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人情世故
5015100000094

第94章

从现在起,孝敬你的父母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的良知,很多人为自己没有机会侍奉父母而终生遗憾。

老舍先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生命是母亲给的,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我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终前吃的还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季羡林先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我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季先生的家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他的家更是贫中之贫。离开家几年,成为清华学子的他,突然接到母亲去世的噩耗,赶回家乡,“看到母亲的棺材,伏在土坑上,一直哭到天明”。季羡林先生在文章中写道:“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萧乾先生在回忆母亲时说:“就在我领到第一个月工资的那一天,妈妈含着我用自己劳动挣来的钱买的一点儿果汁,就与世长辞了。我哭天喊地,她想睁开眼皮再看我一眼,但她连那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在接受杨澜采访时,杨澜问:“如果当初您不到美国读书的话,会怎样呢?”她本以为崔琦会这样回答:“如果当初我不到美国读书,那我很可能现在还在河南农村种地。”但崔琦说的是:“如果我那时不出国,我的父亲就不会在三年困难时期饿死!”说着,他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当我们自以为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给予我们的一切舒适条件时,是否应当思考一下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善待自己的父母?

作家毕淑敏在《孝心无价》中说:“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难平复的悲伤。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这世上有些东西永远无法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再难连接。

朋友,从今天,从现在起,善待父母吧。千万别让眼泪、悔恨啃啮无处报答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