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新闻报道
49621900000025

第25章 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主题(4)

案例三

家庭老账本见证时代变迁

从1960年至今,40多年来自治区经贸委退休干部郝大妈将家庭大大小小各宗收支,在“家庭生产生活日记账本”上记录得翔实而具体,大到2000年花7.36万元购置住房,小到1963年花3分钱买一支冰棒……账本记录着郝大妈一家生活的变化,同时也反映着首府市民半个世纪的生活变迁。

今年72岁的郝大妈,从1960年调到新疆工作后,她就给自己家庭建立了一本“生活日记账”,把生活中的每项开支都记得一清二楚。

1960年由北京调至新疆工作的郝大妈和爱人当时已是两个孩子的父母,入疆后,收入分别由原来在北京时的50.50元、61元涨至了71.83元和88元。“按照当初40元就能支付一个四口之家开支的消费水平,我和爱人也是‘高薪族’。但由于我们还要承担父母、姐姐、弟弟家近二十口人的部分生活费,所以负担还是很重的。10个月下来我们一共才积攒了10元钱。”郝大妈说。

在她家里至今还保留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供应猪肉、粮食、白糖等的票据,郝大妈表示:“除了当时物资供应紧张外,没有钱去买也是主要的原因。”

“从70年代开始,我们老家亲戚的孩子逐渐长大工作,不再需要每月我们给予的援助。这时疆内的物资供应也日趋宽裕,生活水平开始提高,”郝大妈翻阅着账本显得非常兴奋,“我家从1973年开始每年的存款上了1000元。1963年时我花3分钱给女儿买了根糖水冰棒,孩子就高兴得像是过年;现在花2元钱买一根奶油雪糕,孙子还嫌不够高档呢。虽然物价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倍,但我们的消费能力、收入也都提高了很多倍。”

对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郝大妈总结了四句话:上世纪80年代以前,是“吃什么没什么”;80年代,“有什么吃什么”;90年代,“想什么吃什么”;到了新世纪,是“不知道应该吃什么了”。如今,在闲暇之余,郝大妈和老伴总是琢磨如何搭配饮食。

2000年郝大妈的单位进行“房改”,她家由一套8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下子搬到了一套近140平方米的房子里。买房的7万元成为了当年第一大支出。“去年女儿在海南买了一套20万的住房进行投资,我又一次性地赞助了5万元。所以从现在生活支出来看,买房是我们这两年来最大的消费了。”

现在郝大妈老两口退休的年均纯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除了用于日常生活支出以外还有盈余,对闲余下来的资金如何打理,郝大妈说,银行储蓄和国债当然是首选;银行储蓄虽然利息较低,但存取方便、保险,对他们来说依然不失为一种好的理财方式。曾经做过财务工作的郝大妈虽然对银行发行的各种理财产品也略有了解,但始终没有涉足过。

这篇报道曾获得中国新闻奖。报道从小处着手,通过郝大妈记录了几十年的家庭流水账这件事,让读者清楚地看到郝大妈一家的生活变化,从而进一步反映出整个时代的变迁。

(二)民生问题报道的分类

1.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在日常生活方面,中国人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服装从以前的款式简单、色调单一,走向了追求高档化、品牌化、个性化、多元化,服装颜色可谓色彩斑斓、五彩缤纷。年轻人的服装时尚、靓丽、个性、前卫;中老年人的服装重品牌,休闲、舒适、大方;孩子的服装活泼可爱、运动休闲。日常饮食方面,人们由过去简单的吃饱转变为今天的讲究吃好、讲究健康、讲究营养、讲究绿色、讲究环保。住房方面,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人均住房面积得到大幅度提高,由从前的一家几代人挤在同一个屋檐下,到如今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各种家具家电进入普通居民家庭。出行方面,从前人们出行主要还是靠步行或骑自行车,而如今随着城市基础道路建设、交通设施的大大改善,居民的出行工具多种多样,自行车、电动助力车、摩托车和家用汽车已成为城镇居民主要的交通工具,高速公路的四通八达、高速铁路的快速建设,都使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中国人价值理念与情感的变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逐步开放,中国人的价值理念与情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政治领域,通过解放思想,人们一步一步地培养了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以人为本的观念和意识;在经济领域,人们逐渐培养了务实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消费意识等;在文化领域,中国人经历了从保守到开放、从排他到包容、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化过程,变得更加积极、开放、时尚、个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洗礼,这些观念逐渐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主导意识。

随着中国社会变得越来越开放、多元、包容,中国人也变得越来越宽容与理性,能够用科学与人性的视角去面对一些问题,而这在十几年前或者更早些时候是根本无法做到的。英文新闻周刊《北京周报》的报道《静静的粉色革命》就通过中国人对同性恋现象态度的变化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

案例四

静静的粉色革命(节选)

