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5分钟让宝宝远离疾病
49585800000023

第23章 5分钟远离春季疾病(3)

多吃含自然糖分的食物。春季由于气候转暖、昼长夜短,使孩子的代谢机能旺盛,户外活动时间也随之增多,热量和营养物质的消耗就会相对加大,使孩子经常有饥饿感。因此,春季可以用加餐的方式给孩子补充热量和营养物质。加餐时间可选上午10~11时,下午3~5时,加餐食品可选花生米、红薯干、栗子、葡萄干、果脯、蜂蜜水等含有自然糖分的食品。

富含植物性脂肪的食品要常吃。脂肪既可以滋润整个身体,使人面色光润,又能在代谢过程中转化成热量,供给孩子活动时使用,还能经代谢转化为脑的结构物质,扩大脑容量。因为人脑的50%~80%是脂肪,而且主要是由植物脂肪构成的不饱和脂肪,因此,给孩子提供足量的植物脂肪是非常必要的。提供植物脂肪的途径:一是菜中多加些植物油,但注意油炸食品不宜多吃;二是吃些富含植物脂肪的小食品,如花生米、核桃仁、松子、葵花子等。

2.保证孩子充足睡眠

促进人体长高的激素枣生长激素,在睡眠状态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状态下的3倍左右,所以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长高。睡眠时肌肉放松,有利于关节和骨骼伸展,4~6岁儿童睡眠时间为11~12小时,7~10岁为10小时,这是比较合理的睡眠时间。

10~14岁为9小时,青春期需要睡眠时间略增多为9~10小时。

春天正是我们睡眠质量最好的时候。这时候尽量让孩子们早睡、睡足、睡好,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3.让孩子充分运动

运动可刺激生长激素分泌,每天做大约20分钟左右的运动,可使正常儿童生长激素量达一个高峰值。孩子们经常运动可促进骨生长,如弹跳运动、跳绳、跑步、跳高、跳远,还有一些伸展运动如单杠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体操、悬挂运动,利于脊柱四肢骨骼的伸展。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是利于全身骨骼伸展延长的全身性运动。春天气候适宜,这更有利于孩子进行户外运动。

春季让宝宝远离细菌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免受细菌的侵扰。但是,想要把细菌与孩子完全隔离,并非易事,所以,你们能做的是尽量让细菌远离宝宝。为此,爸爸妈妈需要了解最基本的卫生常识,如:不能让家里一团糟,不能让宝宝接触病人,要让宝宝定期注射疫苗等。

温暖的春天是细菌滋生的季节,春天里的细菌也是导致孩子生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坚持以下几个原则可让宝宝远离细菌。

1.不要随意触摸宝宝

对于还不能自由走动的宝宝来说,最大的细菌来源绝对是来自触摸他的那双手。宝宝出世,理所当然会有很多人前来探望,更多的人也愿意抱抱、摸摸可爱的小宝宝,而正是这些触摸,让细菌有机可乘。为此,你必须严格的要求别人和自己,在抱或摸宝宝前,先用香皂和温水认真洗手,而洗手的时间不得少于20秒,以达到杀灭细菌和目的。当然,如果对来访的客人提这样的要求,你肯定难以开口,也会被别人认为是不礼貌的举动。此时你可以告诉他们,宝宝现在抵抗力很弱,容易被细菌感染,而医生也建议不要让过多的人抱或触摸宝宝。只要你诚心的告诉大家,相信大家能理解天下父母心。

2.宝宝的衣服要单独清洗

爸爸每天为工作东奔西走,妈妈做家务时手忙脚乱,此时,衣服都粘染了无数的细菌。如果把宝宝的衣服与大人的衣服一起清洗,细菌会趁机污染钻进孩子的衣服,对孩子造成不可预知的伤害。所以,最好把宝宝的衣物单独清洗,特别是内衣。而最容易让人忽略的还是洗衣机中的残留细菌,所以定期的清洗洗衣机是必要的事情。将具有杀菌作用的清洗剂和热水倒入洗衣机中,进行杀菌消毒。

3.要注意餐具消毒

俗话说“病从口入”,孩子用过的餐具如果残留了食物和唾液会滋生很多细菌,为了防止细菌从餐具、奶嘴、奶瓶、安抚奶嘴等中传入孩子口中,一定要对其进行消毒。如果是新买的餐具,在使用之前应该先放入开水中煮10分钟或放入消毒锅中消毒后再使用。而以后的清洗,可以放入一些专用的清洁剂,用温水洗净后再放置,而消毒后的餐具都不宜放置过久,以免再次污染。

