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末兵王
4978400000104

第104章 贾诩来投

第二日朝堂议事,很多人都猜得出今日必然是多事之秋,果不其然,众朝臣才到了文华殿,就听见里面似有似无的传来哭声,当时众朝臣相互对望,一个哥哥脸上都是一脸的疑惑,文华殿有殿前金瓜武士守护,又怎么可能有人溜进去,或者在里面哭泣无人管,何况这声音听上去年幼,如此说来除了一位有可能之外就别无余者,那只能是大汉的小皇帝刘协是也,只是刘协为何哭泣?那可不是一个小孩子,还从来不曾看到刘协哭泣呢,看来今日只怕事情不妙呀。

董卓皱了皱眉,心中闪过一道阴影,朝左右看了看,很多人脸上都有沉思的表情,好像都想到了什么,心中转过许多,不由得哼了一声,这个小皇帝总是不能如自己所愿,这么小就显出了政争的手段,不过倒是颇有些明君之相,心中胡思乱想,又仿佛回到了第一次见到小皇帝的时候的情形,不由得吁了口气,大步走进了文华殿。

已经大殿,便见到刘协正坐在龙椅上轻轻地抽泣,神色哀怨,周围的太监一个个低着头不敢动弹,进来的大臣们也都沉着连不知道在想什么,只是分站两旁默默地等待,董卓洒然一笑,却也不说话,径自走到最前面,在自己的地方站好。

文华殿之中惊得掉根针都可以听得到,没有人说话,只有小皇帝自己在库,董卓面无表情,王允一脸黯然,黄婉只是默默地等待,其余九卿之下朝中诸公,一个个只是在用眼神叫唤这什么,不知多久,眼见没有人说话,黄门侍郎吴纲便按耐不住,上前两步,跪倒在刘协面前高声道:“陛下,您因何而哭?”

刘协看了吴纲一眼,心中叹了口气,吴纲分量到底是太轻了,不过三公九卿此时都老神在在的也没有办法,心念转过,不由得叹了口气:“鲜卑寇边,祋翎军民死伤千五,我作为一国之君,百姓惨死,难道我不该哭吗。”

这话一出,吴纲竟然不知如何借口,一时间只是伏跪在那里低着头,差点没让李雪气的岔了气,此时没有人借口,难道让自己一个人演独角戏不成,虽然不去看三公九卿满朝文武,但是也知道特曼什么表情,哭声一收,竟忽然站起来,前行几步,就此朝着文华殿大门那里跪倒,这一来却是出乎诸公预料,一时间心中都是一惊,只听得刘协叹息道:“协年幼,不能亲领兵将征讨贼寇,为百姓报仇,心中思及,不免彷徨,只觉得愧对百姓,做于龙床之上,直觉如坐针毯——”

说到这却是打住,一时间满朝文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说不出的难受,哪有皇帝陛下跪在那里,他们还能安之如素的站着的,偏偏刘协没有站起来的意思,一时间有些忠心玉朝廷的官员便只觉得随着刘协跪倒两侧,酉阳血样,即便是原来心怀鬼胎的大臣也不免只能跪倒在哪里,王允看了董卓一眼,也随着跪倒在地,就连黄婉也无可无不可的跪倒在哪里。

董卓嘿了一声,看着纷纷跪倒的大臣,心中闪过一丝阴郁,小皇帝这是在逼自己了,心念一转,却是不肯跪倒,只是洪声道:“陛下,臣有事要奏,与其在此悲伤,不如陛下遣派一军,为死去的军民报仇,臣有一人举荐——”

刘协一呆,不了董卓一句话就打乱了自己的计划,到底是老谋深算呀,不由得心中苦笑了一声,话到此处,刘协也不能在跪下去,值得站起来,朝董卓望去:“不知太师举荐何人?”

董卓笑了,望着刘协笑的有些古怪,忽然高声道:“臣举荐朔方刘猛,大家都知道这些天的传言,刘猛数月之间大破鲜卑,如今鲜卑不敢进犯朔方,此人武勇盖世,陛下为何不已刘猛为使匈奴中郎将,令刘猛督战鲜卑,可保大汉今后和平,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刘协心中只是发苦,根本说不出话来,原来昨日与王允等人上一直是,到底是泄露了出去,董卓今日举荐刘猛,正是在对昨日之事做出回应,自己终究是太幼稚了,看着董卓的笑容,这分明是在嘲弄自己。

“太师觉得好,那就是此人吧,我倒是也听说过此人,这便命人宣来长安,寡人要亲自看看他。”刘协点了点头事到如今还能说什么,朝堂之中的节奏始终在被董卓控制着,甚至自己今日哭泣跪拜死者,都被董卓化解了。

