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一堂哲学课
5537600000019

第19章 哲学与摆脱困境:痛苦是短暂的,快乐是永恒的 (3)

“我不能”经常在我们的耳边响起,这是你对自己的宣判。听多了你对自己说的“我不能”,你很可能就会走进自卑的圈子,再也出不来。沉静在“我不能”的困境中,很多事情就真的无法去做。关于信心的威力,并没有什么神秘可言。信心在一个人成大事的过程中是这样起作用的:相信“我确实能做到”的态度,产生了能力、技巧与精力这些必备条件,即每当你相信“我能做到”时,自然就会想出“如何去做”的方法。

不要自己给自己宣判,要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只要相信“我能”,便会有无限可能。

Chapter8哲学与处世:出世入世间,做个半路人

很少有人知道乔治·华盛顿实际上是德克萨斯人。当他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他用他的鲍伊猎刀砍倒了他父亲心爱的牧豆树。他父亲骑着马在牧区忙了一天回来后,质问是谁砍倒了他珍贵的树。“父亲,”小乔治说,“我不能说谎,是我砍的。”

“既然这样,”他父亲说,“我们搬到弗吉尼亚州去吧。就凭你这种处世态度,你永远也别想在德克萨斯州的政坛上站住脚。”

幸运垂青善于为自己找靠山的人

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应付生活中无边的苦难。所以,自己需要别人帮助,自己也要帮助别人。

——【奥地利】茨威格

那些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当谈起自己的成功经历时,每每要感谢此人、感谢彼人。我们相信他们说话时的真诚,因为大凡成功者的身前背后,确实总有一些给予他切实帮助的人,或给他一把助力,或给他一个倚靠。在这个人与人的关系如此密切的时代,没有人能单枪匹马轻易成功。幸运之神总是垂青那些善于为自己找到靠山的人们。

军机大臣左宗棠的知己有个儿子,名叫黄兰阶,在福建候补知县多年也没有候到实缺。他见别人都有大官写推荐信,想到父亲生前与左宗棠很要好,就跑到北京寻求左宗棠的帮助。可是左宗棠却从来不给人写推荐信,他说:“一个人只要有本事,自会有人用他。”

一句话就将黄兰阶打发走了。黄兰阶没有得到帮助,又气又恨,离开左相府,就闲踱到琉璃厂看书画散心。忽然,他见到一个小店老板学写左宗棠字体,十分逼真,心中一动,想出一条妙计。他让店主写柄扇子,落了款,得意洋洋地摇回福州。

这天,是参见总督的日子,黄兰阶手摇纸扇,径直走到总督堂上,总督见了很奇怪,问:“外面很热吗?都立秋了,老兄还拿扇子摇个不停。”

黄兰阶把扇子一晃:“不瞒大帅说,外边天气并不太热,只是这柄扇,是我此次进京左宗棠大人亲送的,所以舍不得放手。”

总督吃了一惊,心想:我以为这姓黄的没有后台,所以候补几年也没任命他实缺,不想他却有这么大的后台。左宗棠天天跟皇上见面,他若恨我,只要在皇上面前说个一句半句,我可就吃不住了。总督要过黄兰阶的扇子仔细察看,确系左宗棠笔迹,一点不差。他将扇子还与黄兰阶,闷闷不乐地回到后堂,找到师爷商议此事,第二天就给黄兰阶挂牌任了知县。黄兰阶不几年就升到了四品道台。总督一次进京,见了左宗棠,讨好地说:“宗棠大人故友之子黄兰阶,如今在敝省当了道台了。”

左宗棠笑道:“是嘛!那次他来找我,我就对他说:‘只要有本事,自有识货人’,老兄就很识人才嘛!”

黄兰阶能够官拜道台,是以左宗棠这个大贵人为背景,让总督这个小一点的贵人给他升了官,实在是棋高一着。

单从借力的角度来看,黄兰阶正是看准了清政府官场的特点而想出了求官的对策。真可谓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想要实现自己的目的,就要借助他人的力量,但借力时却不要仅仅拘囿于人。趋势潮流,万事万物,只要能为我所用,都可以借来一用。而人生在世,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要想取得非凡的成就,仅靠一个人的微薄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要想成功,就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则人生就会出现转机。

站在高处挥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别人很远就能看见你;顺着风呼喊,声音并不加大,但是听的人觉得很清楚。骑马的人,自己跑得并不快,但可以到达千里之外;乘船的,并不一定会游泳,但可以穿过江河。君子并非智慧异于常人,只是善于利用事物而已。

宽以待人,给人留三分薄面

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

——【俄】别林斯基

一个懂得处世的人不仅能够在尴尬中令自己全身而退,而且注意维护别人的自尊。一个人如果损失了金钱,还可以再赚回来;一旦自尊心受到伤害,就不是那么容易弥补的,甚至可能为自己树起一个敌人。所以,“得理且让人”就是要照顾他人的自尊,避免因伤害别人的自尊而为自己树敌。宽以待人是门艺术,掌握了这门艺术,我们也许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天中午,埃德蒙先生刚到客厅门,就听见楼上的卧室有轻微的响声,那种响声对于他来说太熟悉了,是阿马提小提琴的声音。

“有小偷!”埃德蒙先生急忙冲上楼,果然,一个大约13岁的陌生少年正在那里摆弄小提琴。他头发蓬乱,脸庞瘦削,不合身的外套里面好像塞了某些东西,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小偷。埃德蒙先生用结实的身躯挡在了门口。

这时,埃德蒙先生看见少年的眼里充满了惶恐、胆怯和绝望。那是一种非常熟悉的眼神。刹那间,让埃德蒙先生想起了往事……愤怒的表情顿时被微笑所代替,他问道:“你是丹尼尔先生的外甥琼吗?我是他的管家。前两天,丹尼尔先生说你要来,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那个少年先是一愣,但很快就回应说:“我舅舅出门了吗?我想先出去转转,待会儿再回来。”埃德蒙先生点点头,然后问那位正准备将小提琴放下的少年,“你也喜欢拉小提琴吗?”

