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CCTV发现之旅2(谷臻小简·AI导读版)
55378600000001

第1章 尘封的王朝

壹 神秘的文字难住了金文学家

天色将暮,在城门即落之时,范潍卿方才入京。他不顾旅程劳累,径直赶往东城锡拉胡同一座深宅大院。

此院的主人非比寻常,他是满清王朝的一位显贵,官拜国子监祭酒;他也是享誉当世的古文字学家,金文鉴定的第一号人物,他叫王懿荣。这一次,范潍卿由山东千里奔赴京城,为的是给王懿荣送一件不同寻常的东西。

范潍卿严密保管的,原来是一些龟的骨壳与牛的肩胛骨片。

但是,即便是王懿荣这样数一数二的古文字专家,也只能认出其中的寥寥几个。怀着对古老文明无比景仰的心情,他决定对这些神秘的骨片进行深入的研究。

贰 比象形文字前进了一步

青铜器上的金文比这种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前进了一大步,看上去已经不像直观的白描绘画了。中国的学者认为,金文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文字,在它出现以前,文字必然经历过一个漫长的演化阶段。

如今,一些刻有奇怪图案的龟甲片现身于世间,它们身上所刻画的,会不会是早期原始的中国文字呢?

叁 朝歌进入金文学家的视野

这些甲骨的出现太过离奇,它们的确真实存在么?

在王懿荣百般讯问下,古董商才闪烁其词地说出发现甲骨之处,有人说在河南省的汤阴,也有人说在河南省的朝歌。

朝歌,就是河南省的淇县。

肆 寻找神秘的出土地

王懿荣死后,他的大部分收藏,被一位叫做刘鹗的江苏人买了下来。刘鹗把手中所藏甲骨珍品1000多片拓印成书,这是关于甲骨的第一本著述,叫做《铁云藏龟》。

1906至1908年3年间,有许多甲骨收藏者赶往汤阴与朝歌收购甲骨,但是,无论怎样费尽心机的打探,都是失望而归。这两个地方从未出土过甲骨,而且当地人连甲骨这个名字都从来没有听说过。如此一来,所谓汤阴与朝歌出土甲骨的事,完全是子虚乌有。

伍 罗振玉的介入

罗振玉是造诣深厚的文字学家,他对这些骨片产生了浓厚兴趣,直觉告诉他,这些小图案的背后一定隐藏了某些深刻的含义。

然而,与当时大多数甲骨收藏家相比,罗振玉的介入来得更为执著。与其他人不同的是,罗振玉并不满足于对甲骨的收藏,他要寻找甲骨的出土地。

罗振玉了解到,甲骨真正的出土地在距汤阴不远处的安阳小屯村。

安阳,对于罗振玉来说,是命中注定要找寻的地方。

陆 文字与文明的关系

文明史,应以有文字为标志。文字可以令人信服地记录历史,没有文字的时代,就不能为科学所认证。20世纪初,中国人还没有找到记录周代以前的古老文字。此时,中国的历史要远远少于其他3个文明古国。

《史记》中记载,商存在于距今三四千年的时间里。这个时间太过遥远,即便是2000年前的司马迁,对于商朝的描述也极为简单。

柒 小屯的情况

1911年的小屯村,是一个罗振玉意想不到的世界,这里早已成为一个充斥着金钱与买卖的地方。

甲骨,是上天赐给小屯的礼物。这里没有人不知道甲骨的事,几乎每家每户都以贩卖甲骨为生,无论是地主还是普通的小户人家,都在自己的家中、田里,四处挖掘着甲骨。

捌 着手研究甲骨文

20世纪的第一个10年里,罗振玉开始着手研究甲骨文。与他同行的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后来成为中国学术界的一代宗师,他叫王国维。

不久后,罗振玉与王国维陆续解读出几百个甲骨文字,他们开始通读整句。当他们读到1303句时,两个人突然间恍然大悟,意识到这些甲骨实为历史上最最了不起的史料。他们从这些甲骨中,发现了许多奇怪的名字。这些人名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每一个名字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天干。

玖 一次意外的发现

1936年6月12日,这是中央研究院对安阳殷墟进行的第十三次考古挖掘。

正当人们按部就班忙碌之时,在一座坑内,有人发出了一声惊叫。

这是一次相当意外的发现,在坑内北面壁上,有一副卷曲的人骨架显露出来,有人小心翼翼地对骨架周围的土层进行了清理,出人意料的是,这副骨架之下,竟然是一大片从未扰动过的甲骨层。

