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第三波
49954100000507

第507章 想考导游证 先游阿勒泰

说“闭关”还真不是借口,我报了一个“导游证”的资格考试,也不是心血来潮,就是看到了一个在喀什最厉害的会五种语言的导游在微信上发布了导游证的报考信息后,觉得想通过这个来测试一下,自己连续念叨了近两年的“秋说英语晨读”,到底有没有成果?

再说了,多一个证,也总是好的,还多一种技能不说,自己增长了见识,将来要是旅游,也可以省点钱呢!

说起来,还真是对于“考试”这种事久违了!依稀记得上一次考试,还是近15年前的驾照考试,从那以后,似乎再也没有参加过什么考试,更何况一把岁数了,象辛欣小我两岁的人,都已经“退休”了,所以,准备工作都很低调,怕说出去了丢人,万一考不上,更不被人指摘是闲得筋疼啊!

本质上讲,我是爱旅游的。

更何况,还有几个铁姐妹,是真正的“爱好旅游者”。

“如果一整年没有去哪个新的地方旅游,怎么证明过了这一年呢?”

这是豆角的名言。

自从上次我们仨一起把喀什、泽普胡杨林玩过之后,就再也没有“打包”再出行了。而这一次,是从大冬瓜的“马拉松”缘起。

错过了赛里木湖,那次是大冬瓜和涂芳一起跑的;“哈巴河”就不要再错过了。本来我是没有心情去的,可是,豆角的“名言”还是深深打动了我。正好,又收了一笔广告费,算是有出行的路费了,剩下的,就和豆角蹭蹭过啦!

说走就走,我们三人的阿勒泰之行,是三人分别出发,在阿勒泰碰头:前期是我和豆角从2号起就在阿勒泰开始趁着“国庆黄金周”的长假提前行动:后期等大冬瓜结束了她的培训后,再去哈巴河,我们三个再碰,在集齐三人之前,我和豆角的行程,被她安排得妥妥的:从阿勒泰出发,再去禾木、喀纳斯,再到哈巴河,短短8天里,我们把阿勒泰的经典景区,全部转一遍,豆角的行程单里,反复有提到“拍星空”,原来是真的,她带了专门购买的“黑卡5”,拍星空专用相机;而去阿勒泰,又不能不去拜访我们的师哥,当年三号舍高我们两级的阿勒泰工作的师兄黄瑞年,多年不见了,路过他家不见一面,多对不起这趟阿勒泰之行。

说来也够神奇的:去年移动的手机积分换的礼品,一个很实用的“手持轻便挂烫机”,我明明写的是乌鲁木齐的“阿勒泰路”,不知怎么就被发到了真正的“阿勒泰市”,我就顺便请黄师兄去收货,当成送给嫂子的礼物吧。

而如今,旅游的缘份,我们就可以也真的把自己发到“阿勒泰”市,来亲自拜访师兄一家了。

安排好家里的事,给父母说去喀什一周,省得他们心里不平衡,然后就愉快地出行了。

没想到去阿勒泰国庆旅游的人如此之多,我和大冬瓜订了一起回来的航班,去程却没有卧铺票了,甚至,我能买上硬座,都是幸福的,车厢过道里,站满了去专程参加“马拉松”跑步和国庆旅游的人。

实在是太擅长火车旅行了,我把自己的双肩包抱在膝前,再垫上准备好的防寒专用厚围衣,就这样抱着包,糊里糊涂,硬是撑了一夜,沿途黑黑的,没有多少灯光;再怎么,这路也比去喀什近,忍忍就到了。

黄师兄开心的收到消息,坚持要一大早赶去火车站接我,他说:“站离市区太远了,没车都不方便过去。”

其实我想,最起码有出租车、公交什么的吧!本不想麻烦他,但既然可以,那就笑纳,老友重逢,毕竟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

北疆的秋天,麦田收获完成了,到处都有干草垛;出了站台,气温和乌鲁木齐相比,明显降了不少,可以轻哈出白气了。

这倒不是最奇特的感受。

这是我去过的纬度最高的地方,所以,不管怎么放汽车的挡阳板,都挡不住太阳。

“等久了吧!刚才出站人太多,都没看到。”给师兄打电话,总算在人群中认领了对方,几年没见,师兄的头发少了好多,后退的发迹线让脑门明晃晃的,被这有亮度的朝阳给映着,很是对比明显。

开车来接我的黄师兄,一边开车,一边发现我把副驾驶位上方的遮挡板徒劳地放下来,却根本还是挡不住眼睛。他得意洋洋地从座位中间档位后的储物盒的盖子里掏出并戴上一副本地司机的标配“太阳墨镜”,转过头来,嘴角一咧,得意地问:“帅不帅?”

好吧!最失误的就是没有戴太阳镜过来,还以为北疆的太阳比不上南疆的太阳,没想到这里的阳光,热度不够,但亮度绝对超标,有些后悔。

从火车站出去,果然是一片荒凉原生态,就象是从某地位于郊区的机场回市区一样的感觉。两边的杨树还算是绿叶丰盛,并没有那种胡杨金黄的感觉。

或者,这里还不够冷。

一边往市区开,一边介绍着阿勒泰市。

“这边是新城,楼挺多的,可就是没有几个人。上次你给寄过来的那个快递,我媳妇就是从这儿拿到的。”

不出意外,北疆的新城,和南疆的新城相比,密度更小,体量更小,从旅游的角度看,统一的黄沙色,也没有“美感”可言。毕竟这里没有做为国家发展的一个核心区,象给喀什、霍尔果斯那样的力度。

“其实我们更愿意去老城看,那里有人文历史沉淀。”

还真的没说错,老城虽然没有那么密集的高楼,却有穿城而过的“克兰河”,有雄伟的“将军山”,有俄罗斯风格的老建筑,有浓密的树荫,还有部分杨树已经满身金黄迎客了,再加上迎接国庆的到处飘扬的鲜艳的国旗,整个老城,给人的感觉是眼前一亮。

豆角订的那个酒店,离客运站很近,以咖啡为特色。

“哦!知道呢!就在建材城夜市那里。我们拐个弯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