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人情世故
5015100000008

第8章

做人要有心计

二十几岁的人在刚刚从学校毕业,往往较为单纯,但步入社会以后,身边的环境变得复杂起来,因此,二十几岁的人在社会中为人处世要有必要的“心计”,这不是教你如何使诈,而是教你在为人处事上应懂得的一些必要的人情世故,这样能让你的人生之路平坦一些。

第1节话到快时留半句,理从真处让三分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学校里习惯了心直口快,说话不留余地的交流方式。一旦走出校门,面对不同于学校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他们就会时常碰壁。因此,说话留些余地,凡事不要说得太满,也许并无大碍。

花不可开得太盛,盛极必衰;话也不可说得太满,满必有所失。没有十足把握的事情,须给自己留些余地,才不会受“坦率”之害。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为了生存,许多人违背良心,不择手段。在这种情况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显得幼稚又可笑。

刚开始大家会认为这样的人老实忠厚,但同时,他们也渐渐地将其定位为一个弱者。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就会常常吃亏。

另外,“坦率”的人常常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直来直去而且不分场合,这往往会在不自知的情况下,伤害别人,无形之中就形成无数潜在的敌人。这种敌人比你知道的敌人更可怕,他们会寻找机会向你发动进攻,趁你不备将你击倒。

再者,坦率的人更容易被别人利用。他们对事情的看法往往很浅薄,很容易被对方的话激怒,也很愿意替别人出头,打抱不平。因此,坦率的年轻人应该明白,与其梦醒后发现自己被人利用而后悔不已,不如早点醒悟,警惕自己,切不可过于坦率和感情用事。坦率的背后一定要有理性和智慧的支配,否则,一句“人有失言”就有可能使自己置身于困境当中。

当威尔逊就任俄亥俄州州长之时,在一次宴会上,宴会主席向在座众人介绍,说他是“未来的美国总统”,一时间气氛尴尬。威尔逊于是起身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在加拿大有一群垂钓的游客,其中一名叫做强森的人喝醉了酒,迷迷糊糊之间没有搭北上的火车,反乘南下的火车。于是,大家,就打电话给那班南下列车的车长:‘请将一位叫强森的矮个子,送往北上的火车,他喝醉了。’不久,他们就收到车长的回电,表示:‘请再详示其特征。本列车中有十三名醉酒的乘客。他们既不知自己的姓名,更不知目的是何方。’”威尔逊笑着说,“而我威尔逊,虽知自己的姓名,可是,却不能像你们的主席一样,知道我将来的目的地在哪里。”四座的人士一听都哄然大笑。

威尔逊用一个故事巧妙的补救了主席的“口误”,“我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能否当选总统还未可知呢。给自己留下了余地,避免了日后可能产生的问题,还为在座众人留下了谦逊有礼的印象。

威尔逊的一番话不仅化解了尴尬的气氛,同时也为自己将来的去向留了余地。如果威尔逊没有适时化解主席的口误,而是为自己的总统之路做过多的畅想,这样除了让人觉得他自大,不踏实之外,还会令其陷入一种被动境地,因为说话太满则等于断了自己以后变通的余地。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人心是最复杂的东西,与人推心置腹,固然真诚可敬,但往往会触犯他人身上的逆鳞,将自己陷于被动的境地。

身为律师的孙波多年前参加了一场不很轻松的国际谈判,最后一天从晚上八九点钟,一直谈到深夜一点钟,双方还在谈判桌上僵持不下。对方有一个人出言不逊,小孙马上以同样略带讽刺的语气回敬了一句,于是,气氛马上变得压抑起来,还好,对方有一个人出来圆场说:“大家累了!休息5分钟吧!”他这一句话,化解了尴尬的场面。同时,小孙也惊觉自己犯了兵家大忌,为了逞一时口舌之快,把谈判的有利位置拱手让给了别人。幸好,经过了5分钟的缓冲时间,协议后来很快达成了。

“话到快时留半句,理从真处让三分”,从此之后小孙将这句话搁在办公桌前,时时警醒自己。毕竟,“马有失蹄,人有失言”,把话说得太满往往会截断自己的退路,从而在交际场上招来误会,为自己留下隐患。

如果有什么话,想要脱口而出时,不妨先在大脑中过滤一下,让嘴巴比脑子慢半拍,说出来的话自然就不至于太满,也不致使自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