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祖国(节选)
1946年至1949年
我于1945年秋,回到祖国。先在上海和南京住了一个夏天和半个秋天。我于1946年深秋从上海乘船北上,到了故都北京。我进入北大,以副教授的身份晋谒汤用彤先生。
思想斗争
我在这里讲的“思想斗争”,而是有关我的学术研究的。在印度学领域内,我的兴趣主要在印度古代及中世佛典梵文上,特别是在“混合梵文”上。反观我国,虽然典籍之富甲天下,然而,谈到印度学的书刊,则几乎是一片沙漠。这个问题,我在离开欧洲时已经想到了。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余,想到祖国在灾难中,在空前的灾难中,我又是亲老、家贫、子幼。等到回国后把家庭问题处理妥善了以后,再返回欧洲,从事我的学术研究。这实在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想出来的一个办法。我必须考虑两个条件:一个是不能离开印度,一个是国内现成的资料充足。
终于找到了出路
北大图书馆就在北楼前面,专门给了我一间研究室。这样做,对一个教授的研究工作,有极大的方便。汤先生还特别指派了一个研究生马理女士做我的助手,帮我整理书籍。回国以后,尽管中国图书馆中关于印度和比较文学史的书籍极为匮乏,但是中国典籍则浩瀚无量,我终于找到了出路。
出路的表现
对于一个搞学术研究的人来说,出路只能至少是主要表现在论文上。1946年按照我在上面给“学术”下的定义,真正够格的只有两篇:
1.《一个故事的演变》
2.《梵文〈五卷书〉——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话集》
1947年
1.《一个流传欧亚的笑话》
2.《木师与画师的故事》
3.《从比较文学的观点上看寓言和童话》。
在这篇文章里,我讨论寓言和童话起源的问题。所有的寓言和童话都产生在一个国家和地域内,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讲大多数的寓言和童话都产生在一个国家和地域内,则是近情近理的。
4.《柳宗元〈黔之驴〉取材来源考》。
1948年
1.《〈儒林外史〉取材的来源》。
2.《从中印文化关系谈到中国梵文的研究》。
3.《“猫名”寓言的演变》。
4.《佛教对于宋代理学影响之一例》。
5.《论梵文的音译》。
1949年
1.《列子与佛典》。
2.出路主流中的一个小漩涡《浮屠与佛》。
1950年至1956年
人民政府一派人来接管北大,我就成了忙人。一方面处理系里的工作。另一方面,我又参加了教授会的筹备组织工作,并进一步参加了教职员联合会的筹备组织工作。但是,到了筹建教职员联合会这个阶段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北大工人反对同教职员联合。我已经取得了资格,可以参加领导东语系的思想改造运动了,后来甚至于成了文、法两个学院的领导小组组长。开了三四十年的会以后,我曾对人说过:我现在的专业是开会,专门化也是开会。
对1949年再做一点补充
在中国历史上,为了迷惑和欺骗人民大众,最高统治者皇帝——我看首先是他们那一批专会阿谀奉承的奴才们——想方设法,编造神话,增加自己的神秘性,以利于统治。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正史上许多有为的帝王都具有异相,而异相又都与佛教有关,这一点用不着再论证了。关于文化交流的重大意义,我最近几年在许多文章和发言中都曾强调过。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文明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对于两国文化之促进作用,有目共睹。
批判的狂潮汹涌澎湃
当时流行最广也最有权威的说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批判的,是斗争的。虽然还没有像以后那样昭告天下: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时时讲,但是阶级斗争的势头已颇可观。
第一部被选中批判的电影是赵丹主演的《武训传》。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一出不折不扣的闹剧,而且埋下了极其危险的祸根。十几年后出现的“文化大革命”,与此不无关系。
批判《早春二月》是在西四西大街一所大院子里开始的。这场批判后来又扩散开来,牵涉到了许多有影响有造诣的著名学者,但并没有形成人人自危的局面,因为,达到被批判的水平并不容易,必须有相当高的学术地位,才有入选资格。尽管如此,一部分自认为有候选资格者,心中总是忐忑不安,空中好像悬着一把达摩克里斯利剑。
朵朵葵花向太阳
我们生活在有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里,只要一出门,就会遇到成百上千的人。她们都是平平常常的人,面带笑容,心平气和;我自己正是一个要交白卷的人。但是我最近参加了一些对城市居民进行宣传的工作,我天天见到的正是这些人。我蓦地发现:原来我认为十分熟悉的人,竟是十分陌生,我仿佛走到一个新天地里去了。在小组会上,她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我她们自己过去的经历和今天的感受。有的人说:她七岁给地主当丫头,三年只挣了一件短褂子。临走的时候,地主连这一件短褂子也不给她,把她扒得浑身精光,赶出了门。有的人说:她丈夫参加了抗日游击队,给鬼子逮住,十冬腊月,脱得一丝不挂,用鞭子抽;有的人说:小时候穷,住的是地主的房子。有的人说:她从小被父母卖给地主家当丫头。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没有共产党,没有毛主席,也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香橼
书桌上摆着一只大香橼,它也唤起了我的回忆,云南思茅。
