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天下鸾华
52314200000075

第75章 岂是空相逢

“一展抱负?”

顾初寒微笑,“这有何难?我看公子印堂光洁,想来不久便有鸿运,必当受人提拔,得遇伯乐,助公子平步青云。”

贯云峰闻言忍不住哂笑,想她是个小女子,见识不多,更以她不过是出言安慰自己,便摇头道:“贯某不须姑娘如此安慰。大金朝一向庶不压嫡,身为庶子,贯某无论怎样才华出众,都不可能入书院,走科举一途的。不能科举,又该如何平步青云。”

“真君子岂会因一时之困而心灰意冷。”顾初寒笑道:“贯公子信不信,不出三日,宫中便会传出恩令,将会放宽对庶出的限制,对才华出众的庶出特行恩令,命其入第一书院读书。”

恰巧贯云峰的其他朋友也走了过来,闻言,便

望着顾初寒道:“你一介女流,岂可信口雌黄,对宫中圣策发此揣测。”

顾初寒吐舌对那发问刁难的蓝衣少年笑道:“寺庙乃是方外之地,我在方外之地谈论朝事,有何不妥?”

那蓝衣少年反被问住,愣着看向贯云峰,贯云峰指着蓝衣少年,对顾初寒道:“这位是贯某好友楚戎之,

楚兄啊,这位姑娘是……”

“哦,对了,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啊,还请告知芳名。”

顾初寒看着蓝衣少年,楚戎之,楚将军的庶子。

听闻楚将军颇怜爱庶子啊,恐怕自己会与他们在玉晚书院成为同窗的。

“小姐,阿悦回来了。”

转廊的月洞门外正好传来阿悦的声音,顾初寒想着事有轻重缓急,乃对着楚戎之与贯云峰眨了眨水眸,笑道:“我的侍女来找我了。下次见。”

“下次?”楚戎之不解其意,推了推贯云峰,贯云峰便转头对顾初寒离去的背影朗声问道:“什么是下次见啊。”

“下次见,就是咱们在玉晚书院见啊!”顾初寒头也不回地高声答道。

贯云峰轻轻啊了一声,楚戎之嗤之以鼻,拉着贯云峰道:“不是吧,咱们庶出可是没有入官学书院读书的资格的。”

“就是啊,咱们庶出是连玉晚书院的门槛都踏不进去的啊。”一帮狐朋狗友议论道。

楚戎之忽然脑子一灵光,拍额道:“我知道了,她的意思是,她和你再也不会见面了。”

一帮狐朋狗友喷笑道:“是不是啊,贯大诗豪,你是不是方才言语间得罪了人家漂亮小姑娘了,你看人家不仅不告知芳名,还戏弄你。”

贯云峰低头自思,喃喃道:“不至于吧。”

狐朋狗友哄笑。

且说主仆一行人踏出寺庙之外,阿悦方才道:“小姐,阿悦在寺中发现了烧尸的痕迹。

所以阿悦循着线索去找,发现了其中一间寺院内正在做牌位,牌位上写着许氏素芍,子谦立。”

顾初寒点点头,太子姓冷名谦。太子的外公一族正是许氏一族,许素芍?好像,许

氏一族没有素字辈的女子吧。

顾初寒搜索前世记忆,的确啊,第一世的时候,自己在顾初悦身边伺候,在宫内走动,许氏不时进宫给皇帝请安,给皇太后请安,听宫人们议论起来,好像,许氏的三代女子都是排风,卿,涵这几个字,许氏排素字辈的,好像没有吧。

倒是皇太后身边的许氏侍女都是以素为名。

许素芍?

太子谦?

这其中的关系虽不明朗,但的确值得探索。

顾初寒道:“你确定,那是太子的人做的?”

阿悦沉吟一瞬,随即笃定道:“应该是的。阿悦曾经在徐将军府上做侍卫,听过一些与将军交游的达官贵人们议论宫中之事。都说上都丘氏与太子关系密切,即使许氏对太子忽冷忽热,丘氏都始终对太子坚定不移。而方才阿悦在寺庙中看到的给那许素芍立牌位的人正是上都丘家的人。”

顾初寒蹙眉道:“你确定是上都丘家?”

阿悦肯定道:“一定是的。上都丘家的人乃是北族后裔,尚未臣服于大金朝时,全族都在耳后纹火纹,后来先皇陛下收服了丘家,封地于上都,丘氏为表忠诚之心,便在耳后火纹上重新刻了刀形纹,以示臣服于大金。现在丘家的子弟仍然保有刻刀纹于耳后的传统。”

“你看他们耳后的刀纹了?”顾初寒点点头,“很好。看来他们的确是丘氏的子弟,是太子的手下。”

上都丘氏,第一世太子登基后,便被加封为护国公。

对太子一向忠诚。

“小姐,现在咱们去哪儿?”阿悦道:“小姐为何要探听太子之事?”

顾初寒道:“不为什么。闲得慌,所以探听咯。”

宝珠闻言不解道:“那小姐是如何知道太子叫冷谦的啊。”

顾初寒嘟嘟嘴:“我,猜的!”

宝珠宝珍面面相觑。

顾初寒乃笑道:“你们很担心?”

宝珠宝珍摇摇头:“奴婢永远追随小姐,不过,也的确为小姐担心。

夫人死之前,要奴婢照顾好小姐,小姐为何要招惹太子。”

顾初寒哼了哼:“你们若怕,明儿我给你们一人一千两银子,然后将卖身契发还你们,从此远离了我这招惹是非的小姐,可好?”

宝珠宝珍即刻摇头:“不行,奴婢要陪着小姐。”

“阿悦你呢?”顾初寒笑道:“你若要走,我亦不留。”

阿悦道:“忠臣不侍二主。”

“那行了。咱们走吧,往回走走。去东街说书馆里,去看看本小姐的话本有没有效果。

一行人慢悠悠逛到东街,顾初寒走到东西二街的交界口时,便已经听到了诸多微弱的议论了。

“听说了吗,秋夕祠走火了,半个祠堂烧成了灰烬。”

“这夜巡司是干什么吃的,真是不中用啊。白拿皇粮,不干事啊。秋夕祠可是离皇宫那么近的祠堂啊。”

“夜巡司昨夜忙得不可开交呢。夜巡司昨夜分了两拨人,一拨往棉花坊救火,一拨往珍宝阁救火。哪里还顾得上秋夕祠。”

“夜巡司这不是摆明了故意不救秋夕祠么?谁人不知秋夕祠是专给宫中不得宠的妃嫔停棺用的。秋夕祠一夜失火,不知昨日入夜拉到秋夕祠的棺可有事。估计烧没了。”

“你怎知秋夕祠昨夜有人拉棺去的?秋夕祠那条街可是一直都有宫兵看守的啊。”

“那几个宫兵,一个个消极懈怠,能躲懒的就躲懒,还会旷闲往怡红楼跑呢!我昨儿偷偷去秋夕祠外的枣树上摘枣花,看到了有人点灯拉棺进秋夕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