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5分钟让宝宝远离疾病
49585800000032

第32章 5分钟远离冬季疾病(3)

3.润肤

用清水给宝宝洗过脸后,要及时用柔软的毛巾擦干。有些时候宝宝吐奶或者流口水,也要马上用干净柔软的毛巾擦干。擦拭的时候注意不要用力过大,要用毛巾轻轻按压,将水分吸干。然后给宝宝的小脸小手擦一些滋润而无刺激的润肤霜。

冬季外出之前,要在皮肤特别容易干燥的部位,如脸颊、额头、手背、臀部等,给宝宝擦一些滋润皮肤的婴儿油或润肤品,不用擦得太厚,但该擦的地方一定要擦到。另外,避免在出门前的几分钟才想起给孩子擦润肤油,这个时候擦的润肤油一接触到寒风,很快就会随风蒸发而失去滋润皮肤的效果,正确的做法是在出门前半小时就搽上润肤油,这样,润肤油被充分吸收,宝宝皮肤本身也分泌出一些油脂,这样才会达到最佳的润肤效果。

4.宝宝护肤用品

(1)常见的宝宝润肤产品分为乳液(润肤露)、润肤霜和润肤油三种类型。乳液一般含天然滋润成分,能有效滋润宝宝皮肤;润肤霜一般含有保湿因子,是秋冬季最常用的护肤产品;润肤油则含有天然矿物油,能预防干裂,滋润皮肤的效果更强一些。

(2)应选择天然无刺激的儿童专用护肤品。

(3)另外,宝宝护肤品的牌子最好不要经常更换,以免出现皮肤过敏等不适症状。

5.口唇保湿

保湿是宝宝口唇护理的关键。如发现宝宝的口唇有干裂现象,可以先在宝宝嘴唇上敷一块湿热的小毛巾,让嘴唇黏膜充分吸收水分,然后再涂搽一些润唇膏或香油。冬季要注意多给宝宝喝些温开水,也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B2及维生素C。如果看见宝宝频繁舔嘴唇,父母要及时制止,并告诉他那样做会使嘴唇干裂得更加厉害。

6.室内加湿

另外,由于冬季空气干燥,人们在室内通常会觉得皮肤干,而且很容易起皮,婴幼儿稚嫩的皮肤对干燥的环境尤为敏感,因此还要注意合理调节室内湿度。一般来说,冬季在室内开启空气加湿器比较有效,或者在房间内放一盆清水,多放置几盆绿叶植物也是简单易行的保湿方法。

7.透气内衣

选择合适的内衣是让宝宝全身皮肤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要保证宝宝身体皮肤健康,防止各种过敏现象的发生,宝宝贴身衣物的选择非常重要,全棉质地的穿脱方便的衣服是上选,宽松的衣物可以保持宝宝皮肤呼吸通畅,而过紧的内衣则会让宝宝感觉很难受,也阻碍了体肤的健康。

有些父母因为担心孩子冷,所以在冬天的时候他们往往会给孩子穿很多衣服,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好,宝宝穿的衣服多了就很容易出汗,排出的汗被捂在衣服里面,反而给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繁殖生长环境,进而容易引起宝宝皮肤瘙痒等不良症状。

8.饮食调理

做好了皮肤的外部护理之后,内在的饮食调养也非常重要。

通常来说,挑食、不爱吃水果和蔬菜的宝宝更容易出现皮肤粗糙、干痒的症状。调理出一个良好的内在机体环境首先要纠正宝宝饮食习惯,改变宝宝吃零食的习惯,尽量少吃或者不吃;其次要努力培养宝宝对水果、蔬菜的兴趣,尽可能想出更多的方法让孩子喜欢吃蔬菜,比如用蔬菜做包子、饺子的馅料,宝宝一般都不会拒绝。另外还要在孩子每周的食谱中增加胡萝卜等营养丰富的食物,经常给宝宝食用这些食物,可以有效补充维生素。如果明确了宝宝缺乏维生素,则可在医生指导适当通过药物给宝宝补充。

春节安全更细心

每年春节期间和春节过后,生病或者发生意外伤害的儿童往往成为各大医院里的常客。因此,儿童保健专家提醒广大家长,在这个长假里,妈妈应监督宝宝,在科学饮食、日常起居和外出游玩等方面都务必遵守“纪律”,以防患上“节日综合征”。

1.宝宝的三大纪律

(1)防止各种可能的意外

春节期间,父母往往会带上宝宝走亲访友,或者去公园、商场。由于宝宝的自我保护能力很弱,而此时父母也可能因为自己的娱乐项目或者道路拥挤而疏忽孩子。因此,每年春节,宝宝出现意外伤害的概率显著增高。

所以,过年期间。在全家高兴的同时,千万不能对宝宝的安全问题掉以轻心,防止因为父母、家人的疏忽而给孩子造成意外伤害。

(2)忌饮食、作息没规律

春节里,让宝宝感受到过年的气氛很重要。但节日里的各种小零食、小点心、瓜子、糖果等,会让宝宝自己总是没有克制能力,看见好吃的、好玩的就贪婪起来。除了饮食结构一片混乱外,生活起居更是日夜颠倒,导致免疫力下降,再加上冬季日夜温差大,稍不注意,感冒、咳嗽、腹泻和肠胃道疾病随之而来。

因此,节日期间,家长更需要关注孩子的起居状况,过一个健康、有意义的节日。

(3)不留“节日后遗症”

节日期间,父母会不自觉地对宝宝放纵一些,所以,宝宝的不良习惯也很容易在节日里养成,并把这些恶习在日后“发扬光大”,并带到日常生活中去,形成儿童“节日后遗症”。

后遗症表现在节日结束以后的饮食习惯还是没有节制;在作息方面,也没有规律,甚至赖床、逃学等。结果,节后孩子不仅无心上课、学习,各种节日里遗留下来的肠胃道疾病变成儿童慢性疾病。