由于数量太多,人们整整工作了半年,才把这坑甲骨整理完毕。这批龟骨总数为17096块,其中光整版的龟甲就有300块之多。这是殷墟历年考古工作中出土甲骨最多的一次。

拾 妇好是什么样的人

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渐渐发现,在武丁一朝中,还有一个挥之不去的人物。大概有200多块甲骨上记载了她的事迹,她叫妇好。

关于妇好的卜辞发现得越多,人们对她就越感到惊讶,妇好,是国王麾下的一名女将。

不久后,人们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妇好。有一些卜辞,显示出这位妇好与国王之间有不同寻常的关系。大约有95个被称做妇的女人在甲骨文中出现,她们一同构成了诸妇集团。

于是,有人认为,妇好并不是一个人,大概有许多叫做妇好的人,有的人是武将,有的人是王后。

对这一版卜辞的解释,几十年来一直众说纷纭。谁也没有想到,40年后,一次意外的考古工作,却带给人们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发现。

拾壹 妇好墓与妇好

1976年,中科院安阳考古队在进行一次例行的土地平整工作,考古队长郑振香与同事们有了不同寻常的发现,这里有一处修筑得极佳的劣土层。据有经验的老工人观察,这片新发现的劣土,很有可能是一个墓。

就在几天后,人们对这个墓又有了新的发现。几乎每一个种类的青铜器上都刻有一个名字,这个人就是墓的主人。她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因甲骨卜辞而名闻天下的王后——“妇好”。

武丁对妇好的感情极为特殊,也许是相爱至深,也许是相敬如宾,武丁对于妇好的离去总是难以释怀。

于是,这位开明的君主就把她珍爱的妻子许配给去世已久的贤王。大概他认为,这些死去的祖先会在阴世保佑他的妻子。

拾贰 失踪的岁月

20世纪20年代初,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北京大学曾就《史记》与《古本竹书纪年》中相差的500年讲过课。王国维讲道,甲骨文中记载,从商王盘庚开始,到商纣王辛结束,一共是八世十二王。如果12位国王掌国773年,那么平均每一位国王的当权时间就是64年半。其中必须有接近半数的国王活过100才能凑足773年之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然而,要想追寻这消逝的500年,还需要找到更加科学的依据。

拾叁 董作宾和他的田野考古

1927年,内战刚刚结束,新的政府建都南京,一切百废待兴。第二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筹备之初,请了一个30出头的年轻人任通讯员,他叫董作宾,师从于甲骨文大师王国维。

1928年10月13日,在董作宾的领导下,中国第一次科学田野考古挖掘开始了。在考古人员精心的试挖掘之下,人们找到了不一样的土层。人们一点点、一点点清理着地层。突然,一版龟片的一角现出了地面。考古队员的心一下子激动起来。这是董作宾安阳考古以来第一次重大发现,共出土有字的大龟版15片,这15片龟甲骨质坚实,字迹清晰,实为甲骨文中不可多得的宝物。

在其后的挖掘中,考古队员不断总结经验,挖掘工作也越来越顺利。10月30日,当第一次考古挖掘结束时,考古队员共发现甲骨854片,这在当时来说,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拾肆 科学考古开始

董作宾第一次考古挖掘工作的成功,使中央研究院终下决心大力对安阳进行考古挖掘。没想到,这一挖就耗去了人们整整10年的时光。

随着时间的推移,安阳考古的科学研究工作大面积展开了。第二次、第三次挖掘工作,又连续出土甲骨3794块。正是这3794块甲骨,使董作宾有了一个划时代的发现。

今天,考古学家们在所有已出土的甲骨之中,发现了128位贞人的名字。通过贞人的存在时间,人们可以很精确地计算出这128位贞人,大概生存在200多年的时间里。

拾伍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

1931年3月,第四次考古挖掘工作开始。

在小屯村北、后冈、四盘磨村等地,考古队员先后发现了一些房屋的基址及夯土围墙。在科学挖掘工作的指导下,不久后,专家们得以证实,这些基址正是商王朝的建筑遗迹。

《史记》与《古本竹书纪年》的这一段公案也因为对殷墟的科学考古工作而终得定论,学者们通过对贞人的鉴定,认为商王盘庚迁都直到商王朝覆灭,只经历了200多年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