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天下鸾华
52314200000067

第67章 太子夜烧秋夕祠(上)

阮姨娘多想唤起老爷,让老爷做主,让老爷保证蕊丫头不会被嫡夫人欺负。

可是,她不敢,她只是个妾侍,从地位上,出身上就低了嫡夫人太多级了。

她低着头,双手绞着帕子,一言不发,只有泪水低垂。

“礼物······”她低声喃喃,还有三天,就是悦姐儿的生辰了,该送什么礼物好?

“你在做甚?怎么不睡?”

顾孟至翻个身,从梦中醒来,便看到灯影朦胧里,阿阮的身影坐在榻边,背影呆呆的,说不出的无助。

肩头一暖,转头看去,是老爷的手搭在自己肩头,看过去,便迎上了老爷关怀的目光。

“怎么眼圈红红的,你有什么心事,到现在也还醒着?”顾孟至伸手将纱帐一掀,瞧了瞧窗外,正是沉沉夜色如墨,便复又望向阮姨娘道:“大半夜的,竟还不睡。”

阮姨娘便趁机,用手帕将眼角的泪擦了擦,然后低头道:“不过是在想送什么做悦姐儿的生辰礼罢了。这孩子娇生惯养的,须得送个大礼,方配得上她的身份,免得旁人说我这个庶母不敬爱嫡女。”

顾孟至翻了个白眼,唔了一声,“真是闲得慌,大半夜的掉眼泪,睡不着,就为了送生辰礼的事儿?我看你是太闲了!好好的觉不睡,想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

阮姨娘见老爷动了气,方才抿唇细细分析道:“老爷,往日的生辰礼我送的寒酸也就罢了,可这一次的不同啊。一则,悦姐儿已经到了入书斋攻读的年纪了,恰好她这个时候的生日,自然要重视;二则,悦姐儿本该是六岁便入书斋读书的,可是她硬生生拖到了现在,不过是因为悦姐儿前两年动不动就犯病,动不动就病着,去年悦姐儿在天廊阁顾一问那里做了场送病魔的道场,这病好的差不多了,今年看嫡夫人的意思,是要送她入玉晚书斋读书的了。我想着,今年恐怕是要宴请不少大家贵女了,到时候别人都送名贵之物,只有我当着众人的面送寒酸之物,岂不是丢了蕊丫头的脸?”

阮姨娘看着顾孟至,又道:“况且,若是旁人都送上好的礼物,偏偏我送寒酸的,嫡夫人就算不说什么,蕊丫头这个好强的,脸皮薄的,恐怕也不好意思面对夫人与悦姐儿了。”

说着,便将头枕在顾孟至肩头,柔声款款道:“老爷啊,阿阮也知道,一家人之间送礼物不在乎名贵与否,可是到底尊卑有别,府里上下都知道,庶不压嫡,送生辰礼低微的话,恐怕蕊丫头会被嘲笑的。嫡夫人结交的都是豪贵,届时蕊丫头便丢脸丢到外面去了。”

“她是个心重的,好强的孩子,虽是庶出,但一向自尊自爱,谁嘲笑她一点半点的,她都要脸红半天。”

“唔,不错。”顾孟至点点头,看着阮姨娘,道:“既然如此么,那我便将书房里的那方清樽砚赏给你吧,你大后日将这方清樽砚赠给悦儿做生辰礼,岂不是很好么?”

阮氏闻言,长久冰冷于后宅尔虞我诈的心中终于氤出一层暖意,乃伸手抚着顾孟至的胸脯,微笑道:“这样很好,只是清樽砚贵重,嫡夫人自然知道是老爷给我的,我已经为蕊丫头要麻烦嫡夫人教导她仪礼而感到羞愧了,又怎好不精心挑选礼物呢?况且,我一个妇道人家,又不看书写文,却送上等砚台给悦姐儿,也不怕人笑话。”

“啊,既然如此,那么,明日你从账房支五百两银子出去吧,这五百两银子就走府里的公账,老管家问起来,你就说是老爷的意思。”

阮姨娘这才眉开眼笑,“明儿取五百两给悦姐儿挑生辰礼去,嫡夫人知道我的用心,一定会在教导蕊丫头礼仪上用心。”

顾孟至安慰道:“嫡夫人一向仁爱庶出,对蕊丫头怎会不用心。”

说着,二人便歇宿了。

且说宫中,婉仪殿内,孝真公主大哭,公公忙着往皇后宫中跑去。

“娘娘,内府来讨个示下,素贵人去了。”

皇后正要上榻,方才由素佟伺候着卸了妆,乌黑青丝披至腰畔,闻言,便拢了拢衣襟,低头淡淡道:“素贵人去了便去了吧。按照贵人的仪制处置发丧之事吧。”

“内府奴才也是知道的,往日贵人们去世也都有成例可循,只是”纱帘外回话的小太监迟疑道:“只是贵人到底与娘娘是一个家族,这贵人去世的消息要不要传往许族,还是说,贵人的棺椁是迁往许族陵墓,还是迁往宫外的妃嫔陵墓,还是先停在秋夕祠内,由着孝真公主在秋夕祠内守棺?”

那太监顿了顿又道:“奴才实在愚钝,不知如何处置。论理是该按照贵人的仪制将素贵人的棺迁至嫔妃陵墓,可是,素贵人是有公主的人,孝真公主养在素贵人膝下,应当由孝真公主守棺半个月。”

皇后闻言当机立断:“素贵人去了的事,不要告诉陛下了。一个不得宠的小贵人,不须陛下在意。还有,公主孝顺温和,既然素贵人去了,便将棺迁于秋夕祠吧,命孝真公主去秋夕祠守棺半个月。你下去吧。”

“是。”

纱帐之外,人影离开。

素佟不解地看着皇后,“娘娘,为何要孝真公主去守棺半月,孝真公主乃是您的亲生女儿,是真正的大金朝皇室嫡出血脉,亦是许氏的真正的嫡系女子。那素贵人不过是靠狐媚手段入宫承宠,一个庶出罢了,有什么资格叫公主为她守棺?”

皇后温婉而笑,于烛光中神色温婉沉静,对着镜子柔和而笑,伸手抚摸自己的脸颊,道:“孝真这孩子已经是快十四岁了啊,将是出嫁之年龄。她是本宫的嫡女,本宫要名正言顺地为她物色一个好郎君,给她丰厚的妆奁。可自从将她与太子互换以来,她便养在素贵人膝下,想要以嫡公主之礼给她风光大嫁,唯一的法子,便是将她重新纳到本宫膝下来。”

“素贵人刚死,便将孝真弄过来,难免会被人猜测。身为女儿,不给母亲守棺,却摇身一变,养在了皇后膝下,冠以嫡公主身份,难免被人诟病。”皇后叹口气道:“名正才能言顺。孝真不避辛苦,在秋夕祠茹素半月,为素贵人守棺,博得仁孝之名,本宫才好以孝真公主德行出众为名,将孝真纳入本宫膝下。”

素佟这才叹道:“娘娘想的很缜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