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现实却与洪诗铃的想象相去甚远。
经过残酷的“三屠”,江南大部分地区远近始剃发,称大清顺民。血海肉山终于使反抗的烈焰渐趋熄灭。李成栋也因此“赫赫”功劳,被提拔为江南巡抚。不久,清廷又把他调往东南,派他去平灭南明的另一个皇帝隆武帝。
南明隆武帝朱聿键原为宗室唐王,是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朱聿键算得上是明末少有的胸怀壮志,腹有大略的皇室宗亲。可惜生不逢时,命运多蹇,在四十四年的人生中倒有二十四年都是在监牢中度过。
弘光朝覆灭后,朱明又一个王爷潞王,在众人推戴下于杭州自称“监国”(即代理皇帝),三天后,清军杀到,一直被寄予厚望的潞王朱常芳与属下没做任何抵抗,向清军献城投降。
此前一天,朱聿键已离开杭州。潞王被俘消息传来,黄道周等明臣上疏劝朱聿键监国。在郑芝龙家族拥护下,朱聿键在建宁称监国,二十天后,他又在福州正式称帝,改元隆武。举行大典仪式当天,一阵大风卷地,将周围树木连根拔起,四面迷雾顿起,尘沙飞扬,时人目不见物。尚玺官的坐骑受惊,将玉玺跌落,碰坏一角。然而这样的不祥兆征,却并没有磨灭君臣平复天下的决心,隆武帝锐意恢复,他善于抚慰群臣,乐于纳谏,甚至同意招纳“大顺军”(李自成军)余部,以共同抵抗清军。同时,针对南明军杀害剃发的平民一事,他也予以阻止:“兵行所至,不可妄杀。有发为顺民,无发为难民。”这一谕旨使得一般百姓欢呼鼓舞,纷纷来投。
虽为英明之主,隆武帝却一直为郑氏集团所架空。以郑芝龙、郑鸿逵、郑芝豹、郑影为首的郑氏家族,本为大海盗家族,数十年横行福建、广东、浙江一带沿海,兼商兼盗,崇祯初年受招安后,趁天下大乱之际一直忙于扩大地盘,充实实力。郑芝龙等人仰仗自己的拥立之功,将朝中一切实权都掌握在郑家手中。
郑芝龙心怀叵测,其子郑森[即郑成功。]却忠于明廷。郑芝龙有一次带郑森入宫,隆武帝见之大悦,以手抚其背,说:“恨无一女配卿,卿为尽忠吾家,毋相忘也。”赐郑森国姓朱,并赐名成功,命其为御林军都督、仪同驸马都尉,时人称之为“国姓爷”。
郑氏家族不仅傲慢无上,还卖官鬻爵,大肆搜刮百姓,横毒凶暴甚至超过弘光朝的马士英,以至于“受害者延颈待清兵,谣曰‘清兵如蟹,曷迟其来!’”一帮发迹的海盗奸商,经营朝政仍同于经营生意一样,如此,其后果可知。
隆武政权内忧外困,与此同时,另一个宗室鲁王朱以海在绍兴也称监国。朱以海是朱元璋的第十世孙,与隆武帝同为明宗师疏宗。照说两人同祖同宗,本应一致对外。隆武帝有意笼络鲁监国,对其手下许以高官重爵,然而鲁监国手下的重臣张国维、王之仁却不肯放弃已经到手的拥立之功,撺掇鲁监国与隆武帝争夺天下“正统”。
为了夺取天下正统,鲁监国君臣拟收复旧都南京,因此在浙东地区大肆兴兵。同时与隆武政权摩擦不断,内耗甚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