预防、治疗“节日后遗症”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在节日里不要过分溺爱和放纵宝宝,在节日结束前就给宝宝打预防针。

2.宝宝的八项注意

(1)小心烟花爆竹

爆竹声声辞旧岁。孩子们喜欢在春节燃放爆竹,可是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坚决不能让宝宝独自燃放烟花爆竹,6岁以下的孩子更不适合接触烟花爆竹。带孩子观赏烟花爆竹的时候,应该选择安全的地方观看。必要时最好还要带上防护眼镜,以免弹出的火星射伤儿童眼睛。

(2)防止异物卡喉

近年来,儿童气管异物窒息发生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其原因和儿童的餐外食物增多有直接关系。异物的种类也越来越繁多,其中以植物性异物占多数,如:花生、瓜子和果冻等。另外,还有其它物品,如:塑料插板、玩具零件、纽扣、图钉等。因此,宝宝嬉笑、哭闹时不要喂食。

元宵节时,不要给小宝宝食用汤圆等糯米食物,以防这类食物粘在宝宝咽喉里。掉在地上或桌子上的花生、瓜子、硬币、水果核等更需要及时清扫。

(3)注意冬天别烫伤孩子

冬天烫伤儿童不仅伤害大,而且治愈也慢。因此,要把容易烫伤儿童的危险物品放在孩子不能摸到的地方;端热食时,别让宝宝靠近,以免不小心或碰撞而导致锅盘翻覆;避免将热菜、热汤放在桌边或宝宝够得到的地方;插电的电热锅,也尽可能靠墙边;热水器、饮水机、水果刀和筷子等都应置于宝宝无法接触到的地方。

时时给宝宝灌输安全的概念,教他们不要玩打火机、火柴,而且远离烧热的东西。如:炉火、火柴、电器、电熨斗、电炉、热水、热油、蒸汽、爆竹、强碱、酸等,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4)谨防玩具伤人

节日里,亲戚朋友会送给宝宝一些好玩的玩具。但家长应针对具体情况,只能允许宝宝玩一些适龄的相应玩具。父母在选择的时候,要考虑选择安全系数大的,并且在孩子玩耍的时候,要进行必要的看护和安全提示。

不能让孩子玩的东西必须放在他们拿不到的地方,比如:灭鼠药、煤油、汽油和油漆等。如今,儿童服入有毒的东西大多是家长管理不善所致。因此,家长在节前大扫除时,一定要管好家中有毒物质。

(5)勿让孩子走散

过节时,走亲访友,带孩子出游,孩子面对外面精彩的世界会流连忘返,这时千万别忘记看好身边的宝宝,严防走散或被坏人拐骗。平时就需要时时教育宝宝不要乱跑。

如今,随着高层楼房逐年增多,阳台、门窗和楼梯等也缺乏保护装置,儿童坠落事故的发生也有增多趋势。节日里,客人多,家长无暇照顾,小客人好奇心强,喜欢爬高,千万小心孩子从阳台或窗口翻出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6)外出防忽冷忽热

在节日餐桌上,会出现很多油炸食品或油很重的食物,这类食物都容易引起宝宝肠胃功能紊乱。孩子对色泽鲜艳的食物总很感兴趣,但建议少吃含有食用色素的食物。带孩子就餐时,应以卫生为最优先考虑的因素。同时春节因频繁外出,旅途奔波而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加之孩子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父母应注意给孩子随时加减衣物,防止冷热不均而致病。

(7)出远门早作准备

带孩子回老家过年,有的孩子会出现所谓的“水土不服”的情况。因此,出远门前需要早作准备,以防生病。

(8)生活要有规律

节假日里,大人难得聚在一起娱乐,因此无暇顾及宝宝的生活规律。如果孩子的饮食和睡眠都难以保证,健康也就没了基础。因此,还要注意确保孩子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

三、合理饮食防治冬季疾病

冬季的饮食原则

冬天到了,宝宝们的耐寒力以及身体抵抗能力不如大人。作为妈妈,应该怎样安排冬季饮食,让宝宝安然过冬呢?

1.合理摄取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

一些妈妈错误地认为:冬天,宝宝就需要更多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才能抵御寒冷天气;而事实上,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在寒冷气候下,机体的内分泌系统也被调动起来,使人体的产热能力增加。因此,冬季所需的能量与其他季节差距并不大。无需再额外地给宝宝增加进食量来获取更多能量。

2.注意补充维生素

宝宝冬天的户外活动相对较少,所以,接受室外阳光照射时间也随之减短,很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这就需要妈妈定期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每周2~3次,每次400单位。

寒冷气候使人体氧化功能加快了,维生素B1、B2代谢也明显加快,饮食中要注意及时补充。维生素A 能增强人体的耐寒力,维生素C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并且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在冬天宝宝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3.不可忽略无机盐

有医学研究表明,如果体内缺少无机盐就会产生怕冷的感觉,要帮助宝宝抵御寒冷,建议妈妈冬季多让他食用含根茎的蔬菜,如胡萝卜、土豆、山药、红薯、藕及青菜、大白菜等。这些蔬菜的根茎中所含无机盐较多,适宜宝宝食用。

冬季是进补的好时机

在冬至开始进补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习俗。冬至到立春这一段时间内进补最容易收效,这与自然界四季动植物的活动规律相符,即冬季主收藏,此时进补可以增强人体的抵病能力。体弱的宝宝,在冬季服一些滋补药可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然而,应用不当也会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