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我寄人间白满头
50135400000193

第193章

天亮的第一缕阳光落入长安城,逐渐照亮了整个整个长安城……

那刺眼的阳光透过高窗落入秋水楼时,一切都归于平静了。

那微暖和的阳光落在一只被血染红的手上,兰姬弯了眼,她想起了第一次见顾之恒的模样。

那个人捧过她流血的手,皱着眉头,神色不悦,道:“手伤成这样了?不疼吗?为何不包扎?”

他的手比这阳光还暖和……只是这次没人会为她擦拭去手上的血了。

但是,这一切也结束了。

…………

————————————

七月祠会过后

整个长安城便陷入了诡异的平静中,并非城内安静,而是来自那皇宫和那朝中官员的气氛。

秋水楼被拆了,有人说是七月祠会那夜秋水楼里混进了刺客,听说还死了个将军,皇上恼怒之下让人拆了这楼。

不过两日,这楼便被拆平了。

也有人发现,自七月祠会后这长安城里戒备更加森严了,查进出城要求的更加严格了。

听闻还抓了不少敌国奸细,当即被拉往城楼上砍头,尸体被扔在乱葬岗。

皇宫内:

秋水楼一事已过两日。

比起几乎丢了半条命的其他人,皇帝上官金宇只是惊吓过度。

今日上朝,便收到明岚郡主七月祠会当日出了城的消息,听说是收了文成王的来信,说是文成病重了。

那明岚只留了一封信便走了。

上官金宇气得将那信撕了个粉碎。

此前,江单上奏重查顾家案时,明岚郡主便曾同奏,虽被驳回了,当时明岚也没说什么。

可若是她知晓了秋水楼之夜发生的事,难保她不会有异,毕竟这些年来她念念不忘那至今未寻着尸体的顾怀瑾。

上官金宇在朝上大发雷霆,这几日他脾气很大,一点就着,吓得朝中重臣战战兢兢。

他捏着眉头,一脸疲惫,他已是连做了两日噩梦,身心疲惫。

昨日,他召见了上官连城,同他吵了一架,收了他所有的职权。

而缘故是上官连城提议让他下旨重查顾家叛国一案。

甚至不惜威胁他,口口声声说什么:“此事不查,难安军心。”

明岚回文成之事,那晚司文荣回长安城领着弓箭手听上官连城调遣……

这些他通通不能忍,上官连城知道,他便是在这么明面的威胁着他!

此刻,他望着满朝文武,心里又是恼怒又是复杂。

顾家当初叛国一事,这几个月被翻了出来,其中那么多蹊跷,只要不是傻子,都能晓得点什么,所有人都假装不知,无人敢表态。

当初下旨处置顾家的是先皇,所有经手之人,死的死,残的残,消失的消失。

即便是大理寺寻着了证据是能顾家无辜,但那就是打先皇的脸,这会成为皇室污点,那这皇家颜面又何存?

可是他这几日总梦见自己深陷幻境里的萧关,黄沙漫天,被血染红的城墙。

叠成大山般尸堆的景兴将士,他们的英灵不散,一直在飘荡,没有归处。

那是否就是兰姬所言的怨灵,他并不知道,但那一张张被血染红的脸和视死如归的眼却让他不能安寝。

大殿下,江单与宋恕之两人望着他,眼神凌凌。

昨日,同上官连城一起的还有宋恕之,江单。

两人捧着那一本奏折,跪在他面前:“求皇上重查当年顾家叛国案。”

若搁在之前,他定是拔剑搁两人脑袋上,可那么会,他除了生气又是落败般的感受。

顾家便是有这般的影响力,让真正掌权者深觉无能之感。

他问:“你们也觉得顾家是被冤枉的?”

宋恕之道:“是不是冤枉的如今还不能断言,只是却是疑点重重,若是皇上下令彻查,一切便会水落石出!”

