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人情世故
5015100000067

第67章

变通无往不利

二十几岁的人在坚持道德原刚的情况下,懂得圆融通达的变通之道,掌握灵活的办事方法,十分重要,因为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每天都在变化,我们每个人身处的环境也每天在改变。如果不懂得变通,那么你就很难适应这个“变”的世界。

第1节人生变幻莫测,需随机应变处之

人们常说“人生变幻莫测”,我们只有时刻留心身边的变化,才能直挂云帆济沧海,也能在身处危境时,在无声无息中化险为夷。

郭德成是元末明初人,他性格豁达,十分机敏,且特别喜欢喝酒。在元末动乱的年代里,他和哥哥郭兴一起随朱元璋转战沙场,立下了不少战功。

朱元璋做了明朝开国皇帝后,当初追随他打天下的将领纷纷加官晋爵,待遇优厚,成为朝中达官贵人。郭德成仅仅做了戏骑舍人。

一次,朱元璋召见郭德成,说道:“德成啊,你的功劳不小,我给你个大官做吧。”

郭德成连忙推辞说:“感谢皇上对我的厚爱,但是我脑袋瓜不灵,整天不问政事,只知道喝酒,一旦做大官,那不是害了国家又害了自己吗?”

朱元璋见他坚辞不受,内心十分赞叹,于是将大量好酒和钱财赏给郭德成,还经常邀请郭德成到御花园喝酒。

一次,郭德成兴冲冲赶到御花园陪朱元璋喝酒。眼见花园内景色优美,桌上美酒芳香四溢,他忍不住酒性大发,连声说道:“好酒,好酒!”随即陪朱元璋痛饮起来。

杯来盏去,渐渐的,郭德成脸色发红,但他依然一杯接一杯喝个不停。眼看时间不早,郭德成烂醉如泥,踉踉跄跄地走到朱元璋面前,弯下身子,低头辞谢,结结巴巴地说道:“谢谢皇上赏酒!”

朱元璋见他醉态十足,衣冠不整,头发零乱,笑道:“看你头发披散,语无伦次,真是个醉鬼疯汉。”

郭德成摸了摸散乱的头发,脱口而出:“皇上,我最恨这乱糟糟的头发,要是剃成光头,那才痛快呢。”

朱元璋一听此话,脸涨得通红,心想,这小子怎么敢这样大胆地侮辱自己。他正想发怒,看见郭德成仍然傻乎乎地说着,便沉默下来,转而一想:也许是郭德成酒后失言,不妨冷静观察,以后再整治他不迟。想到这里,朱元璋虽然闷闷不乐,还是高抬贵手,让郭德成回了家。

郭德成酒醉醒来,一想到自己在皇上面前失言,恐惧万分,冷汗直流。原来,朱元璋少时曾在皇觉寺做和尚,最忌讳的就是“光”、“僧”等字眼,因此字眼获罪的大有人在。郭德成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这样糊涂,这样大胆,竟然戳了皇上的痛处。

郭德成知道朱元璋不会轻易放过自己,以后难免有杀身之祸。他仔细地想着脱身之法:向皇上解释,不行,更会增加皇上的嫉恨;不解释,自己已经铸成大错。难道真的要为这事赔上身家性命不成?

后来,郭德成进寺庙剃光了头,真的做了和尚,整日身披袈裟,念着佛经。

朱元璋看见郭德成真做了和尚,心中的疑虑、嫉恨全消,还向自己的妃子赞叹说:“德成真是个奇男子,原先我以为他讨厌头发是假,想不到真是个醉鬼和尚。”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朱元璋猜忌有功之臣,原来的许多大将纷纷被他找借口杀掉了,而郭德成保全了性命。

郭德成之所以能在朱元璋的铁腕下保住自己的性命,是因为他能够从小的祸事看到以后事态的发展。因此不贪恋官位,随机应变,提前避开了杀身之祸。

俗话说,“人有失足,马有失蹄”。人的一生之中总会遇到种种困境,会有许多过失,有时某些过失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大祸。如何从这些祸事中脱身非常重要,而智者善于随机应变,利用现时条件培养避祸的急智,从而使自己处于安全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