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九州之群雄召唤
54516500000213

第213章 各方动态

秦州,王都玄武城王宫。

长孙无忌回到玄武城,将去圣王城的情况禀明东唐王李世民之后,李世民对东方凌羽又加深了忌惮。

于是,他对着长孙无忌道:“无忌,你觉得东方凌羽此人怎么样?”

‘’很不好说。‘’长孙无忌想了许久说道。

‘’哦,这是何意。‘’李世民不解其故。

‘’陛下,臣和这东方凌羽接触之后发现,此人给臣的感觉很神秘。我完全看不透此人,而且此人未及弱冠,但其威势恐……‘’

‘’无忌有话尽可直说,我不会怪罪于你。‘’

‘’诺。‘’

长孙无忌整理思路后继续说道:此人未及弱冠,其威势不在大王之下。且心思缜密,话里行间,绵里藏针,令人防不胜防。真难以想象这居然是个未及弱冠的少年,不过联想到他是鬼谷纵横传人到是可以解释的通了。‘’

‘’而且此子进退有据,王霸并存,实乃枭雄之姿也。日后,必是大王的大敌,我东唐的大敌。‘’长孙无忌就把对东方凌羽的评价对李世民讲说一遍。

听完长孙无忌的话后,李世民看似云淡风轻,毫不在意。但是,他的内心深处已经掀起层层波浪。因为他对长孙无忌太了解了,长孙无忌是一个极为傲气的人,他绝对不会如此夸赞一个人。

能得到他如此赞颂,那这个圣王东方凌羽,一定会比长孙无忌说的还要可怕。这下子,更是坚定李世民进攻黄州的决心。鬼谷怒,则诸侯惧;鬼谷息,则天下安。鬼谷传人岂是池中之物。

“无忌,我大唐玄甲兵训练得如何了?一战可能扬名乎?”李世民突然说道。

“陛下,玄甲兵已经训练完毕,个个都是精锐,只是缺乏像李靖,徐世绩这些的绝世统帅。我军虽有侯君集,殷开山这几位将军,他们的统军能力放眼当世也属于一流。只是,要跟李靖、徐世绩这些人比起,还是要差许多,这实在是我军的一个短板啊,唉!”长孙无忌微微摇头,长叹一口气,如是说道。

“唉!‘’

李世民闻言也叹了口气,当他听到长孙无忌告诉他,不少大唐国士被东方凌羽收归麾下时,也是感慨万千。

东方凌羽必须死,这是李世民现在立下的誓言。不过,李世民现在在等一个契机,东洲其他心怀鬼胎的诸侯也在等一个契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东方凌羽自封圣王,这可是赤裸裸的打禹皇朝的脸,当今的禹皇会忍得下去?

沂州……

沂州王钱杰,在沂州境内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他的外甥陆匡死在东方凌羽麾下大将的手上,而且还是死在涟水城外。这是奇耻大辱,此仇不报,钱杰无颜自立东洲。

泗州……

泗州王熊越也在招兵买马,泗州离黄州不远,加之,熊越曾经趁火打劫,派大将风离带兵抢占巨石关。

只是,风离的运气不好,碰到了李存孝,被李存孝打的死无全尸,数万人马损失殆尽。

其余的乾州,沧州等州也整顿军马,即使不会攻打黄州,也要有自保之力。

他们都有一种直觉,这次东洲将会有一场龙争虎斗,跟当年的断魂平原之战一样,决定东洲的局势。

只是这次参加的势力应该局限于东洲,不会像上次一样将九洲大小势力都牵扯进来,一场暴风雨即将到来。

…………

中洲,禹皇城。

禹皇禹镇海坐在皇位之上,俯看大殿之下的众臣。

‘’啪。‘’

禹镇海直接将一个竹检往台下扔,对丞相霍光说道:‘’丞相这就是你们调查的结果?都相互传传,看一看。‘’

‘’诺。‘’

霍光将竹检捡起,打开后脸色大变。

‘’这个东方凌羽好大的胆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竟敢不尊皇命,擅自将自己封圣王,这是挑战王禹皇朝的威严。‘’

‘’禹皇陛下,此风不可助长,必须压制。否则,今日有个圣王,明日会不会有个吴王,越王,以及其他的单字王。那我禹皇朝则威严尽失,离灭亡不远已。‘’

‘’请禹皇陛下圣裁。‘’霍光进谏说道。

‘’大将军,你认为该当如何?‘’禹镇海将目光转向大禹皇朝的兵马大将军赵充国。

‘’启禀我皇,臣也认为丞相所言甚是有理。‘’

‘’但,黄州离中洲数千里之遥,路途遥远。一旦发兵,虽然能够使世人知晓我禹皇朝的威严,但是也会暴露我方实力。‘’

‘’且,那东方凌羽乃是天涯阁阁主鬼谷子王诩的嫡传弟子,天涯阁少主。九洲数百年流传一句话,鬼谷怒,则诸侯惧;鬼谷安,则天下息。‘’

‘’天涯阁实力雄厚,我朝现在不宜与其为敌,倒不如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大将军不知你准备借谁的刀来诛杀那东方凌羽。丞相霍光说道。

‘’东洲诸侯。‘’

‘’我皇,东洲大陆自东洲战神东方杰下落不明之后,诸侯并起。但他们总体实力相差不大,但那东方凌羽敢于自封圣王,可见其野心不小。‘’

‘’那些诸侯可不会坐以待毙,定会组成联盟,一举拿下黄州。只是,现在他们需要一个契机罢了……‘’

赵充国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讲与禹皇听。

不得不说,赵充国的战略眼光以及对政治局势的分析十分到位。

赵充国西汉大将,善于治军,爱护士兵。

行必有备,止必坚营,战必先谋,稳扎稳打。

在平叛战事中,他坚决采取招抚与打击相结合、分化瓦解、集中打击顽固者的方针。能和平解决的,决不诉诸武力。

这完全符合孙子兵法:“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当时他的主张受到朝廷大臣和宣帝的一致反对,但他无所畏惧,反覆上书说明这一方针的正确性和必要性,终于为宣帝和大多数朝臣所接受。

其次,他的留兵屯田之策确为深谋远虑之议,不仅在当时具有战略意义,而且对后世亦有深远影响,因此他不仅是一代名将,而且是享有盛誉的军事家。

此外,还应该指出的一点是他一生的主要功绩集中表现在晚年,七十三岁时,主动领兵出征,七十九岁凯旋回京,以如此之老龄,顶风冒寒,坚守边境,这在中外战争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不光是赵充国,其余的麒麟阁成员都是那个时代的精锐。丝毫不逊色云台二十八将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大禹能够得到这些人辅佐,东方凌羽想要一统九洲大陆,可想而知其难度有多大。

禹皇大殿之上,禹镇海和这些能臣商讨后,决定由丞相霍光亲自到东洲传令各路诸侯,讨伐东方凌羽的僭越之罪。

一场阴谋就这样拉开了序幕,只是现在的东方凌羽还不知。

只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禹镇海还不知道,已经有一只眼睛在盯着禹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