“皇上,一个真相,能让那死在萧关的万千将士英灵早日安息,让所有的在边关守家卫国的将士放安心,吾君是个明辨是非的君王!倘顾家是被冤枉的,那也该还他们还一个真相。”

“所以,求皇上重审当年顾家叛国案!”

他坐在皇位上,深感身心疲惫。

昨日三人走前,他又留下了江单。

他问江单,那日秋水楼里拖着他的是什么东西。

江单道:“一只鬼。”

“它叫什么名字?”他问。

“顾稚初。”

他愣了愣,顾稚初……顾家小妹,那个小丫头。

“皇上,她并非有意伤你,她早前还入了幻境救过皇上,还请皇上饶过她,她因执念过深无法投生,在这人世间游荡,弥生和尚那日伤了她,她已无法在存留,魂飞魄散是她的归宿。”

上官金宇想起了在幻境里见过的那个白衣女子…

她的模样的确与记忆的那个小丫头很是相似。

可是这一切太过荒唐了,又是妖又是鬼。

他沉默不语,最后提出想见她。

一夜未眠,短短几日时间,他便熬出了几根白发。

早朝前,他见到了顾稚初,她附身在一个女子的身上,僵硬着身子朝他行礼。

而今她做了宫女装扮,站在大殿下的角落,那一双含水眼睛望着他,仿佛他是这世间上唯一的一点希望。

可不就是吗?

“众爱卿,朕有事疑虑,望众爱卿给朕给解疑。”他威仪的声音传遍整个大殿。

“臣等听疑。”声音浩大。

“近日,有人翻出了八年前顾家顾伯庸大将军一家叛国一案说有疑点,意图重查当年之案,朕想问问众卿的意见,众卿觉得查不查?”上官金宇声音幽幽,听不出情绪。

话语一落,殿上一片寂静,噤声。

所有人以为自己听错了,无人反应。

“耳聋了?”

上官金宇将那奏折猛地往前一扔,那是大理寺宋恕之的折子,隐约能看到他写着萧关两字,前面瞥到的人连收回眼神。

“这……”文武百官瞬间交头接耳起来,似乎觉得这太突然了。

先站出来的是上官虹…那老头像是下了极大的决心。

“皇上……臣……臣认为可查。”

上官金宇盯着他,细长的眼睛深不可测,看得上官虹直接跪下磕头碰脑。

“皇上,皇上……臣就觉得近日不太平,说不定就是顾家余党在搞事,何不趁此机会让大理寺顺便调查清楚?”

上官金宇看着他瑟瑟发抖,却不语。

昭王上官连钰皱了皱眉,站了出来道:“近日长安城流言很多,百姓们对官员都生了抵触心理,他们惶恐不安却不信任官府,皇上……民心不安,不过是因为官员腐败无能,贪官污吏众多,没有让他们觉得可靠的官员,不管顾家叛国与否,都是皇上明君决意,勇于还世人一个真相,如果顾家真的是被冤枉的,那还顾家一个公正,是百姓所希望看到的。”

他一番话落,众官员接头小声议论。

再站出来的是尚书大人韦然:“皇上,臣以为可查。”

而后,是接二连三的:“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司文荣神色微严肃的走上前来,跪下道:“皇上,臣是一个武将,常年与手下将士远在边关,边关沙场白骨缠草根,鲜血洒沙土,战场的可怕除了真正的将士无人能晓得,将心比心,臣私心觉得顾家将士一心向吾王,所以,求皇上重查当年顾家叛国一案。”

众臣面面相觑,而后齐跪下,齐声:“求皇上重审当年顾家叛国一案。”

“求皇上重审当年顾家叛国一案。”

上官金宇看着跪了一地的文武百官,视线微抬,看见了一张泪流满面的脸。

她嘴唇轻启:“求皇上重查当年顾家叛国一案。”

声音被淹没在众人中,上官金宇却仿佛听到了。

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微抖:“朕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