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九州之群雄召唤
54516500000298

第298章 孙叔敖

泗州,郢城!

当孟珙联合青州大将狄青时,泗州大片土地丢失,狄青攻取了淮南郡,而孟珙则攻占了淮北全郡,并斩杀了泗州大将楚南。

在这个生死存亡时刻,楚庄王终于出手了。

熊侣携带出世的有十人,而这十人自然都被其收入囊中,加上被系统植入成伍举之子的伍子胥,熊侣如今可以称得上是兵多将广。

而熊越虽然有些能力,但面对孟珙和狄青的联合攻击,他根本抵抗不住,一时间文武重臣议论纷纷。

而熊侣则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将熊越赶下台,自己当上了这个泗州王,自称楚庄王。

楚庄王上位后,便命大将伍子胥率领七万大军支援泗州南部的江陵郡,与狄青形成对峙。

伍员,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

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

可以说,吴王阖闾能够成为五霸之一仰仗的就是伍子胥的谋略与苏武的统军能力。由此可见,伍子胥的能力非凡。

当伍子胥到了江陵郡城江陵城时与狄青展开了较量,两个人一个是春秋名将,一个是北宋名将,双方各有所长。

只是,由于狄青处于攻城的这一方,他的骑兵根本施展不开,反观伍子胥运用城池之利,不断给狄青造成麻烦。

不过,两个人在江陵城打了足足半月之久,也没有分出胜负,可见二人的能力半斤八两,而青州军就这样被伍子胥钉死在江陵郡城下。

伍子胥那边到还好,只是昭阳那边就惨了。

昭阳,战国时楚国令尹,楚昭王的后裔,原为楚国大司马,主管楚国军事要务,兼领柱国,卫戍楚都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封上爵执珪。

曾于楚威王六年(公元前334年)率兵灭掉越国,杀越王无疆,使兴化一带并入楚国。

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昭阳又率兵攻打魏国,得襄陵(今河南睢县)等八邑,此战在古代军事史上影响颇大,称“楚魏襄陵之战”,威震齐、燕、赵、魏、秦、韩六国。

为此,楚怀王将传国之宝“和氏璧”赐给昭阳,又将“古勃海之地”(即兴化一带)封为昭阳食邑。此后不久,昭阳在封地病死。

历史上楚国拿的出手的名将非常少,在后人看来真正拿的出手的只有项羽的爷爷,让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才消灭楚国的楚国军神项燕。

但从昭阳的战绩中不难发现,昭阳的能力丝毫不在项燕之下。

只可惜,昭阳遇到的是能攻善守,一举破灭金国完成岳飞遗志的孟珙孟璞玉。

泗州北部,天北郡城天北城。

孟珙率领六万人马一路猛攻,接连拿下天北三大城池,昭阳一退再退,最终决定放弃一些不重要的城池,将兵力收缩,集中在天北城附近,形成犄角之势。

孟珙虽然看出昭阳的意图,但他也无可奈何,双方兵力相差并不大而泗州军处于守势,仗着城池坚固,可没让孟珙操心。

加上昭阳的能力强大,可以说天北城几乎没有破绽。

不过,天北城虽然固若金汤,但也挡不住投石机的狂轰滥炸,在接连三天的猛攻下,黄州军终于打开了一个缺角。

【‘’叮咚,孟珙天赋神通‘铁壁’效果1发动,攻坚时,可堪破敌军的防御漏洞,自身统帅+1,智力+1。

孟珙基础统帅100,智力90,受‘’铁壁‘’加持,当前统帅上升至101,智力上升至91。‘’】

【‘’叮咚,昭阳被孟珙勘破防御漏洞,降低其1点统帅,昭阳基础统帅96,当前统帅下降至95。‘’】

昭阳的统帅被孟珙降到95,而孟珙则上升至101,此消彼长之下双方的差距在次加大,而那个防御漏洞也在次扩大。

经过一番激烈交战,主将昭阳亲自上阵,这才勉强将城上的黄州军赶下去,昭阳看着退走的黄州军眼中冒出愤怒的火花。

若不是黄州军有着那奇怪的投石机,他定不会如此被动,孟珙的能力的确强大,但他昭阳也不是吃素的。

‘’看来下次黄州军攻城时,得想办法摧毁这投石机,当然能弄回来几台就更好了!‘’昭阳心中对投石机开始起了心思。

昭阳在黄州军退走后,一面派人修复破损的城墙,一面派人快马加鞭送信到郢都城向楚庄王熊侣求援。

郢都城。

此时大殿之上气氛极为低沉,自从昭阳的书信送到郢都时,楚庄王整夜都没合眼,昭阳的能力他非常清楚,如果不是真的陷入绝境他不会向郢都求援。

‘’投石机,孟珙?‘’

熊侣坐在王座上,脸色青白,他现在也有些嫉妒东方凌羽了,他到底是什么人,又是从哪里招募这样的英豪,还有那投石机的图纸又是谁提供的。

这些疑问在他收到信时一直困扰着他。

不过,眼下还是想着如何击败进犯泗州的敌军,那些疑问有时间再弄明白。

“诸位,如今该如何?现在泗州南北皆受强敌攻打,泗州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可有人为孤王解忧?”

熊侣满怀希望的看着殿下的重臣,希望他们有一个好的办法。

底下的人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不发一言。

就连昭阳和伍员二位将军都没有办法击败来犯的敌军,他们有什么办法,如今泗州可用的将领只剩下宋义,景丹几将,但他们还要守护郢都,岂能轻易出动。

况且,即使出动了他们难道会比昭阳将军和伍员将军做的更好?

‘’国相,不知你有何见解?‘’熊侣见众人不说话,只能将目光转向了国相孙叔敖。

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历史治水名人。

曾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

主张以民为本,止戈休武,休养生息,使农商并举,文化繁荣,翘楚中华。因出色的治水、治国、军事才能,孙叔敖后官拜令尹(宰相),辅佐庄王独霸南方,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后因积劳成疾,孙叔敖病逝他乡,年仅38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