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我寄人间白满头
50135400000122

第122章

大理寺:

宋恕之睡了一觉爬起来,大理寺里正热闹。

那弥生和尚被江单磨来了大理寺。

此时众人正围着那自良山上抓回来的怪物,那和尚在前,神色不惊。

啊湛问:“小师叔,你能看出这是什么怪物吗?”

“大人说这是猛兽变异的,是真的吗?”

“听闻良山上有妖怪,小师叔,是这玩意吗?妖怪长这么恶心的吗?”

这个一声小师叔,又一声小师叔,问得起劲。

弥生和尚被烦得不得了,几乎落荒而逃,逃进正厅里。

一连念了好几声:“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施主们甚是好学热情,小僧实在应接不暇。”

啊湛与子郎入了厅,被宋恕之一瞥,便不敢再靠近那弥生和尚。

和尚垂首,双手合十:“小僧多谢大人。”

“大师不必客气。”

对,这人人都随着那江单唤他一声小师叔,唯这宋恕之喊他大师。

和尚颇为受用。

宋恕之问:“大师可看出那是什么东西?这良山虽是异常,但猛兽变异之说是否太过牵强?”

和尚便很是配合:“阿弥陀佛。”神色带上些悲悯:“那是人。”

“人?”啊湛同子居同时惊叫。

宋恕之皱紧了眉头:“大师确定没看错?”

弥生和尚很是肯定摇头:“没有,良山地处阴森,常年不见日,毒舌猛兽纵使有变,总不脱离禽本质,可那怪物分明为人态,虽说它畸形可怕,但比起动物更像人变异,那模样,它也说不上是人了。”

宋恕之沉默了一下:“是人为么?”

弥生和尚意外的看了宋恕之一眼,他想了一下,应:“应该是的。”

犹豫了一下他又道:“世间人身强大又脆弱,纵良山地处再阴寒不祥,天象扭转,也做不到将人变成一个完全的怪物。”

此言一出,不说啊湛子郎脸色惨白,就是宋恕之有些难以接受。

一个人变成那模样,不如一死了。

宋恕之又问:“他们可保留了人的理智?”

“这个小僧便不知了,小僧需亲眼会会还能走动的,这死透的了,小僧未能看得出。”

宋恕之点了点头。

“不过听闻那个良山甚有趣,小僧倒想亲自去看看。”和尚道。

宋恕之正有此意,这倒符合了他的所求,弥生之名,他多少有所耳闻。

长安怪异之事连连发生,所闻所见已是超出他的能力范围,有弥生相助,定能速速破案。

“大师看明日可行?”

“可以。”弥生点了头。

说话间,那属下匆匆来报:“宋大人,杨大人回来了。”

宋恕之点了头,又朝那弥生和尚道:“大师……你看今日在大理寺歇下?”

弥生和尚:“多谢宋大人盛情,不过小僧还是得回江府,江公子还未完全安好。”

宋恕之也挽留:“如此,那就让啊湛送大师回去。”

啊湛连应:“是,大人!”

弥生和尚瞥了他一眼:“阿弥陀佛,那便多谢宋大人。”

——

弥生和尚一走,已是黄昏时候,天开始昏暗,厅里点起了蜡烛,那暗黄的烛光映得那坐在座上的宋恕之更是冷漠,他微垂着眸,一幅生人勿进的模样。

子郎带着那杨虞走了进来,宋恕之也没有反应。

直到那杨虞唤他:“宋大人。”

他才醒过神。

杨虞是大理寺暗卫首领,甚少能见到人,他们如隐在黑暗中,协助着大理寺办案,这些日子里,宋恕之便让他们秘密随着长安的暗潮波涌探查着真相。

此番,他们故意抓了上官齐,不抓张嫣嫣,引那上官连城露了陷,又让那幕后黑手慌了,一慌则乱,他们便有利可收。

杨虞抓回张嫣嫣,也无疑在挑衅着上官连城。

杨虞说:“抓回张嫣嫣时,发现了一些人,该是那桃李源得人,倒是没见到那位王爷的手下。”

宋恕之勾唇一笑:“因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如今重伤未愈,该是能安静一段时间了。”

近些日子里长安城连连案件,看着与他毫无瓜葛,实际上暗地里却有他的诸多推波助澜。

杨虞在问:“上官连城目的何为?也是为了顾家?”

