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原大战
4986000000070

第70章 北伐战争(十三)四川军阀易帜

(一)四川军阀易帜

四川军阀派系复杂,人数众多,冠于全国。其成因也非常繁复,几句话根本捋不清楚,以后将专章论述。至1926年前后,川军较大的首领有七个,辖44个师,30个混成旅,19个独立旅,16个司令,一个汉军统领,人数在50万上下。

1926年7、8月份,当北伐军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克长沙,下岳州,陈兵武昌城下,在四川甚不得志,局促于川东一隅的军阀杨森突然派代表携带亲笔信函来到长沙,面见蒋介石,要求归附。同时为了保险起见,杨森还派出另一路代表,面见北伐军总政治部副部长吴玉章,以乡亲的面子进行疏通。鉴于宜昌地区驻有北军卢金山、于学忠部,为了牵制他们,乃委任杨森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同时特派朱德为第二十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期间,陈毅也受李大钊委派到杨森部做兵运工作。

朱德与杨森早在反袁护国时期就是老同事,这样安排有利于旧军队的改造。8月11日,朱德来到杨森的老巢万县,劝告杨森通电就职。但是杨森仍然首鼠两端,当他看到吴佩孚在南口获胜,击败了冯玉祥的国民军,于是接受了吴佩孚的委任,当上了四川省长。

然而随后发生的“万县惨案”又一次影响了杨森的立场。

1926年8月29日,英国太古公司“万流”号商轮在四川云阳江面故意疾驶,大浪荡沉杨森部载运军饷的木船3艘,杨部官兵和船民50余人淹死,饷银8。5万元和枪支50余支沉入江底。杨森当时刚就任吴佩孚委任的四川省省长职,对此事感到奇耻大辱,杨部官兵和当地人民也义愤填膺。同时杨部工作的朱德、陈毅等也积极支持杨森反对帝国主义的暴行,采取强硬态度,并指出此举能加强杨森在军中的威望和政治影响。陈毅提出:一、立即向报界披露事件真相;二、发动工农兵学商各界奋起御侮;三、扣留肇事船只。朱德强调在与英方交涉的同时,必须充分准备英国动用武力。杨森采纳了朱德、陈毅的意见,一面电请重庆交涉员季叔平向英国领事提出抗议,要求惩凶、赔偿损失;一面命令部队加强戒备,随时听命行动。

8月30日,英国太古公司“万通”、“万县”两轮由重庆驶抵万县,杨森派兵予以扣留。次日,万县各人民团体和学校联合发出快邮代电,揭露英帝国主义的暴行,要求全国声援。9月2日,****万县组织以《万县日报》社名义发表通电,提出5项主张:一、组织全国抗英大同盟;二、不购英货,不为英人服役,不供给英人食料,完全对英经济绝交;三、收回英人在华内河航行权;四、取消中英间一切不平等条约;五、责令赔偿此次生命财产的损失。英国蓄意扩大事态,拒绝惩办肇事凶手和赔偿损失,并以武力威胁,不断向万县增派军舰。同时,向北京政府施加压力迫使吴佩孚电令杨森“和平了结此案”。

9月4日,英国领事向杨森发出通牒,限24小时内将“万通”、“万县”两轮放行。9月5日,英舰“嘉禾”号、“威警”号和“柯克捷夫”号炮舰进迫万县江岸,强行靠帮跳舷劫夺被扣的轮船,开枪打死守船的杨部士兵。杨森部队按事先的准备给予回击。英舰竟开炮轰击万县人口稠密的繁华市区近3个小时,发射炮弹和燃烧弹300余发,中国军民死伤以千计,民房商店被毁千余家,造成了“万县惨案”。

9月6日,朱德、陈毅等推动召开了万县各界万人抗英大会,并组织了万县惨案后援会,通电全国,要求严厉制裁英帝国主义,为国雪耻,为死难同胞复仇。****四川省委书记杨闇公等共产党人联合国民党左派人士在重庆成立了“万县九五惨案后援会”,发出快邮代电,宣传群众,发动和组织群众,掀起了抗英高潮。9月18日,重庆举行有十几万人参加的抗英示威游行。四川成都、泸州、自贡、綦江、叙府(宜宾)、顺庆(南充)等地,以及上海、北京、广州、长沙、武汉等城市,先后成立万县惨案后援会、国民雪耻会,声援万县人民的爱国斗争。

至9月23日,杨森迫于吴佩孚的压力,下令释放了“万通”、“万县”两轮,并压制人民的反英示威运动。尽管如此,事件本身为杨森赢得了国人的赞誉。

9月下旬,杨森以参加北伐为名,组织了援鄂川军总司令部,自任司令。并陆续派兵沿江东下,10月中旬,进抵湖北荆州、沙市。同吴佩孚手下的卢金山、于学忠、关德胜等眉来眼去,一时间各方都摸不清杨森的真实意图。直到孙传芳在江西彻底溃败,11月21日,杨森才在宜昌通电就职,参加国民革命军。并宣称:“以党义为依附归,以打倒帝国主义为职志。”

四川另一老资格的军阀是刘湘,由于在混战中失利,所部驻防重庆,一度仅辖巴县、璧山县,人们讥其为“巴壁虎”。为了改变困境,他也看好了国民革命军这块招牌。于是联合幺叔刘文辉(刘文辉与刘湘是本家叔侄)及另一位川军军阀赖心辉派代表到长沙见唐生智并致函蒋介石,表达了愿意参加北伐,共诛吴佩孚。9月6日,刘文辉又派代表傅岩到广州与粤方会谈,签订了六条协定。规定川军将领参加国民党,国民政府给予川军各军名义并充分的援助与接济。

但是由于刘湘与杨森不和,为了笼络杨森,蒋介石一直对刘湘等的任命不予发表。直到11月26日,刘湘、赖心辉、刘成勋、刘文辉才分别通电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军军长职务。27日,成立了川康绥抚委员会,刘湘为主席。

刘湘一度对国民革命甚为积极,支持重庆莲花池国民党省党部,对右派总土地省党部打击排挤。不过,他的重心仍然在争夺四川省的霸权,不久又加入了各派之间的混战。

刘文辉虽然是刘湘的堂叔,但两人之间争权夺利,矛盾很深。他与另两位四川军阀邓锡侯、田颂尧同为保定军官学校同学,联合威慑刘湘。然而他们之间也有矛盾。

邓锡侯时任四川清乡督办,所部驻成都及川西、川北各县。邓为人圆滑,善于观风向火,被誉为“水晶猴子”。田颂尧时任西北屯殖军总司令,所部驻绵阳等地,被称为“田冬瓜”,两面滚。在刘文辉的帮助下,国民政府委任邓锡侯为第二十八军军长,田颂尧为第二十九军军长,二人于1927年3月1日通电就职。

至此四川军阀杨森、刘湘、赖心辉、刘成勋、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纷纷丢掉五色旗,改换青天白日旗,摇身一变成了国民革命军军长了。其投机革命、急功近利的做法就连蒋介石都有些无可奈何,并在日记中讥讽:“四川情形复杂,代表之多,无以复加,殊令人心烦也。”

四川这些老军头们只有资格最老的刘存厚仍然偏处绥定(达县)一隅,过着老旧的督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