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兔妃在此,妖王很会宠!
53664000000042

第42章

君家祖上是东凉国的开国之臣

君珺的祖父,君上临是曾经被称为东凉国的战神,他十五岁便跟在当今圣上的祖父崇德帝身旁,以一身武艺,为荣家拼出了一条血路,更是多次救崇德帝于生死之际。

是以在东凉国建立后,君家就被列为了东凉第一功臣之家。

君上临与其妻子,育有一子,正是君珺的父亲——君温平,君温平出生的时候,正值战乱末期,他见识了民不聊生,也见识了国家复兴。

十三岁那年,他以状元的身份,拿下了当年的科举考试,京城众说纷纭。

也是在那一年,崇德帝驾崩了。

他无疑是一位伟大的皇帝,建立了东凉国,平定了战乱。可他也是一个不够负责的皇帝。

由于常年都在外征战,崇德帝的嫔妃极少,膝下只育有3位皇子,其中大皇子资质平平,二皇子贪图美色,三皇子身体虚弱。

崇德帝最终把皇位传给了三皇子,大皇子拿着花不完的金银钱财归隐江湖,二皇子带着自己的妻妾去到了北域边界,三皇子,也就是当今圣上的生父文贤帝接过了江山。

文贤帝是一位极其有头脑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库大增,百姓安居乐业,整个东凉一片繁华。对于立下汗马功劳的君家,他更是为之重任,他亲手给君温平书写状元书,更是与其彻夜长谈,共计江山大事,大有当年君上临与崇德帝的几分意思在其中。

文贤帝在位时期,是君家最为鼎盛的时期。

君温平在官场的职位一度高升,君上临稳坐朝堂第一把手,文贤帝更是对君家押出了所有的信任。

可惜,天妒英才,文贤帝在其35岁那一年,驾崩了。

他幼时在母亲腹中中毒,出生便自带毒素。

大夫早就预言他活不过20岁,可他多坚持了十五年。

这十五年里,没有人知道这位皇帝每日每夜为这个国家付出了多少,也没有人知道这位皇帝为了活着,付出了多少。

文贤帝去世的时候,他的长子,即当今圣上荣瑾晔十五岁,他的幼子,即三王爷荣瑾倾才八岁。

每一个皇帝的后宫都是一笔血债,就算是文贤帝也不例外。他生来几十年,全都扑在了朝政上,对于自己后院里的事,竟是全然不知晓。

当今圣上的母妃,也就是如今的太后,那可是个狠人。她的父亲是当朝丞相刘诚英,在朝堂中是与君上临并肩的人物。她十五岁嫁给文贤帝,直到35岁离去,文贤帝都只有两个子嗣。

一个是她自己所育的荣瑾晔,另一个便是三王爷荣瑾倾。

其中有多少皇子皇女胎死腹中,无人可知。

唯一知道的是,二王爷荣瑾琛在出生半年后便因病夭折,其母妃贵嫔娘娘也在他死后,因精神错落被打入了冷宫。

至于三王爷荣瑾倾,据说那是一个意外。

文贤帝在外出巡游期间,偶遇一女子,与其两情相悦,可醒来后,女子却自行离开。

文贤帝一直派人寻找该女子,找到线索的时候,已经只留下一个三岁的孩童了——正是荣瑾倾。

文贤帝将对女子的所有宠爱都给了荣瑾倾,亲手给他喂饭、亲自给他穿衣服,甚至上朝堂的时候,都会抱着他。对于一个帝王而言,这已经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宠爱了。

当时他的身体其实已经不大行了,但为了等荣瑾倾长大,他又硬生生拖了五年。

可是,还是没能抵挡住,他一驾崩,他的皇后就开始对他最心爱的儿子下手。

临死前,他最后召见了早已退隐的君家老太爷,君上临。

两人长谈了一个时辰。

荣瑾晔继位后,原本退隐的君上临,再次以天子侍从的身份,回到了官场,和太后丞相派开始了长达七年的斗争。

是他救下了荣瑾倾,也是他,嘱咐自己的儿子,万事皆有界限,君家风头太盛,该躲一躲了。

起初,君温平是不信的,所以他的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都相继进入了官场。

直到文贤帝去世,荣瑾倾被派遣南疆。

君温平无疑是聪明的,他的三个儿子都太过醒目,无论是即将继承他位置的大儿子,还是早就在军部大放异彩的二儿子,亦或是在刑部混得如鱼得水的三儿子。

早晚有一天,朝堂将全是君家的人。

想到这个结果,君温平起了一身的冷汗。

没有哪一个帝王能够接受这样的忠臣。

更何况,这个帝王的背后,是刘诚英,是这个一直以来都在默默地和君家作对的老狐狸。

于是,君温平直接就把当时年纪还很小的老五、老六送到了城外的、君上临曾修行的道长处,对外称“君家五少爷、六少爷身体虚弱,需在外修养。”

