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挽清情
49580800000032

第32章 密友

四月初十,下午,杜蘅刚刚采药回来,就被家中的身影吸引住了。

院中女子婷婷而立,一个月不见,却越发显得水灵,让人看着也觉得舒爽之极。

来人正是林诗语,虽然知道她今天就要回来,可她一直没在信中说明要回来的具体时辰,杜蘅一直以为,林诗语要到申时后才回来的。

没想到,现在未时才过,她就出现在这里了,看来,是回来挺长时间了。

远远的和秦妗交谈的林诗语,一看到杜蘅出现,就叫道:“小蘅,你回来啦”。

这声音,真够大的,幸好现在孩子们都回家了,还没来上课,要不然,为她这一叫,也得挨骂了。

杜蘅连忙走进院子,放下身上东西道:“母亲,我回来了”。然后对秦妗身旁的林诗语道:“诗语,你回来了”。

林诗语点头,道:“你这不是睁眼说瞎话么!我没回来,能和你这样聊天么。”

这臭妮子,明知道自己不是这个意思,还……

于是杜蘅反问“你的意思是说我多此一举了?”

林诗语赞同的点点头,一把抱住杜蘅道:“果然,和聪明人说话,就是方便。”

这家伙,以为出去转了一个月,能好些。果然,期望不能太高。

看见杜蘅摇头,林诗语道:“摇什么头哪?你应该说,你终于回来了才对。”

果然,不能和这个家伙多做纠缠,要不然没玩没了。

所以,杜蘅明智的选择了举手投降,“是是是,林大小姐,我错了。我应该说‘你终于回来了才对’。”

林诗语点头,道:“没错。”

看吧。这种时候,这种做法,最能轻易解决问题,特别是被复杂化了的容易的问题。

“不过,你怎么在这里?”

刚回来的人。舟车劳顿,不是应该要好好休息么?还是这些日子以来,她在外面闲得发慌,所以一回来,就要立马动起来了。

听到杜蘅这么说,林诗语道:“也不知道是谁,我回来都没去接我,她无情我可不能无义,所以,一回来,我就来找她了呗。”

这话,听着可就不那么乐意了啊!

“是谁,写信的时候不写清楚的,那我即使是诸葛亮再世,也猜不出她会具体什么时候回阿里吧。”

听到杜蘅这么说,林诗语有些涩然,这不是要回来,太开心了,忘记写时间了嘛!

于是,她抱以“哈哈”的干笑。

杜蘅抬起下巴,哼,知道理亏了吧!

杜蘅这样子,林诗语看着真不爽,“喂,你……”

“你,你什么你?”说完,杜蘅还捏了一把林诗语的脸。

这感觉,怎么那么嫩,忽然觉得自己有点像流氓。难道是最近去镇里去得多了,学坏了?

看着打趣的二人,秦妗道:“蘅儿,你就别逗诗语了,诗语是给我们送了些东西过来。你现在还不赶紧去换衣服,山上回来一身臭汗,你就往别人身上贴,你还不害臊。”

刚才他们两人打趣,秦妗在一旁浅笑不语,但聊了这么长时间,虽说屋檐底下凉爽,但入夏了,时间长了,还是不好。所以,秦妗才出生阻止。

一来,是关心杜蘅,二来,确实杜蘅山上回来一身汗,粘着林诗语也不好。

于是,杜蘅点点头,道:“是,母亲,我立刻去换。”

而林诗语转头道:“师母,没关系的,我不会介意小蘅臭哄哄的。”

因为林诗语是杜尚的学生,这一声师母倒也叫的合适。

林诗语把头贴近杜蘅道:“而且,咱们的小蘅不仅不臭,还是香汗淋漓,香熏熏的呢!”

杜蘅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画风变得太快,刚才明明自己才是大灰狼,怎么一下子就变成小白羊了。

果然,对“敌人”,真是一刻也不能松懈。

不过,现在还是赶紧去换衣服。于是,杜蘅一把推开林诗语,道:“大夏天的,热死人了,你不嫌弃我,我可嫌弃你了。”

说着,按着林诗语坐下,道:“你就乖乖在这等我,我马上出来。”

说完,跟秦妗说了声,转过身,向房中走去。

“喂,杜蘅……”后面的话,被房门隔在外面。

房外,林诗语的声音轻灵欢悦,虽然听不清说什么,但杜蘅可以感觉出她很开心。

房内,杜蘅思绪万千,不知如何是好。

林诗语回来,意味着,就要告诉她自己要离开的事。

以林诗语的性格,杜蘅真不知道说了会怎么样。

她会怨自己的选择吗?她会怨自己这么晚才告诉她吗?还是有其他的什么?

杜蘅不知道,也猜不到。虽然足够亲密,足够了解,可对于人心,特别是在意的人的心,总是会难以猜,难以捉摸,亦或是不敢轻易去猜,因为总是会担忧太多其他的。

杜蘅从房中拿了衣服出来,对秦妗和林诗语说了声要去沐浴,洗去满身汗。

林诗语道:“小蘅,我回家了。”

杜蘅停下脚步,道:“你不是才来一会儿吗?”

