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爱乳房爱自己:乳房保健问答
49609100000015

第15章 乳腺恶性肿瘤篇(1)

1.乳腺癌的发病率怎样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50万人死于该病。其发病率以发达国家最高,在我国乳腺癌是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死亡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7位。近几年有上升趋势,上海、北京、天津三市区,乳腺癌发病率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因此对其不容忽视。

2.乳腺癌发病与什么有关

经研究得知,初潮年龄小、绝经年龄晚、行经年数长为各自独立的乳腺癌危险因素。①初潮年龄延迟1年,乳腺癌发病的危险性可减少约1/5。例如,初潮年龄在12岁以前者,比13岁以后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可增加4倍以上。②月经周期短、变化次数多,乳腺癌发病的危险性就越高,反之就低。③生育妇女比不生育的妇女患乳腺癌比例低。④女性没有生育或第一次生育时年龄超过30岁,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⑤较长时间的哺乳可降低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⑥更年期长和长期月经不规律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大。⑦绝经年龄晚也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3.为什么白领女性容易患乳腺癌

据美国旧金山、洛杉机以及我国上海市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社会经济地位及文化水平高的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较高。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①白领女性因学习、工作的需要,普遍存在不愿生育或初产年龄大、累积哺乳时间短的情况,而哺乳会推迟产后排卵及月经的重建,使乳腺组织发育完善,更为重要的是哺乳期内分泌的改变,可抑制乳腺上皮细胞的癌变。②白领女性大多伏案工作,活动少,不注重体育锻炼,因而体质弱,抗病力低。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通过调节月经周期,改变卵巢激素的产生,降低乳腺癌发病率。③白领女性工作压力大,节奏快,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内分泌容易失调,乳腺癌患病率高。④白领女性不注重饮食的合理调整,吃快餐多,饮食中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摄入增加,营养的不均衡,导致人体代谢发生变化,乳腺癌发生率增加。

4.乳腺癌与遗传有关吗

多数乳腺癌是非遗传性的,但是有5%~10%的乳腺癌病例是因遗传变异,成为易感个体而发病的。乳腺癌可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征,即其遗传特性将会遗传给50%的后代。带有这种乳腺癌遗传特性的家族中,有很多人会发生乳腺癌,并且在年轻时就出现,可以两侧乳腺同时出现肿瘤,且往往伴有其他肿瘤,例如卵巢癌。在国内的文献报道中也证明,有家族史(母亲或姐妹患有乳腺癌)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明显增加。

5.什么年龄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

乳腺癌的发病率随着妇女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5岁以后的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其高发年龄在40~59岁。我国乳腺癌患者96%死于35岁以后,女性乳腺癌平均死亡年龄为67.91岁,其中35~54岁占38.7%,55~74岁占46.9%。

6.乳腺癌会传染吗

癌症不同于传染病。癌细胞可通过血液、淋巴或浸润等途径播散,但只感染自身组织器官;传染病可通过多种传播途径感染他人。所以,乳腺癌不会传染他人,正常人大可不必惧怕跟乳腺癌患者接触。一般见到某家庭中出现几个乳腺癌患者,多与其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有关,并不是传染的结果。

7.为什么乳腺癌发病会牵涉到腋下及全身其他部位

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会向四周浸润,也可经淋巴或血液而转移至其他部位。其中最常见的是淋巴转移,其次是血行转移。由于淋巴系统及血液循环系统遍布全身,若发生转移,癌细胞则可能随淋巴液或血液到达身体各个部位。

(1)淋巴转移:通常腋窝淋巴结位于腋下,内乳淋巴结位于胸骨旁,二者都是癌肿转移的第一站,易受侵犯;锁骨下淋巴结是乳腺癌转移的第二站,多提示乳腺癌已是晚期;其他引流途径,如经肋间淋巴结转移到胸膜及脊柱,或穿过腹壁到膈下淋巴结及肝,或经皮下引流到对侧腋窝淋巴结等。

(2)血行转移:乳腺癌一开始即可发生血行转移,癌细胞进入血液可经以下几个途径转移:经上腔静脉系统转移到全身,是乳腺癌细胞全身转移的最常见途径;通过动、静脉侧支转移;癌灶内血管壁意外受到损伤而发生转移。血行转移最常见的部位在肺部,肺部转移平均发生在术后36个月左右。