朝堂之上消息瞒不住人,刘猛要来长安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甚至在最短的时间里朝各路诸侯传去,因为刘猛被董卓举荐为匈奴中郎将的事情,如何能不让诸侯注意,所以很快就有了传言,说刘猛投靠了董卓,当然传言毕竟是传言,甚至这些比起刘猛的道消息的时候还要早,让刘猛有些哭笑不得。

再说天子遣派使者一路抵达朔方,将圣旨宣读给刘猛,则领刘猛几日上京奔赴长安面圣,而崔旸为朔方太守,典韦为镇北将军的册封都下来了,一时间让朔方仿佛看到了曙光,而刘猛更是兴奋,一旦为匈奴中郎将,自己所能做的就多了,而且这一次进长安,变僵尸自己走出的第一步,有了这一步就有了以后的支撑。

就当刘猛在收拾行李,然后准备去长安的时候,却意外的有人到来了,这人简直是刘猛所没有想到的,就在使者前脚刚走,后脚就有兵卒忽然进来禀告:“将军,门外有人来见将军,自称是将军故人。”

刘猛一呆,自己的故人,这还真是稀罕,嘿了一声,便朝外面走去,那知道一出县衙大门,见到一名儒生正笑望着自己,刘猛一呆,不由得大喜过望,上前拉住那人的手,只是哈哈大笑:“文和怎么来了,可是应昔日之约的吗?”

“正是,将军短短时间便坐到了当日所应下的一切,贾诩有怎么能让将军失望,况且今日匆匆赶来,就是为了将军打下不世基业的,这要是来晚了,一旦将军去了长安,那可是错过了大好时机。”贾诩也是呵呵的笑,却是神秘兮兮的说出了这么一番话。

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刘猛自然知道贾诩定是抱计而来,不由得哈哈一笑,只是拉着贾诩道:“咱们进去说话,今日无论如何也要和文和一醉方休。”

只待各自落座,刘猛让人安排好酒席,又命人将典韦招呼来,三人便开始喝酒,刘猛不问,酒过三巡,贾诩便自己开始把所想说了出来,那边是一匈奴中郎将经略并州,同时养贼自重,以偶写是亲刘猛不好做,但是鲜卑人,匈奴人,羌人都可以做的,等贾诩将所有的话说完,刘猛归拢了三点,其一养贼自重,其二经略并州,其三观望天下坐等时机,虽然刘猛也有过一些想法,但是却没有贾诩这样系统,更没有贾诩的狠辣,难怪后世以贾诩为‘毒士’而称之。

那一晚上,刘猛和贾诩几乎一夜未眠,说起以后的事情,贾诩提出了一个阴毒的法子,那就是以刘猛如今的威名,收服鲜卑以己用,对五原云中定襄西河雁门等郡县,有鲜卑人破城,然后刘猛随即出面截杀,鲜卑人撤走,刘猛占据,在最短的时间内扩大基业,而第一个目标就是五原郡督攒。

听着贾诩的话,刘猛简直是不服不行,对贾诩的恣意妄为也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而另外,贾诩却对刘猛说出了另一番简介,贾诩当时曾问刘猛:“将军刺去长安,不知道对董公有和态度。”

刘猛当时沉默良久,最终还是吁了口气:“董卓不死,大汉不灭。”

贾诩眼中发亮,对刘猛也是很佩服,在贾诩看来,董卓不死的话,最少能够稳定天下格局,不会因为不能压制天下诸路群雄,从而让大汉分蹦离异,但是如今天子年幼,如果十年后董卓败亡,那么天子可以慢慢地稳定局势,但是如果近两年之内董卓出现问题,那对于朝廷对于大汉绝不是好事,很可能诸侯纷起,天子无力压制从而天下大。

“将军此去长安,却必须要交好董公,不要管那么些虚名,尽量的多弄些好处来。”贾诩最后也是醉倒了,含含糊糊的说了一句话。

刘猛也喝的差不多了,躺在床上胡思乱想,这一次去长安究竟会怎么样呢?如今是初平元年,也就是说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董卓就会身死,到时候天下大乱,刘猛不能在这段时间发展起来的话,将来面对袁绍曹操孙坚等人,将异常的艰难,也就是说自己只有一年多的时间,只是时间真的是太短了。

想到这些,刘猛忽然想起貂蝉,不知道这个号称天下第一美人的女人究竟长成什么模样?这一次进长安不知道会不会见到这个女人,如果貂蝉不出,董卓不灭,那是不是自己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