在中国,社会对同性恋者的歧视与偏见正在慢慢消除,然而,“走出柜子”的路却依旧漫长。

同志,本来作为一种战友间的相互称呼,现在已经被中国的男同性恋者和女同性恋者自我指代的一个称号。如今,在中国大陆,同性恋者的活动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闻。同性恋酒吧、洗浴中心和各种形式的会议,以及繁盛的网上虚拟社区都成了他们聚会和放松心情的好场所。同性恋者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在公厕和公园里遮遮掩掩地聚集。尽管障碍很多,中国有关方面的专家仍在极力说服最高立法机构能够允许同性恋结婚。

张北川是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并且也是一位知名的中国同性恋研究专家,曾经指出中国的同性恋人数应该在4000万左右,这个数字比卫生部在2004年底做的估算多出了3000~3500万。张教授还是2000年马丁奖的获得者。如此庞大的一个数据,大约是整个西班牙的人口,也将不能再被社会所忽略。

刘柯(化名),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国区的一位税务顾问,他告诉《北京周报》,自从发现自己是同性恋以后,他从未尝试过想要掩盖自己的性取向。和过去老一辈人不同的是,像刘柯这样年纪的年轻群体更加愿意向朋友表露自己的生活和感情经历。穿着入时的刘柯很为自己感到自豪。“我的朋友们都说我需要被保护,”他笑着说。刘柯还表示,他从未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不公正的待遇。

“我身边的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够理解我,并能接受我的性取向,”刘柯说道。对于那些不喜欢男人表现成女性的模样,他非常淡然地说,“我喜欢我自己,对于那些不喜欢我的人,我会尽量远离他们。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中国著名的复旦大学2005年开设了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的同性恋研究课程,去听讲座的学生人满为患。“以前的课程都集中在一点:如何在同性恋中防范艾滋病的传播。但是现在,我们希望能通过这个新的课程来帮助同学们从社会学角度来认识同性恋,”为同学们做讲座的高燕宁教授说道。“我们还希望同学们能消除对同性恋者的偏见,帮助他们树立对同性恋者正确、公正的看法。”

“我相信人们最终会接受这个观点:每个人都有爱和被爱的自由和权利,不管是同性爱者还是异性爱者,”张北川说,“因为,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

3.风俗习惯体现社会进步

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日渐频繁,西方文化包括节日文化不断进入中国,影响并改变着当代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接受。同时,中国传统的节日比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此外,婚丧嫁娶之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婚姻为例。人们的婚姻观越来越开放和多元,越来越尊重个体,认可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幸福的权利;婚礼的方式改变了,人们可以选择传统中式婚礼、教堂西式婚礼或者中西合璧的婚礼;结婚需要准备的嫁妆改变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婚礼准备的物资每几年都有所变化。婚姻习俗的改变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和价值观念所发生的变化,也反映了社会对个体和多样性的尊重,反映了社会的不断进步。

4.新兴事物带来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新兴事物的产生与发展实际上是基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有很多新兴事物诞生。这里之所以将其单列出来,是因为以下这些新兴事物是足以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

(1)新兴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

人类社会的任何进步与变化,都是以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做先导的。说起近年的科技创造,不能不提及电子技术。可以说,电子技术特别是网络的兴起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是革命性的:网络的兴起促使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创造出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人们利用网络工作、经商、交友、创业、购物、游戏,工作方式突破了空间限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生活乐趣;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网络还使得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加完善,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甚至引发了一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包括网络在内的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生产、生活、社会交往的形式等多方面的认识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同样,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的应用领域变得更加广泛,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上网,并利用网络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便利和丰富,3G成为科技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指标。

(2)新兴概念带来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一些新的概念和生活理念不断涌现。比如“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婚前财产公证”、“SOHO”等,这些新兴的概念广泛地影响现代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以低碳经济为例。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减排就必须从调整乃至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着手。

①低碳经济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在宏观上,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因此,人们正在把低碳产业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在工业体系中,低碳化促使人们越来越注重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和高端产业,比如节能环保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等。低碳经济要求人们注重城市建筑物、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用能方式的低碳化。这包括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从城市公交到地铁轨道工程,形成立体化的城市交通体系,以控制私人汽车的快速增长。同时,通过不断提高强制性的汽车燃油效率标准,促进汽车改善燃油效率。

②低碳经济对生活方式的影响。低碳经济倡导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在服饰、饮食、日用品、建筑、交通、行为等方面改变以往的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鼓励人们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更多消费低碳产品,引导选择居住在公共住宅,使崇尚自然、崇尚环保、崇尚节约的理念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3)新兴实物带来的变化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最显著的一个变化就是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建筑、新的设施、新的交通工具,这些新兴的实物蕴含着最新的科技成果,进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以青藏铁路的开通为例。青藏铁路的开通给西藏带来了巨大的人流、物流,拓宽了农牧民的就业和致富渠道,使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过去祖祖辈辈依赖土地为生的农牧民跳出“农门”,走出“山门”,依靠铁路带来的巨大旅游商机,开办家庭旅馆、特色饭店,发展无公害作物,推销手工艺品,成立货运公司等方式创业致富,过上了祖辈人不敢设想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