秦妗也道:“诗语,你可是等不及蘅儿?”

林诗语连忙摇头,道:“师母,不是那样的,我只是来告诉小蘅一声我回来了,其他也没什么。”

这倒是可以了解。杜蘅点头,只是,不过,“我有事和你说。”

“啊!没事,我没什么事和你说的”,她说了一下,又道:“哦,你有事啊。那晚上再说也一样。”

杜蘅想了一下,点头道:“好,那晚上在再告诉你。”

林诗语点头,道:“那我回去了。”

说完,向秦妗道:“师母,老师在休息,我就不打扰了,晚上再来拜访。”

秦妗点头,林诗语说完,朝杜蘅摆了摆手,就走了。

看着离去的林诗语,杜蘅对秦妗道:“母亲,那女儿也去了。”

秦妗点头,道:“去吧。”

……

夕阳西下,小村的村口处,有老人席地而坐,看着过往的行人,也有垂髫儿童,打打闹闹,真是热闹非凡。

看到杜蘅和林诗语走过,大家都愉快的和她俩打招呼。她俩也忙向大家问好。

“还是咱们这里好”。

杜蘅没想到林诗语开口的第一句居然是这样的话,看来出去一个月,确实把她憋坏了。

“你觉得商州路阳郡亲戚家不好吗?”

杜蘅只听林诗语说过,去的是商州的路阳郡,至于具体的地名,杜蘅就不知道了。

商州比邻湖州,隐州,云州,这三个州,在湖州之下,云州西侧,隐州西南侧,因为几处交接,倒也不算很远。

虽然湖州多各种商业,但商人最多的却不是湖州,而是商州。

商州,从古自今,都是商人辈出的地方。

因为商人地位比较低下,所以,商州也成了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

杜蘅是没去过,但她也看过一些地方志异的书,还有其他的。

从书中,杜蘅了解到,商州,对于那些瞧不起商人的人来说,简直是很不耻的去处。

但对于其他人来说,这里倒是另一个繁荣的地方,甚至商州的滕颖郡,都有有“第二京都”的称号。

历代君王,对商州或扬或鄙,看法不一,做法也不一。

不过,杜蘅却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向往。虽然她蹊径,可她本来就觉得“重农抑商”是不正确的,所以,对于那里,她很好奇,到底是如何繁荣的地方,才能有“第二京都”之称。

当初林诗语说要去商州,她还羡慕了好久。

林诗语当然约她同去,可因为种种原因,再说去的也不是滕颖郡,于是她就没去了。

只是,听林诗语的话,似乎那里不怎么样?

林诗语点头,道:“也不是不好,就是太无聊了。”

为什么?杜蘅没问,因为她知道林诗语会说。

“因为你们都没在。”

果然不能太期望她能说出点什么有用的话。

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转移话题。

所以,杜蘅开口了,“诗语,你表姐的婚礼怎么样?和村里姑娘们一样吗?”

林诗语的表姐,杜蘅没见过,但听说是关系很亲密的远亲。林诗语他们也不是隐州人,只是战乱才到这里,所以杜蘅觉得,那些人应该是关系好的,要不能在经历战乱后,还能时常联系么!

“你还说,说起这个,我都郁闷死了。”

“郁闷什么?”

“就出嫁的事,看了觉得好麻烦。”

林诗语向杜蘅倒起苦水来。

从林诗语口中,杜蘅了解到,因为林诗语今年就要及姘,所以,他们一家去亲戚家,除了做客外,最重要的就是让林诗语去学习姑娘出嫁前要做的事。

这算什么学习?难道我在家就不会了?这是林诗语的原话。

在林诗语看来,他们纯粹是虐待她的。要不林诗妍怎么那么好闲,天天到处去玩。

哪像她,每天跟着表姐,或者绣嫁衣,或者参加什么婚前的聚会啊,还有经常要一起见什么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快累死她了。

好吧!其实嫁衣她也只是出了那么一小点力,可耐不住其他的。虽然她看起来,确实是大家闺秀,可她也确实不是大家闺秀,也成不了大家闺秀啊!

