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5分钟让宝宝远离疾病
49585800000005

第5章 5分钟远离意外伤害(2)

3.防休克。伤员烦渴饮水,可给淡盐水,少量多次,尽量不要单喝白开水或糖水,更不可饮水过多,以防发生胃扩张和脑水肿。

4.有呼吸道烧伤的,应特别注意口腔和鼻腔的卫生,要清除泥土和异物,并随时清理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5.在现场检查和搬运伤员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创面,防止污染。为了减少创面的损伤,伤员已灭火的衣服可以不脱或剪开去除。

6.用较干净的衣物,把创面裹起来,防止感染。在现场,除化学烧伤外,对创面一般不作处理,尽量不弄破水疱,保护表皮。烧毁的、打湿的或污染的衣服去除后,应立即用三角巾、清洁的衣服或被单等物覆盖包裹。冬天,用干净布单包裹创面后,再盖上棉被。

7.迅速离开现场,向急救中心呼救或尽快将伤员送往医院。

搬运伤员的动作要轻柔,行进要平稳,并随时观察伤情。

如何防治鼻外伤

儿童常因不慎跌跤、意外碰撞及斗殴损伤到鼻子,一般以鼻软组织挫伤、裂伤、鼻骨骨折为多见。

鼻骨骨折后即刻出现鼻子的畸形、鼻梁下陷或歪斜,骨折部位压痛明显,鼻出血或鼻塞。数小时后,因软组织肿胀、淤血,畸形反而不明显。

鼻软组织挫伤、裂伤时,因鼻黏膜破裂而出血,鼻部及其周围部位可出现疼痛、肿胀、青紫等症状。

不慎遇到鼻外伤,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鼻软组织损伤的早期,一般在24小时以内,可采用湿毛巾冰敷或用毛巾包裹冰块冷敷,以防止出血及减少肿胀疼痛;后期采用局部热敷,以利于血液循环,促进吸收。

2.鼻软组织裂伤,应进行止血,暂用干净布条填塞鼻孔,抬头后仰,并尽快到医院做进一步清创缝合、止血等处理。

3.鼻骨骨折的患儿,若有出血、疼痛,可先平卧,用干净布条填塞鼻孔,待症状缓解后到专科医院进行复位治疗。若合并颅底骨折、脑脊液鼻漏时,病人取半卧位,禁止鼻腔填塞及滴鼻药,严禁擤鼻。

如何防治毒虫咬伤

1.毒蛇咬伤

蛇分毒蛇和无毒蛇。无毒蛇蛟人后留下的牙痕比较细小,排成八字形的两排;毒蛇咬伤后留下两个大而深的牙痕。不慎被蛇咬伤后,必须迅速判断咬人的是不是毒蛇。若是无毒蛇咬伤只需涂些红药水或碘酒即可,不必作特殊处理。若是被毒蛇咬伤,或不能立即并十分肯定地确认不是毒蛇咬伤时,均应按毒蛇咬伤迅速处理伤口。

被毒蛇咬伤事件多见于湿热地区的农村和山区。人被毒蛇咬伤后,如果没有有效注毒或注毒量极小,可不出现中毒症状。如果毒液注入量大,可引起神经症状和血液症状等反应。

不同毒蛇咬伤可出现不同的症状。神经毒类毒蛇咬伤后,局部症状较轻微,全身表现为头晕、张口不利、吞咽困难,甚至呼吸、心跳停止等一系列症状。血液毒类毒蛇咬伤后,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并很快向肢体近心端扩展,重者全身出血,甚至出现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早期治疗可降低死亡率。混合毒类毒蛇咬伤后,可同时出现上述两类症状。

毒蛇咬伤后,首先要防止毒液扩散和吸收,做到以下几点:

(1)在近心端用胶管或布条结扎肢体,松紧度要合适,既能阻断淋巴、静脉的回流,又能在结扎远端摸到动脉搏动。每隔半小时放松1次,每次2分钟。一般在口服蛇药30分钟或静脉注射抗蛇毒血清10分钟后再松开。

(2)立即用2%高锰酸钾溶液、双氧水或清水、肥皂水、盐水等冲洗伤口。

(3)用消过毒(如火烧、水煮)的小刀切开伤口,从近心端向伤口挤压,有利于蛇毒的排出。在野外也可用口吸出,边吸边吐,并用水漱口。有龋齿或口腔溃疡者不能用口吸,以防中毒。

(4)也可在局部敷蛇药或注射特效的解毒药。

(5)全身治疗可用抗蛇毒血清。

(6)急救处理后尽快把伤者就近送往医院。

2.蝎蜇伤

被蝎蜇伤后局部剧烈疼痛。有烧灼感、水肿,皮肤可出现变色和坏死。重者可发生肌肉痉挛、精神障碍、偏瘫或失明等。不慎被蝎蜇伤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轻者涂稀氨水即可使疼痛缓解。

(2)重者可将伤口挑破,使毒血外流,也可用吸引器将毒血吸出,然后用高锰酸钾液冲洗。

(3)出现惊厥者可用镇静剂。

3.蜈蚣咬伤

小蜈蚣蜇人时,局部出现红肿、疼痛,1小时后减轻。被大蜈蚣咬伤,局部出现剧烈疼痛,组织可坏死。可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不慎被蜈蚣咬伤后,可采取以下措施:

