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挽清情
49580800000030

第30章 待说

来人当然不止林溪,连同林溪一起来的除了刚刚见到的宋喻外,还有三四个人。

林溪走在最前面,身边的人不知道吵吵闹闹的和他说着什么,杜蘅听不清,却能看见他窘迫的样子。

这几个人一点都没在意自己打破了难得安静的环境,依然在开心的不知道说什么,还时不时的朝杜蘅看来。

虽然这目光有点怪异,但也未有恶意,所以杜蘅倒也没觉得在意。

不过杜蘅没有不满,可不代表其他人不会有不满了。

当然,在柜台磕磕欲睡的账房先生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又睡他的午觉去了,可不代表其他人能这样。

这不,杜蘅隔桌的人可不就生气了。

那是一个声音有点浑厚的男子,只见他抬头对林溪几个人道:“你们几个家伙,就不能小点声么?不知道老子在睡觉吗?”

听见他的骂声,随林溪一起来的那个最高的,年纪稍大的人走上前来,到骂人的男子面前,拉开凳子坐下,笑嘻嘻的道:“阿三,都说了,说话不可粗俗,骂人要不带脏字,要不,说了脏话,在小姑娘面前可就丢脸丢大了”。

听见这话,那叫阿三的男子明显生气了,他道:“宋彦,你别以为老子好欺负,我……”。

后面的话,叫阿三的男子没能说出口,就被叫宋彦的男子无情的打断了,“你,你什么你?”

这模样,简直就是……杜蘅真不知道怎么形容,就感觉像是在看一场闹剧。明眼人都看的出来,那个叫宋彦的男子明显是故意逗那个叫阿三的。

这感觉,怎么看都像是杜芜故意惹杜棽生气的样子,于是杜蘅噗嗤一笑。

听见这笑声,那男子转过头来,就看到了坐在那里的杜蘅。

因为刚才男子一直是睡着的,所以也就不知道杜蘅坐在这里。又因为,他的位置稍稍往里,醒来抬头最先看到的当然也不是杜蘅,所以,直到听到这笑声,他才发现这里坐着个姑娘。

“这里怎么有个姑娘?”

他的声音有点大,配着他稍显粗犷的面孔,倒也挺合适,给人感觉就像是个真真的汉子,一丝一毫也不含糊。

听见他的问话,林溪连忙道:“阿三哥,杜蘅她是来找我的”。

杜蘅也站起身,大方的朝他行了行礼。

林溪连忙点点头,连同身后的几个人,一起朝杜蘅走过来。杜蘅也向他们行了行礼。

“找你的?”阿三问道,“怎么天天都有小姑娘来找你,烦不烦。”

听见这话,林溪连忙道:“阿三哥,你别乱说。”

这又急又气的模样,倒是叫其余众人觉得好笑,连杜蘅也笑了。虽然说的姑娘中有自己,但别的小姑娘什么的,杜蘅还是觉得很好奇的,可想到林溪的样子,杜蘅又对那经常来的小姑娘感到好笑了。

笑的当然不是她,而是那场景。

杜蘅这一笑,不仅惊呆了林溪,也让其余一干人愣住了。

惊呆完后,离林溪最近的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拍了拍林溪的肩膀,道:“林溪,你小子说谎骗人吧。还青梅竹马呢,我看人家一举一动可都是大家闺秀模样,比来找你的那位什么李小姐更有大家气质”。

说完,他还笑嘻嘻的看着众人道:“大家觉得对不对?”

其他人点头,道:“就是,就是,林溪你这小子,还真不简单。”

这下,即使杜蘅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了。

于是,杜蘅连忙道:“我和林溪哥哥是从小一起长大的”。

说完,杜蘅又觉得缺了点什么,她道:“我叫杜蘅”。

其实,刚才杜蘅的话脱口而出,只是因为刚才那人的话对林溪来说,有点伤人。

林溪从小和他们一起长大,可因为家庭原因,林溪常常会觉得自己有点比不上其他几人。在其他几人看来,当然是没什么区别的,都一样是一般人家,都是一起长大,哪里有那么多计较。

可杜蘅知道,林溪一直很在意这些事,虽然不说,可五个人相处,总是他话最少,所以,杜蘅才那么说的。

不过,她的想法别人可不知道。他们只看到了她的态度。

那个男子再次拍了拍林溪的肩,对杜蘅道:“我们知道,你叫杜蘅,和林溪是青梅竹马。”