所以,除了身体,更多的事心的疲倦。

以前村里姑娘们出嫁,她就觉得热闹挺好看的,可这次算是亲身参与这些,她才明白其中的痛苦。

人们都说嫁人是一辈子的事,所以,女子嫁衣上的一针一线,都凝结着出嫁女子对未来的期盼。

而且,绣的嫁衣,代表的还是女子的绣工,展现的是女子的能力。

可以她的耐心,那么一针一线,繁琐之极的事,可真是够难受的。

还要准新娘面对其他人的打量,虽说婚事已定,可那些人的眼光,总是带着打量。而且,那些朋友什么的,说话总是带着些奇怪的目光,好像讽刺似的。

在林诗语看来,那些什么闺阁好友,除了那么几个,其他那些所谓的,都是等着看热闹的,她们话语都是酸溜溜的。

唉!谁让商如姐姐嫁的夫婿是路阳女子心目中的良人,这不是让人妒忌么。不过,也活该那些人妒忌,永远只能看着,馋死她们。

想到这里,她对杜蘅道:“不过,如表姐和徐朔表姐夫,还真是男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对,更加上门当户对,真的是天赐良缘。”

林诗语在信中告诉过杜蘅,两家都是商州的商户,虽然不是有名的富商,但在路阳郡,也能排上前十。

“小蘅,你都不知道,他们两人还是自己看对眼的,果然都是有眼光的。”

看对眼,这个词怎么听都哟中怪怪的感觉,不过杜蘅没点出来。人人都知道,林诗语说话做是在兴头上的时候千万别打扰。

“将来,我也要自己去找个好夫婿,才不要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

“小蘅,你呢?”

“我?”

林诗语点头,道:“对啊,难道你要等媒婆来给你介绍。然后就听老师和师母的话,嫁给一个你可能没见过的人。”

说到这里,她停了下,道:“不过,也是我多虑了。老师和师母,当然不会做那种事了。”

杜蘅点点头。

林诗语道:“我就说是,不过,你还好,明年才及姘。我今年就要及姘,及姘了,虽然代表长大了,可以后父母一定要催我赶紧找个婆家了。”

“不过你放心,我会等你及姘了,咱们再一起嫁的。”

一起嫁爱,这句当初的玩笑话,突然勾起杜蘅的回忆,她停下脚步,听着走在身旁的林诗语,在絮絮叨叨的说着以后的事,连杜蘅没跟上也没发现。

“诗语”,杜蘅叫道,“我有话和你说。”

听到从后面传来的杜蘅的话,林诗语转过身道:“杜小蘅,你说就说呗,干嘛停下了。亏我还以为你在认真听我说话呢,快点跟上来。”

杜蘅看着离自己七八步远的林诗语,道:“诗语,我是认真的,有重要的事跟你说。”

她的态度郑重,倒叫林诗语一愣。不过,发愣过后,林诗语又立刻恢复常态,道:“我又没说不听,你干嘛离得那么远。怕什么呢?”

“怕你打我”,这句话,因为声音小,林诗语没听清。

“你说什么?”

“没什么”,杜蘅摇摇头,走上前,道:“我是说,那我现在就告诉你,你要认真听。”

林诗语点头,道:“知道了”。

看着特意支着耳朵的林诗语,杜蘅要开口的话,又哽在喉咙里。

“杜小蘅,要说就赶紧说,别吊人胃口。”

她的话音刚落,就听到杜蘅道:“我要走了,离开归源村离开归隐村以后就不在这里了。”

这句话她说的急急忙忙的,好像有什么追赶似的。不过林诗语听懂了。

她呆呆的道:“杜蘅,你说什么。”

这已经是第三次和人说这些了,和杜尚和秦妗的不算,所以算第三次。

因此,讲起来,倒也比起前两次更流畅了,说的也比从前详细多了。

从隐山初遇,到兄长寻来,到聆听往事,再到心意难决,以及最后决定。

当然,中间也跳过了那段往事,关于杜尚的往事。

虽然杜蘅说得断断续续,但林诗语也听清了整件事。

听完杜蘅的话,林诗语半响保持沉默,过了一会儿,就在杜蘅想要开口说些什么的时候。

林诗语道:“那你为什么不在写信告诉我?如果我没回来,你是不是不打算告诉我了。”

“杜蘅,你有没有把我当朋友,这么久才告诉我。”

虽然可以理解杜蘅的心情,可一想到自己现在才知道,那么多次通信,她居然半分没透漏,更是生气难耐。

看着她的样子,杜蘅庆幸幸好这种情况在预料之中。

于是,她一把拉住林诗语道:“诗语,我从未那样想过。”

“杜蘅,你总是那么自私。”

杜蘅点头,道:“是,是。我知道。”

这种回答,令林诗语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她沉吟了半响,还是什么都没有说,一把抱住杜蘅,哭了。

听着林诗语的哭声,杜蘅也反手抱住林诗语,一起哭了。

幸好此刻太阳已经落山,而且,他们在的地方也在自家门前不远。要不然。两个人这番样子,一定会有村里人上来细细关心一番。

哭了半天,可能哭累了,林诗语道:“我,我,今天要和你睡,你,你要好好给我说说。”

怎么和杜芜一样?不过两人一起睡,倒也习惯了,所以杜蘅点头应是。

她放开杜蘅,道:“我回去和家人说一声,你,等着。”

说完,也不待杜蘅回答,就往自己家中跑去。

看着夜幕中,林诗语的背影,杜蘅安静的站着。

也许,以后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了。女孩子,一起躲在被窝里,说些温暖贴心的私密话。

夜风吹过,黑夜中的身影,却越发显得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