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殿前欢
516500000222

第222章

不过,赵光却借此机会削去了杨继业父子的爵位,缴了兵权,将杨继业贬往雄州任知州。着杨家一干人等三日内离开汴梁,没有旨意召宣,永不许回京。

赵德芳一听杨家要被贬往雄州,不由担心起御妹柴芷青,刚要开口再度求情,赵光义已经宣布退朝。

我泪眼模糊地看着赵德芳被人抬出金殿,抢身扑了上去,“怎么一夜不见病得如此重了?”

“没事,没事,我这都是老毛病了。”赵德芳一边轻轻咳着,一边勉强对我笑。“青儿,王兄无能,杨家要被贬往雄州,你可随行?”

“这个?”我顿时愣了,这怎么跟后来演绎的《杨家将》是一样的结果呢,难道是因为我的参与?

让杨六郎休妻的事情暂时不能告诉赵德芳。我急急召了御医,让程前与房侍卫一起送八王回南清宫。看他那样子,最好清心寡欲,不动肝火,我怎么可以再让他操心呢?

佘太君知道全是因为我那个锦盒的原因才让潘仁美乖乖到殿上撤诉,心下虽然疑惑那盒子里究竟装得什么东西,却不好意思问我,只惭惭地让六郎七郎向公主叩谢救命之恩。

我转身离去,不肯接受他们的大礼。只派人留下一句话,让老太君不要忘了当初的协议。

“什么?让我休了她?”

杨六郎一听此话,顿时大惊失色。

“嫂嫂定是不愿意跟我们到雄州吃苦,所以如此要求。”杨七郎跟随在母亲身后,听到母亲跟六哥的交谈忍不住插嘴。

“休得胡说!公主不是那样的人!”佘赛花回头喝斥,心知柴芷青提出这样的要求定是因为杨六郎纳妾的事情,而不是七郎说的那样。

“翌祥公主大仁大义,对我杨家恩同再造,这休书如何写得。”杨继业长叹一声,无精打采地领着家人赶回天波府。

“我不写,休书我不写,有本事她就休了我!”我再派人催时,杨六郎暴跳如雷,就是不肯写休书。

我正思虑着自己是否要跟随杨家人离开汴梁,赵光义又下了一道圣旨,称翌祥公主体弱多病,须留京休养,暂不必跟随杨家到雄州去。

如此,杨家人一走,我与杨六郎就算形同陌路了。其实依照大宋的规矩,我就是被杨六郎休了,也没有可能再嫁人,那么休与不休都是一样的了。

想自己曾经视为神圣的爱情,以及万份期待的婚姻,竟然落得如此结局,不由心下黯然,眼泪竟然顺着眼角不可截止地流了下来,浸湿了三千青丝下的鸳鸯绣枕。

夜未央,人独眠,月上柳梢,一只落群的孤雁,从夜空中翩翩飞来,留下一两声凄凉的哀鸣后,瞬间穿入云层,消失不见。

这个时候,我忽然想念起相隔了千年时光的母亲,还有亲亲的姐姐,很想,很想。想得感觉自己的骨头都是疼的。

杨家父子刚被赶出京城,赵光义就收到边关送来的二十四道加急折报,大辽国元帅耶律休哥会同南院大王耶律斜轸这次带了三十万的兵马正往中原推进,目前已经攻下雁门关,越过十八寨,大军到处,边民百姓惨遭涂炭。

赵光义紧急升朝,召集群臣商议如何退兵。潘仁美上前跪奏,自称儿子死后,心神俱伤,几日来身体不适,恐怕难当元帅之任。

赵光义见他果然无精打采,心下想,一个月前打的战表,因为没有及时派兵,已经丢了不少关口,现下只有自己御驾亲征,才有可能挽回败势。

皇上要御驾亲征,众大臣纷纷上奏表,要求鞍前马后保护皇上,君臣同心共征大辽。赵光义见群臣斗志昂扬,心下一高兴,光先锋官就封了四个,这四个分别是:铁鞭王呼延赞、开国王曹斌、东平王高怀德、平东王高怀亮。

八王把这事对我一说,我心里立马咯噔一下,慌忙问:“王兄呢,王兄有没有要求同去?”

“我。”赵德芳脸红了红,眼神飘到一边,“朝上大臣纷纷上表,我站在一旁如何无动于衷?”

“傻瓜,这一去你们可是凶险的很,难道就不能让皇上打消出征的念头?”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我知道凭着一个小小的柴芷青根本无法阻挡,但是,明知山有虎,我怎么会眼睁睁看着他们前往虎穴而不加阻拦呢。

“皇命已出,谁也不能横加干涉了。再说,辽国气焰嚣张,也只有借着皇叔御驾亲征来鼓舞士气,才有可能打胜此仗。”

“既然这样,我也不说什么了,大战在即,多说也无益处,只是你要答应我,让春兰秋菊随侍你左右。”

“我有房侍卫呢,再说春兰秋菊是女人,军中打仗是不让女人随行的。你一个人在琼林苑,更是需要人陪伴,可别闷出毛病来。”

行军打仗不让女人随行?怎么可能?难道那杨家女将的故事都是后人胡编的?不管了,反正这么多人都去打仗,我也跟着瞧瞧热闹去,眼睛一眨,计上心来。“我们可以女扮男装啊,再说我刚刚研制出一种秘密武器还没从来没敢拿真人试验呢,好哥哥,你就让我也去吧。”

见我粘糖葫芦一样,扯着他的衣袖撒娇,赵德芳虎了一跳,“什么?你也要去!疯了不成?”

“你支持我练武,送我兵书,难道不是希望我有朝一日可以为国尽力?”

“哎。”赵德芳一敲自己的额头,痛悔不已,“我那是怕你长病怕你寂寞,所以才支持你练武健身,兵书么,只是见你喜欢,并不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