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新闻报道
49621900000050

第50章 重大敏感问题报道(8)

第五节 军事问题

一、实质及特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处于大变革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另一方面,全球性的挑战日益增多,新的安全威胁因素不断出现。当前世界局势总体趋于平稳,但局部地区矛盾冲突加剧,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军事呈现出单极与多元、合作与竞争、间歇与转型、稳定与流变等多重色彩相互交织的特点。

军事安全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日渐上升。在综合国力竞争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国际军事竞争更加激烈,世界军事变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些大国调整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加大国防投入,加快军队转型,发展先进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战略核力量、军事航天、反导系统、全球及战场侦察监视成为强军重点。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积极谋求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提升军力发展水平。各国更加重视以军事手段配合外交斗争,一些地区局部军备竞赛逐渐升温,国际军控和防扩散体制面临重大挑战。

当前,亚太地区安全仍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美国保持对亚太地区的战略关注和投入,强化军事同盟,调整军事部署,增强军事能力。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势力猖獗。地区国家间政治互信有待增强,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有待深化,协调应对地区安全威胁的能力有待提高。而身处该地区的中国也面临着长期、复杂的安全威胁与挑战。

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文化背景的不同,加之敌对势力一直对中国另有图谋,一些西方媒体不断对我军进行负面报道,肆意歪曲中国军队的形象。

这些媒体“妖魔化”中国军队形象,本质上是为了迎合西方政客,愚弄西方民众,孤立与分裂中国。西方媒体对中国军队的负面报道,从根本上看是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军事问题报道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的国防政策和中国军队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近些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正常的国防建设说三道四,夸大中国军事实力,散布所谓“中国军事威胁论”。尽管中国政府多次阐明,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致力于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但国际上“中国军事威胁论”仍是此起彼伏。面对中国的崛起,西方国家充满疑虑,并对中国的军事政策产生误解。究其原因,除了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以外,也有遏制中国增强自身国防力量的战略目的。在西方某些势力看来,想要遏制中国的发展就必须要大肆宣扬这种“威胁”。西方传媒通过各种强势的国际传播载体不断制造出中国军事领域的新闻产品,而其中相当部分都是负面的。为反制西方媒体对我军的负面报道,我国对外传播媒体必须加强军事问题的国际传播,拓宽军事问题报道的渠道。

在当前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一支军队要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舆论斗争中构建与传播自身良好的国际形象,必须运用各种对外传播力量,不断拓展新的渠道,使对外形象传播潜力得到最大发挥。

以美军为例,在世界各地,凡是有它驻军的地方都有广播电台和电视转播台,正式出版的军事刊物有1800多种。而许多好莱坞大片,本身就担负着美军形象的塑造和美国战争观的推介和输出职能。

相较而言,我国军事问题的报道则薄弱得多。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态势下,努力打造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军事舆论环境,丰富军事问题报道的内容,提升军事问题国际传播的水平,就显得日益紧迫和必要。

同时,随着中国军队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参与国际军事交流活动增多,通过国际传播塑造中国军队形象,全面、准确、及时报道我军各项军事活动,有力地影响国际舆论,这也是对“中国军事威胁论”的有力反驳。

三、中国军力现状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人民解放军坚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不断改革创新,全面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人民解放军走上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在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建设大局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现代化建设,人民解放军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军队进行重大调整改革,裁减员额100万,朝着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迈出重要一步。

进入90年代,人民解放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确立以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为基点的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加强军兵种和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建设,优化体制编制,裁减员额70万,防卫作战能力显著提升。

新世纪新阶段,人民解放军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军队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和军事管理创新,不断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核心军事能力和实施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能力。

中国主要军备力量如下:

陆军是人民解放军的基础,是主要在陆地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由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目前,陆军已由单一兵种发展成为诸兵种合成的现代陆军,成为既能独立遂行作战任务又能与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实施联合作战的强大军种。

海军是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军种,是海上作战行动的主体力量,担负着保卫国家海上方向安全、领海主权和维护海洋权益等任务。海军主要由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航空兵、陆战队、岸防部队等兵种组成。经过多年建设,海军已初步发展成为一支多兵种合成、具有核常双重作战手段的现代海上作战力量。

空军是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军种,是空中作战行动的主体力量,担负着保卫国家领空安全和领土主权、保持全国空防稳定等任务。空军主要由航空兵、地面防空兵、空降兵、通信兵、雷达兵、电子对抗兵、技术侦察兵、防化兵等兵种组成。

