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人情世故
5015100000034

第34章

巧转关系,借能人之手办好棘手之事

小的时候,当我们遇到难题时,总喜欢去找父母或老师等有能力的大人来帮忙,于是问题便很快得以解决。当我们长大了,再遇到棘手的难事,则倾向于独自冥思苦想。其实,遇到难题,就如同拿到一块烫手的山芋,与其在那里傻乎乎地挨烫,不如将问题抛出去,让别人去解决。无计可施时,寻求能人的帮助也并不羞耻。

有一位知名建筑师对质量和进度要求甚高,在他的手下做事压力巨大,因此其手下的助理更换非常频繁。

这次,建筑师请来的是一位刚毕业的年轻助理,负责监督和催促工程进度的工作。这个工作受到建筑师的责难最大,可奇怪的是这位年轻助理连续工作了半年,居然很少受到建筑师的责骂,工程的进度也几乎都能跟上,同事们对此都感到非常不解。

直到有一天,同事们向这位年轻助理询问工作经验,年轻助理无比轻松地说:“其实,这很简单,当一位承包商把难题丢给我,企图想要拖延工程进度时,我就很坚定地告诉他:‘我的进度不能变更,你是要和我解决呢?还是让我们的建筑师和你解决?’这样他们通常都会没什么话说了。”

这位小伙子他将自己的困境轻松地转化为建筑师和承包商之间的矛盾,从而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无独有偶,中国历史上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唐肃宗时,李辅国是宫中一名大宦官。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肃宗在灵武称帝后,李辅国官拜行军司马。凡是肃宗的起居出行、诏令发布等内外大事,都委任李辅国处理。唐肃宗打败安禄山,收回京城后,李辅国在银台门主持恢复京城的事,并负责掌管禁兵,一时权倾朝野,人人都不敢小看他。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八月,肃宗又加给李辅国兵部尚书一职。

可是李辅国仍然不满足,恃功向唐肃宗要官,请求做宰相。唐肃宗对李辅国这种咄咄逼人、明目张胆要官的行为非常反感,同时,对他的权力过重也有所警惕。因此,唐肃宗并不想把宰相的权力交给他。不过,李辅国对唐朝宗室有功,唐肃宗不想当面得罪他,于是,就对李辅国说:“按照你为国家所建立的功勋,什么不能做?可是,你在朝廷中的威望还不够,这怎么办呢?”

李辅国听了唐肃宗的话以后,就让仆射、裴冕等人上表推荐自己。唐肃宗知道李辅国在请人上表,十分担心,就悄悄把宰相萧华找来说:“李辅国想做宰相,我并不打算让他干。听说你们想上表推荐他,是真的吗?”

萧华没有做声,但心里已经明白了,出宫以后找到裴冕,征求他的意见。裴冕说:“当初我并没有打算上表推荐李辅国做宰相,是他自己来找我的。现在我知道了皇上的真实意图,请皇上放心,我宁死也不会上表推荐李辅国为宰相的。”

萧华又进宫向唐肃宗奏明他们的意见,肃宗非常高兴。后来,李辅国始终没能当上宰相。

从上面两个事例中不难看出,年轻助理是将问题引向了建筑师,自己巧妙地回避了矛盾,而唐肃宗则是将问题推给了下属,借他们的力量来限制李辅国。现实生活中,我们就应该像故事中的年轻助理和唐肃宗学习。学习他们如何巧妙地将难题推出去,让别人帮自己解决。

不过,丢出“烫手的山芋”要有技巧,要丢得不温不火,小心别烫到了对方,伤了感情。这里面就有个“度”的问题,既要让对方能在脸面上过得去,又要让自己摆脱困境。高明的人不仅能使丢出去的山芋不会烫到别人,还能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替自己将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