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快穿之百变月老
52334900000023

第23章 进击的张导

最后,张导年纪也大了,他在齐栋梁身上看到了一点自己过去的影子,一样的不成熟,一样的叛逆,但都有一种拼搏的韧劲。不是像邹树荣这样毫无保留的拼命,而是藏着一种不服输的朝气,即使失败,也不会耿耿于怀,一蹶不振。

可是张导的这些想法邹树荣并不知道,他认为齐栋梁只是一个凭背景进来的小白脸,没有他努力,也没有他谦虚好学。

可是,他完全忘记了自己是怎样得到这个角色的。他只是不明白,就这样一个人,凭什么让张导主动注意,并且另眼相看,难道就因为那张脸吗?

所以当张导把齐栋梁叫过去商量的时候,邹树荣的指甲狠狠地掐进了掌心里。

倒不是说邹树荣小心眼儿容不下人,以前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有导演让其他小演员来代他的戏,可是邹树荣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全身每一个毛孔都在叫嚣着拒绝。

为什么他一出生就可以比别人少走弯路?为什么同样的能力他却可以捷足先登?他邹树荣风里来雨里去辛辛苦苦跑龙套的时候,齐栋梁还不知道在那儿睡大觉,在哪儿潇洒呢。

为什么我的努力,就这样一文不值?为什么我的牺牲,换来的是可以被轻易代替?

他唯独看不惯齐栋梁,是因为在邹树荣的心里,齐栋梁是一个威胁、一个对手,一个有能力从他手里抢东西的人。

邹树荣不知道自己心里有多恨,他只是本能地想阻止这种事情的继续发生。他觉得他应该像一个正义的使者,把娱乐圈里这不公正的种种拨乱反正。

所以当他找到在媒体公司工作的表叔时,他就已经暗下决心,只要能扳倒齐栋梁,把他的演艺生涯扼杀在摇篮之中,自己就少了一个对手,前路就会更加光明几分。

如果自己失败了,也是因为齐栋梁背后的势力太过强大,自己作为蚍蜉虽未撼动大树,但是勇气可嘉,虽败犹荣。

所以在这样一种逻辑之中,邹树荣无所顾忌,也就不在乎手段的强硬与否了。

他回到家,打开网络,满意地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发布到了网上,并且有越炒越热的趋势,心中升腾起一种诡异的快感。

反观齐栋梁这边,就显得相当郁闷了。

齐栋梁当了几天人肉背景,一会儿当茶馆里的茶客,一会儿又当在街角被恶霸欺负的哑巴小流氓,一会儿又演街上东逛逛西摸摸的无聊纨绔子弟,是在是无聊得很。

不过齐栋梁的心却慢慢安静下来,在演这些话都没有的群演的时候,他也慢慢得了趣。

齐栋梁虽然从小娇生惯养,脾气也不好,容易冲动,也容易犯傻。可是他人却不笨,理解起事物来非常快。

就比如别的新来的群演要花一周之间搞明白走位是怎么走的,怎样不挡镜头,怎样当一个称职的绿叶,而不喧宾夺主地抢主角的镜头。

这些都是学问,而齐栋梁在两三天之内就学会了。不过他的起步比别人更加艰难。

齐栋梁从小就习惯了被众星捧月一般对待,哪里有过在一堆群演之中假装自己泯然众人。结果一上来就把主演挤到了边上,还顺带不小心踩了他一脚,男主角差点没当场被他气晕过去。

再有一次他步伐太快,规定路线提前走完了,只好又原路返回,然后还好奇地看了摄像头好几眼。于是那次男女主角的亲热戏总有一个路人甲在向外放射几万挖的光线,还毫无自觉地来来回回出现好几次。

最可恶的是有一回齐栋梁演一个店小二竟然入了戏,打算和桌子上天南地北侃大山的主角们讨论国事。

最后张导没办法了,找化妆师给他化了厚厚的粉,打扮成最普通的样子,并且像安排任务一样每天让齐栋梁上戏下戏各照一回镜子,每次照镜子的时间都不能少于十分钟。

这个办法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齐栋梁经历了两天自我怀疑之后,果然改掉了优越感太强的坏毛病。估计他那俩哥来了都不能从人群中揪出他来了。

张导深谙打一棍子给一甜枣的道理,每天都现场报导齐栋梁的进步,再指出他的不足之处和可以改正的地方。

不出一个礼拜,齐栋梁已经是一名合格的群演了。这个戏剧性的结果估计他自己都没有料到。

虽然当群演的日子乏善可陈,不过让他意外和欣喜的是他居然在剧组遇到了一个熟人。那就是乔苏苏。

要说乔苏苏的到来也是十分的具有戏剧性。

本来乔苏苏演完了之前的戏,应张导之邀打算继续出演这部戏的女二的角色。

可谁知有个小模特搭上了金主,凭借撒娇枕头风的功力硬生生挤掉了乔苏苏的位子,空降到了剧组。

由于剧组经费吃紧,各方面的开销还要仰仗金主,所以张导也只好吃下这个哑巴亏。

结果刚演了没两天,张导就忍不住骂街了,这种水平人的连给剧组跑后勤都不要,来演戏简直是来打他张老头子的脸。观众一看他拍出来的是这样的鬼东西,他不得晚节不保?他凭什么为了这个小模特忍气吞声?

所以忍了又忍,无需再忍。张导一发话,就代表整个剧组和金主撕破了脸。

那个小模特是哭唧唧的回去了一根毛没少,他们剧组倒是赔了不少违约金,锅都快揭不开了。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乔苏苏又回到了剧组,把缺了的女二的人选给补上了。

这可把张导高兴坏了,心想人比钱重要多了,想想人家西游记条件多落后,拍出来的效果还不是一代经典,不可取代?

在张导这样老一辈的电影人看来,好电影从来就不是用钱砸出来的,而是用心演出来的。有了有演技有人品的演员和剧组工作人员,还怕电影拍不出来吗?

于是这场风波没掀起什么大浪就被揭过去了。不过好消息是,那个金主很快倒台了。

而张导这部电影的投资方又换了人,不仅没有枉顾他们的意愿硬塞人进来,而且出手大方,对张导的要求有求必应,全剧组的待遇都上了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