第二炮兵是中央军委直接掌握使用的战略部队,是中国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目前,第二炮兵已建设成为一支精干有效、核常兼备的战略力量,具备陆基战略核反击能力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能力。

武警部队也是中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务院编制序列,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武警部队由内卫部队和警种部队组成,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列入武警序列。此外,中国还积极培育国防后备力量,加强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

可以说,中国建设现代化的军事力量,完全是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会对任何国家造成威胁。

四、现有的军事问题

(一)中国军力发展与“中国威胁论”

随着中国军力的发展和提升,近些年来一些西方媒体竭力鼓吹“中国威胁论”,对于我军的现代化进程,西方媒体更是煽动所谓中国的“军事野心”。2006年,我国公布了歼10战斗机研制成功装备部队的消息,一些西方媒体马上借此炒作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它们还极尽捕风捉影之能事,将中国正常的国防建设夸大为“挑起地区的军备竞赛”。在新中国空军成立60周年之际,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许其亮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当前空天领域现状的客观描述,却被一些西方媒体歪曲炒作“中国太空威胁论”,指责中国要发展太空战的武器装备。

2010年8月中旬,中国国防部就美涉华军事报道进行了驳斥,这源于美国防部此前发表的2010年度《涉华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该报告无视客观事实,指责中国正常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夸大中国军事实力,渲染所谓大陆对台“军事威胁”。

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屡屡鼓吹“中国威胁论”,美国真正担心的,不是中国的崛起对其国家安全形成“威胁”,而是对美国世界霸权的形成构成障碍。美国国防部年年夸大中国国防开支规模,就是为扩大自己的军费开支寻找借口。一方面为了保持美国的军事优势,继续谋求世界霸权;另一方面又可为美国树立一个“敌人”,以转移公众对国内矛盾的关注。

出于背后利益的需求,某些国家对中国军备力量及国防建设的“关注”程度持续升温,这种“热情”也将延续下去。

(二)中国的和平发展问题

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把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和保护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努力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国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加强国家战略能力建设,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推进同各国的安全对话与合作,反对扩大军事同盟,反对侵略扩张。不管现在还是将来,不管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永远不称霸,不搞军事扩张。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章沁生中将2007年6月在第六届亚洲安全大会上阐述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他指出,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与以往大国崛起不同的、新的发展道路,其精髓就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中国将按照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原则处理对外军事关系,主张各国通过安全对话与合作,增进了解与互信,共同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的安全稳定,坚决反对战争政策、侵略政策和扩张政策;秉持“强不执弱”、“富不侮贫”、“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精神,致力于发展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合作关系。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中国军队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多年来,中国军队在联合国主导的维和行动、人道主义救援、联合反恐演习等领域皆有积极表现。但长期以来,西方舆论极力丑化、抹黑我军形象,西方一些人甚至把中国奉行的防御性国防政策当做质疑我军力发展的借口。

自中国海军编队赴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以来,海外媒体对中国海军的关注日益升温。南海问题也是它们关注的热点,一段时期,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几乎每天都有关于中国海军的新闻,CNN、BBC等也都对中国海军进行集中式报道,它们的报道集中于:“中国海军力量增长给周边以及世界带来威胁”,“中国海军未来将在哪里与谁开战”,等等。

可见,它们无视中国和平发展的事实,刻意营造“中国威胁论”的氛围,迎合某些西方政客的图谋,并希望以此吊足西方受众的胃口。

随着中国军队现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国际上某些人士和媒体对中国军事透明度,特别是国防预算,作出了种种猜测议论,并以此质疑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在2010年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年度例会上,外国记者多次就中国国防预算问题向大会发言人提问。全国人大年度例会大会发言人李肇星指出,中国政府一贯注重控制国防费的规模,按照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合理安排国防费。2010年,中国增加的国防费主要用于支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保障军队各项改革需要。

他强调,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实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中国人口众多,土地广大,但中国的国防投入相对是较低的。近年来,中国国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4%左右,而像美国超过4%,英国、法国等国都超过2%。

中国政府按照《预算法》和《国防法》,不断提高军费透明度,每年国防费预算都纳入国家预算草案,由全国人大审查批准,按规定程序下达各级、各部门执行,并且接受国家和军队审计部门监督。从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每两年都发表一份国防白皮书,详细介绍中国国防费投入规模和使用方向,并在2007年正式参加了联合国军费透明制度,每一年都向联合国提交军费开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