“是的,但拉得不好。”少年回答。

“那为什么不拿着琴去练习一下,我想丹尼尔先生一定很高兴听到你的琴声。”他语气平缓地说。少年疑惑地望了他一眼,但还是拿起了小提琴。

临出客厅时,少年突然看见墙上挂着一张埃德蒙先生在歌德大剧院演出的巨幅彩照,身体猛然抖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跑远了。

埃德蒙先生确信那位少年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因为没有哪一位主人会用管家的照片来装饰客厅。

三年后,在一次音乐大赛中,埃德蒙先生应邀担任决赛评委。最后,一位叫里特的小提琴选手凭借雄厚的实力夺得了第一名!评判时,他一直觉得里特似曾相识,但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颁奖大会结束后,里特拿着一只小提琴匣子跑到埃德蒙先生的面前,脸色绯红地问:“埃德蒙先生,您还认识我吗?”埃德蒙先生摇摇头。“您曾经送过我一把小提琴,我一直珍藏着,直到有了今天!”里特热泪盈眶地说:“那时候,几乎每一个人都把我当成垃圾,我也以为自己彻底完了,但是您让我在贫穷和苦难中重新拾起了自尊,心中再次燃起了改变逆境的熊熊烈火!今天,我可以无愧地将这把小提琴还给您了……”

里特含泪打开琴匣,埃德蒙先生一眼瞥见自己的那把阿马提小提琴正静静地躺在里面。他走上前紧紧地搂住了里特,三年前的那一幕顿时重现在埃德蒙先生的眼前,原来他就是“丹尼尔先生的外甥琼”!埃德蒙先生眼睛湿润了,少年没有让他失望。

给他人留面子,维护他人的自尊,可以减少对别人的伤害。埃德蒙先生以自己的宽容之心,为小男孩保全了面子、保留了自尊,感化了他的心灵,所以改变了他的人生。

人人都可能做出尴尬的事,生活中也随时可能碰到尴尬的事情。处于尴尬境地的人一定会觉得颜面尽失,在这个时候如果你能为他找一个台阶下,不但能立刻博取对方的好感,而且也会建立良好的社交形象。

良好的个人形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重要资本,更是一个人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若想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就需要尊重他人,包容他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

人生不必太较真

模糊性是人类固有的美德。

——【德】海德格尔

郑板桥在潍县做官时题过几幅著名的匾额,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难得糊涂”这一块。据考,“难得糊涂”这4个字是郑板桥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的。那一年郑板桥专程至此观郑文公碑,因盘桓至晚,不得已借宿于山间茅屋。屋主为一儒雅老翁,自命糊涂老人,出语不俗。他室中陈列了一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板桥大开眼界。老人请板桥题字以便刻于砚背。板桥以为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4个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方印。

因砚台过大,尚有余地。板桥说老先生应写一段跋语,老人便写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他用了一块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板桥大惊,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的官员,细谈之下,方知原委。

有感于糊涂老人的命名,板桥当下见还有空隙,便也补写了一段:“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这就是“难得糊涂”的由来。

难得糊涂,糊涂难得,人的一生不必太较真,遇大事的时候分清轻重,小事糊涂一点,这样必能活得自在坦然。在处理大事与小事的关系上,有人提出了一种论点:大事小事都精明——少;大事精明,小事糊涂——好;大事糊涂,小事精明——糟。在古罗马律法中就有“行政长官不宜过问细节”一条。在现实生活中,不仅仅是领导者,普通人也时时面对自己的大事和小事,我们也就没有必要老是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耗着了。

吕端,北宋初期幽州人。他幼时聪明好学,成年后风度翩翩,对于家庭琐碎小事毫不在意,心胸豁达,乐善好施。一次,吕端奉太祖赵匡胤之命,乘船出使高丽。突然海上狂风大起,巨浪滔天,飓风吹断了船上的桅杆,船上其他人十分害怕,吕端却毫无反应,仍然十分平静地在那里看书。

宋太宗赵光义时代,吕端被任命为协助丞相管理朝政的参知政事。当时老臣赵普推荐吕端时,曾对宋太宗说:“吕端不管得到奖赏还是受到挫折,都能够十分冷静地处理政务,是辅佐朝政难得的人才。”

宋太宗听后,便有意提拔吕端做丞相。有的大臣认为吕端“平时没有什么机敏之处”,太宗却认为:“吕端大事不糊涂!”

终于,吕端成为宋太宗的宰相。在处理军国大事时,吕端充分体现出机敏、果敢的才能。每当朝廷大臣遇事难以决策时,吕端常常能较圆满地解决问题。

公元998年,太宗驾崩,李皇后与内侍王继恩等密谋废太子,“端知有变”,即将王继恩拘禁起来,辅佐宋真宗即位,挫败李皇后等人阴谋。

可见吕端的确“大事不糊涂”。后来,“大事不糊涂”就成了典故,“大事清楚,小事糊涂”,也成了人们处世的一个黑色智慧。

其实“大事不糊涂”者怎么可能“小事糊涂”呢?须知大事就是小事积聚起来的啊。所谓小事糊涂,只是装糊涂而已,因为真正的智者不屑在小事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人的精力有限,如果事必躬亲会活得很累。诸葛亮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智慧的象征,但是他治理蜀国事必躬亲,最后活活累死了。而他死后不久,“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在三国中最先灭亡。

影响全局的事为大事,决定整体的事为大事,范围内的工作之重为大事,也就是说以结果来评价事之大小,而不是以事之大小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