这话怎么听怎么奇怪,不过杜蘅也没尝觉出什么奇怪的地方,点了点头。

那男子继续道:“我叫赵盛青,你上次来,我们就知道……”

“盛青哥……”,林溪打断他的话,对杜蘅道:“小蘅,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这是最重要的,杜蘅当然没忘,不过人这么多,杜蘅抬头看了看。

或是看出杜蘅的想法,那个叫宋彦的男子,走上前来,对林溪道:“林溪,你找个安静的地方和杜姑娘叙旧吧”。

林溪,“可不是马上就要……”

宋彦道:“难道有什么能比杜姑娘来找你更重要。”

林溪连忙摇摇头。宋彦道:“那不就行了”。

林溪抬头朝阿三方向看过去,道:“阿三哥?”

宋彦开口了,“阿三应该不介意的”。

阿三抬头瞪了宋彦一眼,对林溪道:“还不给老子赶紧滚”。

这是同意了,林溪满脸喜色,对阿三道:“谢谢阿三哥。”

阿三,“办完事赶紧给老子回来。”

林溪连忙点头,道:“我知道了”。

说完对杜蘅道:“小蘅,我们去外边说吧”。

杜蘅点点头,朝几个人行了行礼,道:“多谢”。

谢的是他们的成全,虽是小事,对杜蘅来说,却很重要。

杜蘅转过身,向外面走去。林溪跟在身后,被他后面的人拉住了,林溪转过头去,看见的就是宋彦。

只听宋彦对他耳语道:“这么好的姑娘,哥们几个可给你创造了机会,好好珍惜这个机会。要不,哥几个就上了,难得咱们这群光棍,遇见这么棒的姑娘”。

宋彦的话,让林溪脸更红了,他连忙点点头,也不知道是表示赞同还是说听到了。

看着走出醉仙楼的二人,宋彦对剩余的人道:“还愣着干嘛。给我赶紧该干嘛干嘛去,要不待会可以你累的。”

众人听到,顿做鸟兽散。

看着还在发呆的宋喻,宋彦道:“宋喻,你还愣着干嘛。”

听见宋彦的话,宋喻道:“哥,杜姑娘,就是你们说的上次来,和林溪一起聊天的长得很好看的,和林溪是青梅竹马的姑娘吗?”

于是,他点头,道:“没错,她就是林溪经常提的杜姑娘,天上有地上无,无人可比的林姑娘。”

他停了一下,继续道:“我就说他怎么看不上来找他的李小姐,原来是有如此佳人。难怪一般人入不了他的眼。上次没见到杜姑娘,总听钱七他们说,杜姑娘如何如何,今日一见,果然所言非虚。”

宋喻道:“是啊。我长这么大,从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就像仙子一样。”

宋喻的话,带着向往,宋彦朝他看去,看见的就是宋喻的那副样子。

这小子?宋彦了然,看来是春花迷人眼了,也乱了心了。

“小喻,有些人是我们不可能肖想的,有些人,也不是我们能配的上的,杜姑娘注定不是和我们一样的人。的确,她的美足以让人倾倒,可时间长了,你就会明白,那只是一时的迷人眼而已。幸好,你才刚刚开始。”

这话可够直白了,宋喻连忙反驳道:“哥,我不是……”

宋彦打断他:“你的眼睛骗不过我,小喻,你应该知道云泥之别,有些人,一眼就能看出。”

“可,林溪……”

“小喻,林溪和她,也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这句话,只有宋喻听到。只是,没人能想到,最后一语成真的竟然是只和杜蘅见过一面的宋彦。

“那哥你为什么还……”

宋彦道:“为什么还促成吗?我只是希望林溪想有所成罢了。”

宋喻没有回答,宋彦也没有再说什么,两人各自散去。

……

距离醉仙楼不远的茶楼,此刻正是热闹时。

“识香来”,“闹市人声鼎沸处,坐饮茶香爱书香,”说的正是这座“识香来”茶楼。

识香来,识的是茶香,更是书香,而来的是茶客,也是听书人。

品的是茶香,闻的是书香。因此算是很雅致的地方。

当然,这里说的书香,自然不是因为这里有很多书,而是这里特有的说书人。

说书,这个不管你识不识字,都最能打发无聊时间,让你一起聆听书中人物百转千折的命运,感受书中人物激情的行业。从几百年前一直流传到现在,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有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粮千粟。

可这世间,除了能看懂书的人,自然也就有看不懂书的人了。所以,也就有了说书人的存在,可以把书中内容说出来。

当然,说书人的存在也不是因为这个,这只能算是原因之一吧。

说书人,通过说书的方式,把书中内容讲给听的人,那种感觉,怎么说呢?