对于已经有一定年纪的老四,几乎是放养式管理,君温平当时是希望将他养成一个纨绔公子爷,可谁知,这公子爷纨绔到最后,却做起了生意。

不过好在,东凉向来看不起生意人,对于君四爷的选择,大部分人都是嗤之以鼻的。这也让君温平稍稍松了一口气。

但是,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

就在君家九小姐君珺十岁,荣瑾倾十五岁的那一年,君上临薨了。

这位东凉国的开朝功臣,在历经三个朝代的洗礼后,安然地离去了。

君上临去世后,皇帝给足了他的面子,所有的礼仪都是按照除皇帝外最高的级别进行设置安排的,所有人都在说,君家是皇家的心头宝,只有君温平,心惊胆颤地接过了自己父亲手中沉重的责任。

这之后的八年,在君珺看来,大概是她记忆里玩的最开心的八年。

但对于君家、对于皇家而言,这是明争暗斗最为激烈的八年,大到朝堂争执,小到家长里短,每一句话、每一个字仿佛都代表了一个派系的强势与弱势。

君温平步步退让,却敌不过皇室的步步紧逼。

直到那日,君温平得到内探的消息,皇上要将君家九小姐许配给北边的邻国满戈国的皇子。

满戈国是东凉北边的一个国度,当年崇贤帝时期,曾多次试图攻打未果,如今也算是可以比拟东凉的一个小国。

今年来,满戈常常到边界作乱,当今皇上大多以和平外交为主,以少量的利益换取最大的和平。

倒不是他不想打,也不是打不赢。

只不过,东凉从建国至今,这军权始终牢牢地被捏在了君家手里,尽管君上临已经去世,可掌控着万千军马的,依然是君家一个派系的人。

他正在忙着和君家斗呢,哪愿意放权给君家,让君家去打仗?

满戈的要求一年比一年过分,今年更是提出了,希望能够双方结亲的要求。

荣瑾晔虽已育有一子一女,可公主才三岁,这便把主意打到了君珺的头上。

满戈人,无人不知当年将他们打的屁滚尿流的君上临,也无人不知如战神一般的君家,当然更知道君家在东凉的地位。

娶君家的小姐,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件既可以张脸色、又可以获得利益的事情。

君温平得知这件事后,将自己在书房里关了一整日。

一方面,他不希望君珺嫁到满戈去

另一方面,皇上根本没打算跟他商量,而准备直接在朝堂上下旨。这就是不给一点周旋的机会。这让他感到着实地心寒。

这几年来,虽说他与刘成英等人斗得轰轰烈烈,可他们君家从上到下,都是忠君忠国,从未做过什么违背良心的事情。

可是,皇帝对于君珺婚事的插手,让他愤怒到了极点。

第二天,君温平假意请病假休病在家,实则离开了君家。

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第三天,君温平在朝堂上为其女请婚,请婚对象是三王爷荣瑾倾,与此同时,三王爷的家书从南疆传来,言语中恳切深请,直言与君家九小姐一见钟情,早已私定终身,愿皇上成全。

在场的所有人,不管知情的,还是不知情的,都能看到皇上当时一片铁青的脸色。

…………

…………

“所以,是父亲去找王爷,让王爷娶君珺的吗?”

君珺认真地听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荣瑾倾。

荣瑾倾点了点头,“本王和君家一直就有联系,当时本王正好就在京城。“

君珺点了点头,把身旁尚未喝完的水递给了荣瑾倾,目视他喝完后,又小声地开口道,“那后来呢?现在呢?我的哥哥们都还好吗?”

荣瑾倾伸手在她的头发上轻轻地揉了一下,继续开口道:“你离开京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