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深度语文
54621800000001

第1章 诗意地攀登(代序)

窦桂梅

几年前,干国祥发起了深度语文民间团队,在语文教育界闹出了不小的声响。铁皮鼓和王开东就是其中最活跃的两个。

何谓深度语文?

干国祥的解释是,“经由思抵达诗”。就王老师而言,“深度”表现在课程理解之深,文本剖析之透,课堂把握之精到。

王老师的深度语文追求,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各种文体之中。阅读本书,你会在小说的教学情境中“经过与穿越”,品味祥林嫂命运的悲苦,蛮子大妈战争的辛酸,还有宝黛爱情的铭心刻骨;在散文教学的散淡与跳跃中,你会思索“眼泪为谁而飞”,美丽竟然是愁人的,而生命也必然如“铸铁一样站立”;在诗歌文本的课堂中,你又能涵咏“浪漫与精确”,体验“万里写入胸怀间”的自由和畅达;而在戏剧教学中,当你感受“当爱已成往事”的冲击,未尝没有一种从恶如崩的恐惧与战栗;在文言文教学中,你又能穿越历史的烟云和沧桑,领悟归有光的“至情语言”,当然,在王老师的作文教学中,你也必然会体悟到“山的沉稳,水的灵动”。

细细品读王老师的课,你还会发现,王老师的深度,是具有“文化深度”和“认识高度”问题驱动下的学生的情感、思维的有效激活,是师生合作碰撞的拔节提高。由于读者反映的介入,原先的文本在师生的对话中生成为一个新的立体的文本,一个经过师生创造性感知后赋予了新意义的文本。学生、教师、作者成了文本意义的生成者和创造者,课堂因此走向了多元主题、多元视界的解读和生成,成了知识的重新经历和复活,成了师生精神生命又一次苏醒。正如我校胡兰老师的读后感言:“慧敏睿觉,勇开风气之先;敦柔宽厚,不失先贤情致!其课如长风浩荡,裹挟千里,猎猎商商;其人若酣泉佳茗,甘冽馥郁,与之神交,每有进益,不觉使人忘俗!”

读王老师的课,我会万分认同这样的观点——语文学习不是“懂不懂”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美不美”“深不深”的问题!

我的课在小语界也被称为深度的课堂。我曾提出主题教学的课堂应当有三个维度:温度,恒定性;广度,开放性;深度,发展性。任何时候,追求高度与深度都是一种学习的姿态。从王老师的课,我们看到,高度与深度并不是问题,关键就看你能否深入浅出。

我早年的课例,非常重视语文教学中的童真、情趣,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忽视深度,只是年级和课型的限制而已。在《圆明园的毁灭》《晏子使楚》课例中,我所追求的深度,也绝不是强行让学生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而是努力通过有节制的释放,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螺旋式上升。即便这样,对于那些值得思考,或许会存在疑义或争议的问题,我还是把选择权交给儿童。

同样,在王老师的教学中,我们也必将感受到,老师不是在增加知识数量与难度的高深玄妙,更不是脱离文本的任意拓展和拔高——而是在“最近发展区”(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合作学习所能达到的收益之间的落差)内着力,寻找最佳的一个“度”,进行智力挑战和思维训练。

也可以这样说,这种深度是基于年段特点、体裁特点、课时特点上的适度把握。深度不是难度,“深度”甚至只是揭示文本的内在逻辑的一种智慧。很多时候,文本的内在结构是恒定的,很少变化,变化的是外在。那种内在的心理和文化密码是不变的,而深度就是要把这种密码和集体无意识揭示出来。

我对王老师是很敬重的。

这种敬重不仅仅因为共同的深度追求,还因为他深深地热爱语文,热爱生活,舒展生命。开东的人生被一种执着包围着,他是审美的、灵性的、热情的、智慧的。他常常说自己累得像一条狗,但这只是一种解脱式的自嘲——里面没有牢骚,更没有埋怨。我甚至从这种话里听出了他的一种厚重的充实。每个人将工作做到极致,就会获得丰盈的快乐,自己也随之光彩起来。开东善于积累生活中的点滴,并巧妙地化作教学的重要资源,他让学生留心广告词、商店名、春联等,所有这些鲜活的语言和创意,使得他的课堂充满了源头活水。学生喜欢他的课,不仅是深度上的智力挑战,还有永远散发阳光的审美体验。

要知道,王老师这本书的实录,是每周20多节课,每天几乎精疲力竭的那些夜晚整理出来的。我能想象出他边听录音边整理的样子。——这,常常让我敬佩不已。我知道,我不能阻止他——正如我不能阻止我自己。面对教育教学的现状,任何人都没得选择,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用我们手中所有的,用最大的努力去求得最好的结果。我们唯有充满希冀地耕耘,不断探求,走向语文的深度,生命的深度,走向海拔五千。

教育工作是一个让人灵魂容易结茧的工作。相当多的人把教学当成了一种苦役,在机械的周而复始中,一天天、一年年熬着,寸寸挪动,挨向可怜的退休工资。开东却坚持从生活中来,向生命里去,他的课堂构成了对生活高度的认识,并不断获得一种高峰体验。

