卦的人,所以他从没问过任何人关于苏婉清认亲的事。现在苏婉清愿意亲口告诉他,意义不同,他当然乐意听了。于是,他了点头,道:“好。”

“那说起来有点长”,苏婉清喃喃道,“因为我说过,一点一滴我都记得。所以说起来可能有点长”。

没想到她心里藏的苦,远比自己想的还深。晏安的心因想到她的苦楚,有点发白。他低声道:“没关系,我想听。”

只要是你愿意说,你想说,那么,不论多无趣多枯燥多冗长,我都乐意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