(1)伤口可用肥皂水、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2)疼痛剧烈者可用普鲁卡因作局部封闭,口服镇痛药。

(3)其他症状可对症处理。

4.毒蜂蜇伤

蜂蜇人是靠尾刺把毒液导入人体的。蜜蜂蜇人后把尾刺留在人的皮肤内,黄蜂和马蜂蜇人后都不留尾刺。

被毒蜂蜇后,局部可出现红、肿、痛,甚至组织坏死。全身症状可出现荨麻疹、恶心、呕吐、发热、胸痛等。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哮喘、肌肉抽痛,甚至出现脑水肿、肺水肿、过敏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可采取的措施有:

(1)被蜜蜂蜇伤后,应立即设法将断刺取出,然后用肥皂水、3%氨水或5%碳酸氢钠液冲洗伤口。

(2)全身症状重者可口服抗组胺药,也可吸氧、补液,应尽快送医院治疗。

5.蚁蜇伤

被蚁蜇后,局部出现小红丘疹,轻者可在几小时后自行消退。重者可变为小水疱、脓包,数日后好转。全身症状可出现发热、荨麻疹、肢体肿胀、呼吸困难、休克等。

如遇蚁蜇伤,应采取以下措施:

(1)如果被蜇后有蜇针留在皮肤内,应尽快将蜇针取出。

(2)局部涂搽氨水。

(3)重者应及时送往医院。

6.猫、狗抓咬伤

如果不慎被猫、狗抓伤或咬伤,需立即给予急救。以下措施供借鉴:

(1)猫、狗抓伤或咬伤后,立即用洁净水清洗伤口,冲洗时间要超过5分钟,最好用流水。如果水源有限,可将受伤部位浸泡在经常更换的水中,才能确保从伤口完全冲洗掉猫或狗的唾液,以防止感染。

(2)用干净的布直接压迫止住小的咬伤和抓伤的出血。并将受伤部位抬高至心脏以上,这样会有助于止血。

(3)用无菌纱布包扎伤口。

(4)尽快去医院就诊。

三、防治意外中毒

如何防治有机磷农药中毒

有机磷农药至今仍在广泛应用。儿童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有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能造成死亡,主要是由于患儿气管痉挛、呼吸肌麻痹和呼吸中枢麻痹,而最终导致窒息。大多在半小时内,短者5分钟,长的2小时发病,潜伏期越短,表明病情越重。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出汗、视力模糊、无力等早期症状。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还有肌肉痉挛、瞳孔缩小、胸闷或全身肌肉紧束感、多汗、流涎(口腔、鼻孔均见大量白色或淡红色泡沫样分泌物)、腹痛、腹泻、轻度呼吸困难,患者不能自己行动等症状。重度中毒除上述中毒症状外,并有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发绀、瞳孔缩小至针尖大、对光反射消失、呼吸极度困难、肺水肿、大小便失禁、惊厥、昏迷。最后可因呼吸中枢衰竭、呼吸肌麻痹或循环衰竭而死亡,肺水肿也是致死的主要原因。死亡多发生在中毒后9小时左右。

急救处理如下:

1.应立即催吐。

2.洗胃。洗胃后再服10克~20克活性炭粉末(或用各种动物骨头烧焦或馒头烤焦,研末吞服)。

3.在催吐、洗胃的同时,必须注射解毒药物,如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活剂(解磷定、氯磷定、双复磷)。

4.向急救中心呼救或就近送往医院抢救。

如何防治一氧化碳中毒

由于冬天气候寒冷,人们为了御寒习惯在屋内置煤炉生火取暖。由于室内活动增多,加之门窗紧闭,空气流通不畅,常常可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轻的气体。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达到0.04%~0.06%时,就会引起中毒。当一氧化碳被人体吸人进血液后,由于其对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很强的亲和力,因此很快就与血红蛋白结合成为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而碳氧血红蛋白没有携氧能力,结果就造成人体严重缺氧。

1.临床分度

(1)轻度中毒:仅有头晕、头痛、眼花、心慌、胸闷、腿软、耳鸣、恶心等症状。若及时将患儿移出中毒环境,使之吸入新鲜空气,这些症状就会很快消失。

(2)中度中毒:除具有上述症状外,患儿呼吸、脉搏增快,颜面潮红,四肢冰凉,嗜睡,全身无力。患儿的口唇、胸部与四肢皮肤潮红,如樱桃色,这是一氧化碳中毒的具体表现。若及时吸入新鲜空气或吸氧后,中毒儿童可很快苏醒,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

(3)重度中毒:昏迷,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全身软瘫,瞳孔散大,皮肤呈青紫色或灰白色。这是由于中毒时间过久,吸入一氧化碳量大,导致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而造成的。这时即使抢救成功,也会留下神经、精神障碍的后遗症。

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如果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可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应尽量避免。

2.急救处理

(1)立即把现场的门窗打开,或迅速将患儿移出现场,到空气新鲜之处,为患儿解开衣扣,但要注意保暖。有条件的也可直接吸氧。

(2)若患儿的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要注意将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中的呕吐物及分泌物。

(3)若患儿已昏迷,可立即针刺人中、劳宫、涌泉、十宣等穴,以促使其苏醒。

(4)若患儿能饮水,可给予热糖水或因其他热饮料。

(5)中、重度患儿经上述紧急处理后,应及时就近送往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