思茅的香橼却像小南瓜那样大,一个有四五斤重。我觉得,香橼就是这个城市的象征,带走一只大香橼,就无异于带走思茅。思茅仿佛就在我的眼前,历历如绘。
春满燕园
燕园花事渐衰,桃花、杏花早已开谢。但是人们心头的春天却方在繁荣滋长。这个春天,同在大自然里的春天一样,也是万紫千红、风光旖旎的。我相信,住在这个园子里的绝大多数的教师和同学心中都有这样一个春天,眼前也都看到这样一个春天。这个春天是不怕时间的。即使到了金风送爽、霜林染醉的时候,到了大雪漫天、一片琼瑶的时候,它也会永留心中,永留园内,它是一个永恒的春天。
石林颂
我觉得,自己创造出来的这些形象都是异常美妙的,我沉湎于自己的幻想中。然而,我终于亲眼看到石林了。我眼前的石林完全不是那个样子。
走到离开石林还有十几里路的地方,我就看到一块块的灰色大石头耸立在稻田中,孤高挺直,拔地而起,倒影映在黄色的水面上,再衬上绿色的禾苗,构成一幅秀丽动人的图画。这些石头都洋溢着无穷无尽的力量,威慑地挺立在我们眼前。一转眼,我眼前又仿佛出现了一座古罗马的大剧院,四周围着粗大的石柱,一根根都有撑天的力量。眼前这一片森森棱棱的石头仿佛都活了起来,它们仿佛都具有大神通力,变化多端。
西双版纳礼赞
西双版纳是一个“黄金国”,是一个奇妙的地方,是一个能引起人们幻想的地方。我最爱这里的月夜,月光像水一般从天空中泻下来,泻到芭蕉的大叶子上,泻到累累垂垂的木瓜上,泻到成丛的剑麻上,让一切都浸在清冷的银光中。在这样一个地方,青年们的眼睛特别明亮,他们把自己的理想和前途,同祖国的前途,同这个地方的前途联系起来,把这个地方当做了自己的家乡,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换了人间——北戴河杂感
对我来说,北戴河并不是陌生的。然而现在摆在我眼前的却是一片现代化的建筑,灰瓦红墙,光彩夺目。在这一瞬间,我感觉到,我回忆中的那个破旧荒凉的北戴河车站已经永远从人间消失了。我们祖国的飞跃进步、迅速变化,可以在北京看到,可以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看到,也可以在像北戴河这样小的地方看到。
马缨花
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再加上走廊上陈列的那一些汉代的石棺石椁,古代的刻着篆字和隶字的石碑,我一走回这院子里,就仿佛进入了古墓。引起什么好感的。我从外面一走进那个院子,蓦地闻到一股似浓似淡的香气。我抬头一看,原来是遮满院子的马缨花开花了。在这样一个时候,这样一个地方,有这样的花,有这样的香,我就觉得很不寻常;不管我是怎样喜欢院子里那些马缨花,不管我是怎样爱回忆它们,回忆的范围一扩大,同它们联系在一起的不是黄昏,就是夜雨,否则就是迷离凄苦的梦境。同我回忆里那些马缨花比起来,一个是照相的底片,一个是洗好的照片;我从此就爱上了这光中的马缨花,而且我也爱藏在我心中的这一个光与影的对比。
夹竹桃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不知道由于什么缘故,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我故乡的那个城市里,几乎家家都种上几盆夹竹桃,而且都摆在大门内影壁墙下,正对着大门口。
我离开了家,过了许多年,走过许多地方。我曾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过夹竹桃,但是都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伸手到栏外,就可以抓到夹竹桃的顶枝。花香也一阵一阵地从下面飘上楼来,仿佛把中缅友谊熏得更加芬芳。就这样,在对于夹竹桃的婉美动人的回忆里,又涂上了一层绚烂夺目的中缅人民友谊的色彩。
一朵红色石竹花
一朵红色石竹花把我的回忆引到万里外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去。
处处花开夹竹桃
我是喜欢夹竹桃的:它带给我关于童年的回忆和对于缅甸友人的怀念。
黄色的军衣
我是多么爱那黄色的军衣啊!这黄色,正如我们国旗的红色一样,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颜色。觉得他那一身黄色的棉军衣特别可爱。它仿佛象征着勇敢、纪律、忠诚、淳朴;它仿佛也象征着解放、安全、稳定。只要穿这样军衣的人在这里一站,各行各业的人就都有了保障,可以安心从事自己的工作,工厂的工人可以安心生产,拖拉机手可以安心耕地,学生可以安心上学,小孩子可以安心在摇篮里熟睡。
雷锋同小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穿的当然也就是这样的黄色军衣。为了穿上这一身军衣,他经过了许多波折,作过很大的努力,最后终于偿了宿愿。我能想象,当他穿上这一身黄色军衣的时候,他的心情是多么激动,他会用手抚摸它,感到它比丝绸还更柔滑,比世界上一切美的东西都更美。
燕园盛夏
最热的还不是自然界的这些,而是青年人的心。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他们理想寄托之所在。他们想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在他们心中开成一朵花。
上海菜市场
一走进菜市场,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眼前不是什么菜摊子,而是一幅出自名家手笔的彩色绚丽、线条鲜明的油画或水彩画。不只菜摊子是这样,其他的摊子也莫不如此。在其他的摊子上,鸡蛋和鸭蛋堆得像小山,一个个闪着耀眼的白光。
访绍兴鲁迅故居
这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东西和地方,一点也看不出有什么神奇之处。但是,我却觉得这都是极其不平常的东西和地方。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寸土、桌子的每一个角、椅子的每一条腿,鲁迅都踏过、摸过、碰过。我总想多看这些东西一眼,在这些地方多流连一会。
五色梅
我从小就亲手种过五色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