8.乳腺癌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好发生血行转移,治疗常因此失败。所以乳腺癌的治疗,应是以根治性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原则上任何乳腺癌在处理原发灶、转移淋巴结后,均应于近期内行综合治疗,以提高远期疗效。据统计,Ⅲ期乳腺癌纯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仅10%~20%,综合治疗可使生存率提高至30%~50%。

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化学治疗、介入治疗、生物治疗、放射治疗、中医药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导向治疗、内分泌治疗、饮食治疗、康复治疗、物理治疗、并发症及转移的治疗等方法。

9.什么叫早期乳腺癌

早期乳腺癌是一种比较笼统的说法,许多人将“可手术乳腺癌”或“可根治的乳腺癌”称为早期乳腺癌;或将直径小于2厘米的乳腺癌称为早期乳腺癌;也有人将临床I期、未发生淋巴转移的Ⅱ期乳癌都称为早期乳腺癌等。

临床上早期乳腺癌指:恶性病变仅仅处于组织学和临床学上的早期阶段;包括TO级癌和直径小于0.5厘米的微小癌,癌变部位仅仅在乳腺内,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癌变部位经局部治疗后,90%患者能获得治愈而长期生存。病理组织学上的早期癌包括乳腺小叶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

10.早期乳腺癌如何处理

包括患侧乳房处理,腋窝淋巴结处理及辅助治疗,分述如下。

(1)患侧乳房处理:对于病变相对较大、呈多中心性、粉刺型导管内癌、高分化者可选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或全乳房切除;对于病变特别小、年轻的病人可采取保乳术。手术需注意以下两个问题①术前通过各种检查,确诊病变为局灶性、单发的病变,并确定肿瘤的准确部位;②局部切除后,病理确诊切缘未查到癌,若切缘有癌残留,就应重新切除,术后密切随访。

(2)腋窝淋巴结处理:早期浸润癌的淋巴结清除术应根据病变的大小、分化的程度、腋窝淋巴结受侵犯的程度,选择清扫的范围。

(3)辅助治疗:大部分早期乳腺癌的患者术后还需配合相应的辅助治疗,以降低复发率。目前普遍接受的原则为:①原位癌、小乳癌无淋巴结阳性者,不用联合治疗;②绝经前妇女,腋淋巴结阳性,宜用联合化疗;③绝经后妇女,腋淋巴结阳性,雌激素受体阳性者,用抗雌激素(如他莫昔芬)治疗,但考虑雌激素受体测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故某些雌激素受体阴性的患者亦可考虑应用;④围绝经期妇女腋淋巴结阳性,有预后不良指征者,可考虑应用化疗。

11.乳腺癌手术的目的是什么

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是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当两者有矛盾时,以切除肿瘤、挽救生命为第一目标。乳腺癌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部分患者在临床确诊前已存在不易被察觉的全身微灶性转移。乳腺癌的手术治疗仅仅是局部治疗,常不可能清除所有的癌细胞。

所以乳腺手术的目的是:切除原发病灶,控制区域淋巴结转移,减少局部复发,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非手术治疗的负荷,以期达到发挥非手术治疗的最好效果。手术切除肿瘤病灶,可以使机体的免疫抑制得以释放,为发挥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为最后战胜癌组织提供机会;另外可获得原发病灶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激素受体的测定结果、及淋巴结转移程度等病理资料,为术后的全身治疗作好准备。

12.乳腺癌是否都要手术

乳腺癌手术治疗主要是切除所有临床检查到的癌性肿块和估计可能有癌细胞转移的所有皮肤、脂肪、淋巴结甚至肋骨。这是治愈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因此乳腺癌患者要勇敢地接受手术治疗,忍受失去乳房的打击,消除顾虑,然而并不是每个乳腺癌患者都要手术治疗。

医师会根据患者的一般健康情况、肿块大小、有没有和皮肤粘连在一起、有没有侵犯到胸壁的肌肉或更深的部位、及腋窝、锁骨上、肝、肺、骨骼等处有没有肿瘤转移灶情况,将乳腺癌分成Ⅰ~Ⅳ期,按病期考虑是否适合手术或采取哪种手术方式。一般,过于晚期的患者不宜手术治疗。

13.哪些乳腺癌患者适宜手术治疗

(1)乳腺癌TNM分期属稀⑸、Ⅱ和部分Ⅲ期的患者,无重要脏器严重病变,能耐受手术者,早期首选手术治疗,行标准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