4.预防宠物携带的细菌

家里的小猫小狗是大量细菌的携带者,它口腔中有无数的致病菌,而随便一种致病菌都可能会让脆弱的宝宝生一场大病。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不要让宠物与孩子玩,尤其是3个月以内的孩子。随着孩子的长大,他的抵抗力也会随之增加,但也不能累此而放松戒备,不要让他接近宠物的小窝,和宠物玩耍之后也要立即将双手洗净,以免感染病菌。

但是,细菌是无处不在的,就算小心预防,也不能完全避免宝宝与细菌接触,所以,必须学会与细菌共同生存。在此之前,你还需要知道,宝宝体内有大量的细菌是一出生时就存在的,它们是身体的一部分,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至于引起宝宝生病。所以,为了让这些细菌和宝宝继续和平共处下去,可以用以下方法增加孩子的免疫力:

(1)接种疫苗。疫苗是由灭毒细菌和病毒制成,接种之后会对这些细菌产生抗体。

(2)多喝果汁、蔬菜汁。果汁和蔬菜汁能增加胃肠道的免疫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量添加。

(3)不要只喝纯净水。不要以为只有纯净水才能保证孩子孩子的健康,纯净水在“纯净”的过程中也滤过了有益菌,如果常喝,有益菌不能摄入,反而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而给孩子最理想的饮水应该是白开水。

春季免疫接种须知道

春季是应该给儿童打预防针的时期,给孩子按一定的程序注射预防针,可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每年全球约有200多万名儿童死于一些原本可以预防的疾病。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每投入一元接种成本,大约可节省3~4元的医疗费开支。疫苗对抑制医疗费上涨具有明显作用,更关键的是,它避免了疾病发生后对人体的损害。而儿童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疾病预防措施和健康投资。

1.孩子该接种的疫苗

主要对婴幼儿和儿童进行免疫接种的叫计划接种或基础免疫接种,包括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茁,卡介苗、脊髓灰质炎、麻疹疫苗等。新生儿还要接种乙肝疫苗,并根据当地流行病资料接种相应的疫苗。

如果你的孩子10~19岁,应给他(她)加强接种白喉、乙肝疫苗、麻疹、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结核病等疫苗。

2.儿童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接种部位和途径:采用何种接种部位和途径是根据疫苗的性质,免疫效果和可能发生的接种反应来决定,应严格按疫苗使用说明书执行。

接种剂量:剂量与产生的免疫力和不良反应有关,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疫苗用量。

接种次数:活疫苗接种一次即可产生充分的免疫力。死疫苗则需多次接种,第一次接种后,一般不具有保护力。

针次间隔: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针次间隔为最短时间,一般可适当延长,不宜缩短接种间隔时间,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同时与非同时使用:对任何疫苗同时使用,没有绝对禁忌(黄热病与霍乱疫苗不能同时注射)。如两种疫苗间隔注射,则需根据疫苗种类,采用不同间隔时间。

疫苗与抗体的相互作用:死疫苗不受抗体影响,而活疫苗受影响。

3.哪些孩子不宜打疫苗

春季是儿童打预防针比较集中的时期,给孩子按一定的程序注射预防针,可提高其免疫力,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可有的孩子在下面的情况下就不宜打预防针。

(1)患传染病后正处于恢复期或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又未过检疫期的儿童不宜打预防针。若此时打预防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或使原有病情加重,导致不良后果。

(2)正在患感冒或因各种疾病引起发热的儿童,若打预防针,会使体温升高,诱发或加重疾病。

(3)有哮喘、湿疹、荨麻疹及过敏性体质的儿童,打预防针后易发生过敏反应,特别是打麻疹活疫苗,或白、百、破混合制剂等致敏原较强的预防针,更易产生过敏反应;对有癫疒间和惊厥史的患儿打预防针,尤其是打乙脑或百白破混合制剂的,易使儿童发生晕厥、抽风和休克等;有严重维生素D缺乏病的孩子不宜用小儿麻痹糖丸疫苗。

(4)患急慢性肾脏病、活动性肺结核、严重心脏病、化脓性皮肤病、化脓性中耳炎的儿童,打预防针后可出现各种不良反心,使原有的病情加重而影响病儿的康复。但需要指出的是,有的儿童如果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只要心脏功能好,照样可以打预防针。

(5)预防接种期间,若有儿童正处于不舒服,有呕吐、腹泻和咳嗽等症状时,在征得医生的同意后,可暂时不打预防针,待症状好转后再补打。

三、合理饮食防治春季疾病

春季的饮食原则

早春时节,气温仍比较低,人体为了御寒所以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来维持基础体温。因此早春期间的营养构成应以高热量为主,除谷类制品外,另外还应选用黄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时补充能量物质。由于寒冷的刺激可使体内的蛋白质分解加速,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而致病,因此,早春期间还需要补充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鸡蛋、鱼类、虾、牛肉、鸡肉、兔肉和豆制品等。上述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氨酸,而蛋氨酸具有增强人体耐寒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