“目前来看是的。”

除此之外,他还找不到其他理由。

杨虞有些不解:“顾家的人早已死绝,就算为了顾家?那帮身份莫名的人也便算了,瑾瑜王爷为何?他这么做若是被圣上发现了。……”

“所以他才会只在那些人作案后添柴,来达到他的目的。”

只是……宋恕之心底微沉,上官连城也不遮掩他的所为,甚至有些故意摆到他面前的意思……

仿佛是在告诉他,对,我就是要做这个。

“此事要报备圣上吗?”杨虞问。

宋恕之望了他,沉默了下来。

好一会:“先等等。”

杨虞点了头,扯了那良山的话题去:“进来的时候遇到了个和尚,子郎说是请来帮忙良山的事?那个和尚?”

“昌国的弥生。”

“昌国弥生?就是那个佛之子?可行?此番我自良山走了一圈……那里的怪异之处令人齿冷,你找个道士可能还要用些。”

宋恕之想了想,瞥了他一眼:“弥生和尚的师傅听闻便是个道士。”

“道士?”

“未参佛时。”

杨虞还是不大放心,他皱着眉头:“还是谨慎为之。”

宋恕之应他:“那是自然。”

“还有一事。”杨虞神色颇是凝重:“良山上发现了一处墓地,顾氏墓,空坟。”

宋恕之倒是吃惊。

但这也肯定了他的猜想。

杨虞望着他问:“你觉得谁是最有可能搅弄良山的人?”

宋恕之微垂阵眸,陷入沉默中,搅弄良山的人定不是常人所能及。

“应该很快就能知道了……”

——

月色正浓。

长安夜里的街道除了两三个在摆夜摊的小摊子,便是一片寂冷。

啊湛随着弥生和尚身后走得缓慢,啊湛心中极是好奇,他犹豫了许久,终是开口:“小师叔,这世间有妖魔鬼怪么?”

弥生脚步未停,边答应:“阿弥陀佛,世间之大,无奇不有。”

潜意思就是什么都有,啊湛打了一个激灵:“那大师叔远道而来,可是因为我们长安有那些……”

“长安天象有异,却是有妖邪之气冲天。”

这也是为什么他要来长安的原因。

啊湛咽了咽口水:“我们长安城里有妖魔鬼怪……”实在令人惊悚。

蓦地,弥生和尚停下脚步,缓缓侧首望着右侧那门口两点灯笼光的府口。

啊湛好奇:“小师叔怎么了?”

弥生问:“那是何处?”

啊湛望了望,道:“那是叶侍郎的府邸,旁边是昭王府,怎么了?”刚一语落,啊湛脸色便微变:“听闻近日这家的少爷和小姐都遭邪祟缠身,因而大病卧床,莫不是…莫不是……”

“阿弥陀佛。”弥生和尚低念看一句,刚欲抬脚,啊湛便身子一移,将弥生和尚护于身后,而在那不远处,几乎被黑暗笼罩下,正站着一个人,眸色寒冷正盯着他们瞧着。

空气中的气氛极是微妙。

啊湛低声:“小师叔,我们走吧。”

弥生和尚也见到了那个人,他神色淡然的望着他。

“好。”

啊湛松了口气,连警惕的后退了几步,弥生和尚眸色微深的盯着那叶府上空望了望,才收回视线,提脚行去。

行了几步,啊湛回首,那个人还站在那里,他可以想象得到那是一种怎样冰冷的眼神。

他知道,那是瑾瑜王身边的人,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