我在2007年和王老师相识,在相互交流中,我们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因为外国语学校和清华附小的联谊活动,王老师多次听过我和我校年轻老师的课。我们曾就很多课一起探讨过,争论过。每一次听课之后,他都“虚怀若谷”地给我们进行点评——江南才子的儒雅,又不失高度的指点,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印象。让你心悦诚服地接受,又不至于让你觉得突兀而不可逾越。

想起王老师在《人民教育》读到我的《牛郎织女》实录,激动地给我发来的短信,那份鼓励,让我更加坚定自己主题教学的深度走向。《三打白骨精》中,王老师提供了他写的《猪八戒评优材料》,让学生们对猪八戒的人物形象有了丰满客观的认识。安徒生原文《丑小鸭》中的两个“藏”,多个“啄”的细节发现,都让我们的课锦上添花。《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隐忍”也是在和王老师探讨中获得的共识……

友谊必须建立在彼此的认同与共同成长中。同在课堂行走的我,也常常试着对王老师的课堂提出一些看法。在看了他的《合欢树》后,我就写出以下读后感——

我觉得合欢树的意向应该是一种象征,也不仅仅就是指母亲这个人,应该是生命的象征,体现人之为人的一种对生命的意义与追寻,就好比合欢树一样,虽然第一年没有发芽,但是,第二年却长出枝叶,而且后来竟然开花,长高,年年开花——那棵生命的大树已经是精神意义的树。整堂课是否只围绕“合欢树”进行?例如读题目:这棵合欢树与谁有关?学生读书后就会说出母亲,“我”,邻居,小孩。于是,问题就来了:

1、谈谈母亲与合欢树有什么关系。

于是学生就找到文中关于母亲的描写。母亲在路旁,栽啊,挪啊……这些地方都可以让学生读读。然后追问,为什么母亲这样对待合欢树?于是又引出儿子的病,以及母亲的心情。这里,顺便把母亲原来的样子和现在的样子以及心情都理了出来——你看,文章的前半部分,就是一个问题引出一连串的问题。透过内容之后,接下来要追问:合欢树究竟代表了母亲的什么?(希望)生命的希望,自己的老去并不是悲剧,自己的不爱打扮也不是完全彻底遗忘生活,而是在路旁竟能栽活合欢树!这个时候,我们研究母亲的形象,母亲——就是一棵合欢树!母亲的离去,合欢树的开花与生长,就是母亲生命的延续!

2、接下来再讨论“我”与合欢树的关系。

这就是我们要抓的文章的第二部分,在这个部分中,你分析得很好:遗忘——对于悲伤的遗忘,也就是不忍心记住母亲的死去。难忘——想去看,可又不忍心看,因为到那里,一切的往事浮上心头,活生生的母亲却看不见了,只有看到树,越是看到合欢树,越是思念自己的母亲。铭记——我想,这个时候,合欢树就是“我”的精神支柱,合欢树,不就是“我”延续了母亲的写作,“我”延续了母亲的生活,“我”延续了母亲对生活的向往——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合欢树!“我”怎么能忘记这棵合欢树?再延续下去,可以说,如今的“我”也成了这棵合欢树!于是,生命必须升华,“悲伤也是享受”!

总之,这个环节我解读得不够深。不过,你还要找到段落和句子,要读起来!你就会引发学生的感慨:她(合欢树)对“我”施恩时,也许只是于无声处,当奇异的恩典幻化成“我”成长的动力,“我”借这恩典得以收获福祉,心中想到感恩与回报的时候,早已物是人非,所以,爱需要珍惜,需要记住,因此“我”不看那树,“我”便记住了那树。

3、邻居孩子心中的树。

孩子望着影子,想着什么?这是生命的一种好奇与渴望,也是生命本身。邻居说着合欢树,自然而然,没有一点奇怪——这就是生命本身!

4、最后,回到“我们与合欢树”。

读了文章,你心中的合欢树究竟是什么?他们(指书上的人物),你们(指同学们),连起来,就是——我们。那么我们心中应该种上怎样一棵合欢树?

我想,母亲于我,天下父母于孩子,将来也会成为父亲母亲的孩子们,心中种下的一定是今天你理解的合欢树!因此,史铁生的这篇文章,已经不仅仅写给自己,自己的母亲,而是写给天下所有的人。因此,合欢树才真正在心中长成一棵参天的生命的、精神的树!愿天下的人心中永远拥有这棵树!最后齐读课题。这样,从开头的题目入手,最后再回到题目!朋友啊,愿我们都是这棵合欢树!

王老师很感动我评点的细致,很是鼓励了我一番。当这堂课的实录呈现之后,我也一一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点评。

之所以罗列这么多“曾经的讨论”,就是要说明,我的学习态度是认真的,我以上的表达是真诚的。

我知道,王老师一直朝着心中明亮的地方一步一步艰难而诗意地攀登。我坚信,他必将在语文课堂上收获春天,也必将迎来自己事业的巅峰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