(2)以往作为手术禁忌证的Ⅳ期乳腺癌及炎性乳腺癌者,在术前放疗、化疗改善局部状况后,如乳房肿块缩小、转移淋巴结缩小甚至消失,仍可考虑手术治疗,减少肿瘤负荷,为术后综合治疗创造条件。

14.乳腺癌有哪几种手术方式,各种术式适用于什么情况

对于病灶局限的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在临床上医师依据患者病情轻重,采用的手术方式有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扩大根治术、全乳切除、部分乳房切除及保乳术等。

目前对O 、Ι、Ⅱ期乳腺癌,可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术,保留乳房行腋窝清扫手术,术后结合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已成为一种趋势;对于Ⅱ期、Ⅲ期患者可采用标准乳腺癌根治术或乳腺癌扩大根治术;单纯乳房切除术适用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根治性手术者,乳腺肉瘤及晚期乳腺癌伴溃疡不宜行根治术者,一些早期乳腺癌患者也可选用。

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癌术式的选择不是固定不变的,须依实际情况来定,例如在综合辅助治疗较差的地区,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需选择标准的乳癌根治术。

15.在哪些情况下可施行保乳手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早期诊断率的提高,乳腺癌发病年龄趋于年轻,且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随之提高,使得保守性乳腺癌切除术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保乳术包括乳房肿块切除术、乳腺区段切除术、乳房象限切除术等。此类手术需完整切除包括皮肤、肿瘤、肿瘤周围1~2厘米正常组织及乳房下的胸大肌筋膜,并需加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需行根治性放疗。疗效上与根治术相似。此手术方法需要较高的手术技术,需要相应的放疗设备,且治疗费用高。

在下述情况下可施行保乳手术:肿瘤直径<3厘米;直径>3厘米,但患者强烈要求,且在充分考虑并实施术前、术后辅助治疗的前提下也可实施;局灶性原位导管内癌;各种辅助检查(钼靶X线、B超及MRI等),无多发病灶及广泛乳管内播散表现;可能接受术后放疗;患者希望接受保乳疗法者。对于妊娠者,可在妊娠后期进行保乳手术,待分娩后应再行放疗。

16.在哪些情况下不宜施行保乳手术

多发病灶,且位于乳房不同象限;或各种辅助检查(钼靶X线、B超及MRI等)提示乳房内弥漫性微小钙化,伴有恶性特征;患侧乳腺曾接受放疗;保乳手术标本切缘阳性,经扩大切除,仍无法达到切缘阴性;多发性小叶原位癌;小乳房导致保乳术后乳房美观效果受到很大影响,不宜手术。

17.乳腺癌术前都需要做哪些常规检查

外科手术有一定的危险性,乳腺癌也不例外,故术前必须做好各项常规准备,例如:心电图、B超、钼靶片、X线拍片、肝肾功能检查、尿、粪、血常规等检查,医生要根据这些检查情况为患者选择治疗方案。

实施较大的乳癌手术前,应做好血型检查和交叉配血试验,备一定量的全血,防止术中失血过多。

18.什么叫晚期乳腺癌

晚期乳腺癌是指局部呈晚期表现以及复发或有转移的乳腺癌。

乳腺癌局部晚期表现是指癌组织侵犯局部皮肤后,皮肤因供血不足而萎缩变薄,或形成溃疡,可伴出血;肿瘤如向深部浸润,则形成固定肿块,病灶周围皮肤出现卫星结节。

乳腺癌的复发是指已行手术切除或放疗、化疗后,认为治愈,但在原发部位和(或)其他部位又发生了与原来病灶类型相同的癌症病灶。

常见的复发原因是:肿瘤病期较晚;经治医生对病情估计不足;治疗方案不妥,如手术切除不彻底,术后未用辅助治疗;某些致癌因素继续存在;也有因放疗和化疗未达到足够的剂量等原因。复发的时间大多发生在术后1~2年内。虽然复发性转移灶的治疗效果较差,但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往往也有可能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乳腺癌的远处淋巴结转移主要是锁骨上淋巴结、对侧腋窝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的转移。乳腺癌沿血道主要转移至肺、骨、肝、胸膜、脑等。

19.晚期乳腺癌患者禁忌手术治疗吗

晚期乳腺癌患者,如果患者或其家属迫切要求继续治疗延长生命并且医师计划以化疗、生物治疗等非手术疗法作为主要手段时,在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仍应尽量对较大的原发灶及浅表的转移灶行简易的姑息切除,以减轻非手术治疗的肿瘤负荷,提高非手术治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