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专家诊治皮肤癣与牛皮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55365500000001

第1章 特应性皮炎

“皮肤癣”医学上指的是:湿疹、接触性皮炎、真菌病或其他感染疾病等;医学上被命名为:银屑病。

患了特应性皮炎会出现哪些症状

表现为全身散发性丘疹,丘疹较大,皮色或棕渴色,初起者较红。

特应性皮炎有哪些特征与分期

1.婴儿期

(1)渗出型的皮疹大多发生于肥胖有渗出性皮损体质的婴儿。

(2)干燥型的皮疹常见于瘦弱的婴儿。

2.儿童期

(1)湿疹型的皮损表现与成人的亚急性和慢性湿疹相似。

(2)痒疹型的皮损可有渗出及结痂。

3.青年、成人期皮损与儿童期类似

特应性皮炎会有哪些临床并发症与伴发症

病人尚可伴发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哮喘等变态反应症状。

特应性皮炎可分哪些类型

可分为单纯型和混合型。

患了特应性皮炎需进行哪些项目诊断检查

1.组织病理

2.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

3.皮内过敏原检测

特应性需与哪些皮肤病鉴别诊断

1.湿疹

2.婴儿脂溢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疾病是怎样产生的

1.病因

(1)遗传因素

(2)变态反应原

主要的变应原如下:屋尘蛹、食物、感染性变应原、花粉、接触刺激物及变应原。

2.发病机制

(1)变态反应性发病机制

(2)非变态反应性发病机制

3.影响特应性皮炎临床过程的环境因素

(1)季节

(2)精神因素

(3)温度变化

(4)职业因素

4.流行病学

为什么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在最近几年会增加呢?有以下几种原因:

(1)可能是广泛局部使用类固醇导致更频繁或者长时间的症状加重,引起表面上的患病率增加。

(2)是新的家庭清洁物质可能损伤皮肤,使特应性皮炎病人更易致敏。

(3)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重,引起城市特应性皮炎患病率增加。

(4)另外,近年来人乳汁中多氯联苯水平,以及牛奶中化学物质的增加,使婴儿接触这些化学物质的机会增多了。

5.遗传学方面

特应性皮炎、哮喘和枯草热有家庭聚集倾向。

6.免疫学方面

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中除了抗体及超抗原机制外,或许还存在其他机制。

7.评价病残

尽管特应性皮炎不危及生命,但是它既能导致身体的病残,又能导致心理上的病残。

特应性皮炎应怎样诊断

(1)皮肤皱褶处如:肘窝、腋窝、踝前部或者颈部周围有皮疹。

(2)病人有哮喘或枯草热的病史。

(3)1年来皮肤干燥病史。

(4)身体屈侧有湿疹样皮疹,面颊、额头和四肢伸侧有湿疹表现。

(5)2岁内发病。

特应性皮炎有怎样的治疗现状

局部慎重使用类固醇激素和润肤剂。补骨酯素加长波紫外线及中波紫外线证明对特应性皮炎病人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其治疗原则以恢复皮肤的正常屏障功能、寻找并去除诱发和激发因素、减轻或缓解症状为主要目的。

局部间断外用糖皮质激素,并配合润肤保湿剂。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同时,应早期加用抗细菌或抗真菌药物,可有利于控制病情。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对特应性皮炎有良好疗效,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抗炎作用。

特应性皮炎有哪些治疗原则

1.抗炎治疗

2.防止皮肤干燥

3.防止感染

特应性皮炎病人应怎样选择外用药物治疗

5%多塞平霜或非类固醇消炎药物,可在短期内有效地减轻瘙痒症状。

特应性皮炎病人应怎样选择抗组胺等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和细胞膜稳定剂:最常用的抗组胺药有苯海拉明、马来酸氯苯那敏、氯雷他定及西替利嗪等。

特应性皮炎病人应怎样选择免疫制剂治疗

免疫抑制剂、白三烯及磷酸二酯酶拮抗剂、磷酸二酯酶拮抗剂。

特应性皮炎病人应怎样选择其他相关剂治疗

1.曲尼司特、甘草酸和复合维生素等可选择用于特应性皮炎的治疗,可有辅助治疗作用。

2.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3.保湿剂和润肤剂

4.封包治疗

5.浸泡

特应性皮炎病人应怎样选择紫外线治疗

1.长波紫外线光化学疗法

2.窄波中波紫外线

特应性皮炎病人应怎样护理

避免刺激:比如食物对口周的刺激;衣物、汗液、洗涤剂对皮肤的刺激;大小便残留物对臀部会阴的刺激。过热、焦虑、气候突变、感染、预防接种都可能成为刺激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