只能说,此中之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所以,来这里听书的人,当然有各种人。

老的少的,男的女的,贩夫走卒,大家子弟,应有尽有。

这么说,当然是有点夸张了。只不过夸张的是身份之别。

千万别以为什么男女之防,贫贱之分。本朝原本就没那么多讲究,更何况这里民风淳朴,也没有那么多区别。

总之,这里是人们聚会,聊天,休息……都可以尽情享受的地方。

杜蘅自己是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像这种说书人有很多,她只知道,在归隐镇就只有“识香来”这一家说书的茶楼,说书先生,也就只有那么几位。

一位说有据可查的历史故事的老先生,一位说野史可听的老先生,一位说文人事迹的老先生,一位什么都说年轻先生,还有一位只为女子说书的女先生。

杜蘅知道这些,除了这里确实颇负盛名之外,也是因为她来过那么一两次。

都是被同村的女孩约来,说要听什么爱情故事的。

像什么《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在那之前,杜蘅虽也听过那些传说,但听到说书人讲出来,那种体验,还真是不一般。

当然,听这些爱情故事的,大多都是女子,即使男子中有人爱听,也没像女子这般普遍。

女孩子们都称这位女先生为小谢先生,听说和那位什么都说的大榭先生是兄妹,和说有据可查的历史故事的老谢先生是父女。

虽然杜蘅没确认过,不过光从三人长相倒也可以看出几分来。

在杜蘅看来,这位经常做书生装扮的小谢先生,除了长相颇为清秀外,整个人也给人一种十分豁达的感觉。

若要用一句话形容杜蘅对这位见过一两次面的小谢先生的感觉,杜蘅只能说,她很喜欢这位先生。

当然,这里的说书先生,在杜蘅看来,没有杜尚身上书卷味浓,但也不能否认他们说的一口好书。

每天说书时间不定,说书的人也不定,或连续数日,或隔三差五,这样随性而为,倒有种超脱读书人的洒脱。

所以,“识香来”为这些设计的布局,也是别出心裁。

茶楼的大堂中,有位每天都会在这说书的先生,说的故事,大多都是高祖起义,英雄事迹,伟人壮举……让听者为之佩服和震撼的故事。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那种跨越时空的激动之情。所以,倒可以看见不同的人,毕竟这样的故事,能撼动每一个人的内心。

只不过,这里主的是书,而不是茶。来者也不是主要为了品茶,而是为了听书的。

如若你想要喝壶好茶,那么你就要上楼了。

二楼,则为女子设置的可以品茗听书的地方。虽说民风开放,但未出阁的女子和陌生男子待久了也不好。

当然,除了这样的用途以外,还有就是,想找个既可以和壶好茶又可以看一楼热闹的地方,那二楼就是好选择,视野好,空气好,真真不错。

茶楼自然是以茶为主,就算有其他,也只能为辅了。

而这里的三楼,就是为了真正的品一杯难得的好茶而有的。

隔绝了一楼喧闹,二楼的清扰,这里可以让你安静品茗,当然,也有不少富家小姐,文人雅士来这里喝壶好茶,谈谈诗词歌赋,也不失为一桩好事。

总之,这里既符合下里巴人的选择,要热闹,这里有,也符合雅士君子的爱好,要安静,也有。

而此刻,在二楼稍偏的房中,茶香弥漫,坐在圆桌前的两人,虽然隔了房门,仍然可以听到一楼的阵阵喝彩声,但却一点也没影响这里的安静。

热气升腾,雾气绕绕,香气满室,可两人,还是都没有心思在眼前的这杯香茗上。

一个是满脑子在想该怎样开口,一个是害羞不知道说什么,可两人因为自身的异样,倒也没有察觉出对方的不对劲来。

良久沉默,还是林溪先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