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60天轻松成为理财高手
5155700000041

第41章 安全与财富的结合体—债券投资 (2)

半年后,他回顾这段时间的经历,觉得虽然投入就不能计较结果,但是投在股市上的钱没让他少操心,结果还是不少股票被套。到头来在股市上的不但没赚钱,反而亏了不少。相反,他以前为了抵充股票投资风险而购买的国债收益却在上涨。他想也可能是因为股市情况不佳,所以国债情况比较看好。但回过头再思考,平时国债的收益也一直是很稳定地增长。

对此,朱先生得出了一个结论:“股市虽然能让人心动,可是却能在一夜之间颠覆人的财富,而国债虽然增长得慢些,但比较踏实。选来选去,还是国债最好、省心!”

与国债“零距离”接触——国债及其分类

国债,这个名词大家都不会陌生,尤其是那些中老年朋友。他们比较保守的理财观念使得国债在20多年前曾风靡一时。那时候,最流行的名词就是“国库券”。不过后来随着金融改革,“国库券”退出了人们的视野,直到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国债后,才又一度掀起购买国债的浪潮。人们之所以这样欣赏它,主要是因为它的低风险,以及确定期限,持有人可以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这在那个追求安稳的年代,无疑是投资的上好选择。时代发展到今天,国债还是有它独特的魅力,依旧受人追捧。

国债又称公债,是政府举债的债务,具体是指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它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在国家资金紧张或者需要进行经济上的宏观调控时,都会发行国债。例如,在通货膨胀的时候,政府为了减少流通中的货币,就可能采取财政上的措施,发行大量的国债。由于国债有国家财政信誉作担保,信誉度非常高,历来有“金边债券”之称,为稳健型投资者所喜爱。

国债主要有三种:凭证式国债、无记名式(实物)国债、记账式国债。

1.凭证式国债

它的性质是一种国家储蓄债,可记名、挂失。它以“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记录债权,但不能上市流通,并从购买之日起计息。在持有期内,持券人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提取现金,可以到购买网点提前兑取。提前兑取时,除偿还本金外,利息按实际持有天数及相应的利率档次计算,经办机构按兑付本金的2‰收取手续费。

2.无记名式(实物)国债

它的性质是一种实物债券,以实物券的形式记录债权,面值不等,不记名,不挂失,但可上市流通。在发行期内,投资者可直接在销售国债机构的柜台购买。在证券交易所设立账户的投资者,可委托证券公司通过交易系统申购。发行期结束后,实物券持有者可在柜台卖出,也可将实物券交证券交易所托管,再通过交易系统卖出。

3.记账式国债

它的性质是以记账形式记录债权,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发行和交易,它可以记名、挂失。投资者进行记账式证券买卖,必须在证券交易所设立账户。由于记账式国债的发行和交易均为无纸化,所以效率高、成本低,交易安全。

国债里面比长短——选择什么样的国债

国债一向有“金边债券”的美誉。可见在众人眼中,国债的地位不是其他债券可以取代的。而且多年来购买国债的传统,也让人们对国债有很大的依赖。

目前,我国个人投资者可购买的国债共分两大类:一类为可上市国债,包括无记名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两种;另一类为不可上市国债,主要是凭证式国债。

凭证式国债并非实物券,现在可以在各大银行网点和邮政储蓄网点购买。它由发行点填制凭证式国债收款凭单。主要内容包括购买日期、购买人姓名、购买券种、购买金额、身份证号码,等等。凭证式证券的特点是:不能上市交易、随意转让,但变现灵活,提前兑现时按持有期限长短取相应档次利率计息,各档次利率均高于或等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没有定期储蓄存款提前支取只能按活期计息的风险,价格(本金和利息)不随市场利率而波动。凭证式国债类似储蓄又优于储蓄,通常被称为“储蓄式国债”,是以储蓄为目的的个人投资者理想的投资方式。

记账式国债又称无纸化国债,通过交易所交易系统以记账的方式办理发行。投资者购买记账式国债必须在交易所开立证券账户或国债专用账户,并委托证券机构代理。因此,投资者必须拥有证券交易所的证券账户,并在证券经营机构开立资金账户才能购买记账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不同,记账式国债可上市转让,价格随行就市,有获取较大利益的可能,也伴有相当大的风险,期限有长有短。

