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如三月兮
49629400000004

第4章 四

沈之榷是那种人群中绝世独立的俊朗少年,只是站在那里,便足够引人注目,极为随意的一袭青衫,周身散发的清冷气质,与顾准惊人的相似。

一大清早,睡意尚存之时,在气氛肃杀的考场看见如此美景,当真是大饱眼福。赵长镜自然不知道那是谁,直到他走到顾准面前覆手施礼,道:“学生沈之榷,见过顾大人。”

顾准万年不化的冰山脸不动声色的拧紧了眉,旋即又放开,略略颔首:“有礼。”

竟是昨晚被聂习读错名字的那人,因着这个缘故,赵长镜关注起对面的情形。不敢名目张胆的盯着,时不时觑一眼,若有若无的,似乎在顾准垂下的眼睑,找到一丝浅淡的悲伤,却不能肯定。毕竟,他从不是将情绪摆在面上的人。

不等顾准出题,沈之榷先开了口:“学生斗胆,敢问大人可还记得‘岂言无衣,与子同袍’。”说是斗胆,沈之榷可没有半点怯懦的意思,虽倾身躬着,双手交叠于前行礼,但并不俯首,与顾准直面对视,眼神之中的坚定表露无遗。

只见顾准的笔在手中顿住,纸上洇开一圈墨迹。他捏紧了青竹狼毫,又松开,将笔一丢,彻底染得那白纸乱七八糟,站起身,手掌摁在桌面,似乎是怒了,道:“‘岂言无衣,与子同裳’记得又如何?前事相忘,到此为止。本官的话,你可听清了?”

此话一出,厅内众人皆侧目,齐刷刷将目光掷在他二人身上,静观事态发展。此时赵长镜已起身,防备发生意外。当下她疑惑不已,这沈之榷究竟是什么人,能让顾准失态至此?

沈之榷背对着赵长镜,她看不见他的神情,只听见他说:“那封信当真是你写的?也罢,多谢大人赐教,学生告退。”头也不回的转身就走。

当时,顾准明明白白的看见,那一瞬沈之榷不可置信的表情,不待垂眸便已消逝,顷刻只剩木然,连砸下一滴泪来,也浑然不觉。

他知道那时已值临界,只要沈之榷多一分犹豫,他立刻会泪如泉涌,对他道:“阿榷,棠棣之华,何曾相忘?”即便满眼疼惜,他也吝啬显露一丁点儿在面上。见他决绝离去,他强撑着才不至于跌坐下去。

旁人听得他们二人对话,免不得有好事的胡乱猜想,传出去又是一桩绯闻。顾晴城的名声,只怕要牵扯上断袖。纵是赵长镜,也一不留神,跑偏了思绪,露出一抹似是而非的笑容。

是夜,赵长镜于成叠的文案间一个打量,又不见了顾准。想来白日里的事对他的打击应是不小,早些回去也好。她忽然明白他昨晚喝酒的原由,便是为着“沈之榷”三个字。

赵长镜下勤时,已月上中天,街上行人寥寥,她亦加快脚步,经过水月楼前,却慢了些,向里头望了望,顾准又在自斟自酌,桌上酒坛子三三两两。

“顾大人好雅兴,怎么不叫上下官一同?”赵长镜本不想打搅,思索再三,还是踱到他跟前。

大约是喝多了,顾准面颊有些泛红。那个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晴城,终于在酒劲下散了仙气,有着世人的伤怀和无奈。虽不知他与沈之榷又怎样的过往,单凭他为他喝酒,就知他在他心中的分量。

“赵大人若不嫌弃,自便。”顾准端坐着,举杯回应,却是看前方虚空。

赵长镜倒也不客气,向老板娘要了杯子便坐下。顾准一杯接一杯不曾歇手,她也不拦。既然酒入愁肠愁更愁,那一醉方休,一愁到底未尝不可。她也陪着慢慢喝,眼看着他的明眸渐渐黯淡,变得缥缈不定,便想劝他回去。

正要按下他的酒杯,被突如其来的微笑给打断,浅浅的一弯,盛着醉意,赵长镜分明没喝多少酒,却也迷糊起来。

他对她笑,他说:“阿榷,三年不见,可还好?”

“你到底还是找来了,你我要永不相见才好。”

“我命格不好,同我来往会害了你。”

“上一回是落水,好在我水性不坏,将你拉上来了。这一回怕是要落选,又该如何化解?”

顾准自嘲,杯中酒一饮而尽。

“你这样的才气,何苦辜负?”

“兄弟一场,你走了也好,走了,也好。”

又是一杯。

赵长镜愣愣的听了半天,才明白顾准将她当成了沈之榷,看样子醉得不轻。她还是头一次听见他说这么多话,不是平日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语气,格外温润平和。

她看着他趴在桌上的身影,就那么望着,一杯又一杯的饮,直到眼皮重的再也睁不开,酒杯滚落在地。

夜入三更,只剩他们这一桌,老板娘也不知道什么情形,走近了瞧他们都已醉倒,睡熟了,便至后厨寻聂习。

“我瞧着赵大人同昨天那位青衣公子一起喝酒,醉得厉害,你将赵大人送回去罢。”

“她在店里?那我便先走了。”得知赵长镜在店里,聂习毛毛躁躁的脱下围裙,快步走到大堂,见她睡在桌上本想把她叫醒,可她睡得沉,一时半会儿起不来。聂习叹了口气,将她放到背上。

“再同别人喝成这样,看我管你不管。”聂习嘴上不饶人,眼底却是温柔一片,赵长镜醉醺醺的脑袋搁在他的肩上歪在一边,他伸手轻轻地托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