此外,还有无记名式国债。无记名式国债为实物国债,是我国发行历史最长的一种国债。投资者可在各银行储蓄网点、财政部门国债服务部以及承销券商的柜台购买,缴款后可直接得到由财政部发出的实物券或由承销机构开出的国债代保管单。有交易所账户的投资者也可以委托证券经营机构在证券交易所场内购买。无记名式国债从发行之日起开始计息,不记名也不挂失,一般可上市流通。

不过,大多数投资者购买的主要是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两种。现我们将对其进行一下比较。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特点各异,一般,投资者可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取舍。不过有相关专家指出,后者比前者更适合投资。

因为:第一,从收益率来看,记账式国债要比凭证式国债的收益率高。

第二,从交易成本来看,记账式也比凭证式少。假定记账式国债在交易所流通的手续费与凭证式提前兑取的手续费同为3%,但记账式国债可以按市价在其营业时间内随时买卖,而凭证式国债持有时间不满半年不计利息,持有1年以后按1年为一个时段计付利息,投资者如提前兑取,须承担未计入持有时间的利息损失。

好收益来自好“买”“卖”——如何买卖国债

好收益来自于好“买”“卖”,抓对了时机,选对了品种,你就能经营出一份财富。而国债,由于其具有低风险特点,备受人们推崇。人们因此常常思考,如何买卖国债可以得到较高收益?

1.注意一二级市场收益率

买国债时,要先看它的收益率:收益率=(出售价-购买价)/时间。如在一级市场上购买国债后持有到期,兑付时的收益率,就是票面利率。在一级市场买国债,有人认为收益率一定比二级市场的收益率高,其实未必。目前我国利率体系主要是以计划利率为主,国债的发行虽然有一部分是采取招标的方式进行,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比较吻合,但仍然有一部分国债是政府直接确定利率来发行的。这样难免会导致国债发行利率与市场利率不一致,要么偏高,如1992年发行时出现热销;要么偏低,如1997年发行的无记名式国债,票面利率为9.18%(3年期),而当时二级市场上的收益率在10%以上,这期国债一上市就跌破了面值,这样在一级市场上购买还不如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因此,进行国债投资时要比较一二级市场不同国债品种的收益率,选择收益率较高的品种投资,不要只盯着一级市场。

记账式国债的二级市场价格波动也有规律,往往在证交所上市初期出现溢价或贴水。稳健型投资者只要避开这个时段购买,就能规避国债成交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对偏爱国债的投资者,电子式储蓄国债的问世,开辟了新的理财方式。据悉,储蓄国债的期限较长,并设置多个持有期限档次。例如,投资者可在持有满3年、5年、7年后选择兑付与持有。金融专家认为,与凭证式国债不能交易流通,也不能提前兑付,需要资金时只能抵押融资相比,储蓄国债更多地考虑了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

2.券种多组合

目前,我国发行的国债种类很多,有记账式、凭证式、无记名式;从期限上看有长期(10年期、7年期)、中期(5年期、3年期、1年期)、短期(半年、3个月)等,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使用情况合理选择券种。如果长期投资国债,并只想持有到期兑付,应选择不可上市的凭证式国债或其他可上市的较长期国债;如果短期投资国债,则可投资上市的国债,在需要时,可方便地买入或卖出兑现,并获取一定的收益。

3.分析预测利率走势

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投资国债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但是,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就具有投资风险。也就是说,当投资者购买(或卖出)国债以后,市场利率上扬(或下跌),国债价格必然下跌(或上涨),投资者将会蒙受损失(或赢利)。因此,投资者应注意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对今后的利率走势作出预测。当经济发展比较稳定,宏观经济调控成效明显,通货膨胀率持续稳定在低水平时,政府为刺激投资和消费,支持经济发展,会调低利率。因此,在预测今后市场利率将走低的情况下,国债价格将会上扬,这时,应该从二级市场上买入国债;当经济高速发展,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过热时,政府为抑制过度投资和消费,防止产生“泡沫经济”,会提高利率,国债价格将会下跌,这时,应该在二级市场中卖出国债。

策略先于一切——怎样进行国债交易

为了能稳操“胜券”,你在投资国债交易中也需要有一定的策略。在资金流动之前,策略先行,这样,不但能增加成功的概率,还能增强你理性分析的能力。

国债交易,都有哪些可供参考的策略呢?

1.差价策略

若投资者想在国债中小过一下像股票中那样价格波动的瘾,也是可行的。因为在国债中,记账式国债同凭证式国债比起来,略有价格波动。这就说明,投资者可借此机会赚取差价。虽然与股票比较起来,国债能够赚取的差价收益较小,但风险也小得多。

2.时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