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明白为什么而奋斗
5624300000013

第13章 问题12—为什么要把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公司和员工是一个共生体,公司的成长要依靠员工的成长来实现,员工的成长又要依靠公司这个平台。公司兴,员工兴;公司衰,员工衰。微软是这样,IBM是这样,所有的公司都是这样。

公司实际上是一个全体员工生存和发展的平台。公司中的每个人,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都是在这个平台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任何人离开了这个平台,就如同演员离开了舞台,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可是,当个人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公司是你生存和发展的平台

许多员工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打工者,与公司只是一种雇佣关系,把公司仅仅当成是一个完成工作的地方,甚至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置于与老板对立的位置,这种心态和认识对于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年轻人初入职场时,切记不要过分考虑薪水,而应注重工作带来的隐性报酬,抓住机会发展自己的能力,把公司当成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平台。

某公司的董事长黄先生,在一位员工大会上讲过这样一件事:

在他的公司里,有两位很出色的员工:袁先生和高小姐,均被另外一家公司看上,想以高价挖走他们。袁先生看到对方提出的薪酬标准比黄先生的高,于是很快就递交了辞职信。黄先生对他说:“你再考虑一下,那家公司很可能只是要利用你。”但袁先生没有听从黄先生的劝告,坚决地投奔了那家公司。

而高小姐却拒绝了那家公司的高薪聘请,选择继续留在黄先生的公司,一直勤勤恳恳地工作。

事情发展到后来,跳槽的袁先生果真如黄先生所料的那样,并没有得到重用。没过多长时间,那家公司利用完袁先生以后,就把他“踢”出门外。

而选择留下的高小姐,如今已经是黄先生公司中国区的总裁了。

黄先生最后总结道:“你来工作,并不是为了薪水这个目标,而是谋求将来的发展。那位袁先生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小利,而高小姐看得却很长远,她选择的是发展,像这种员工就值得去栽培。尽管发展之路开始时可能很艰难,但走到后面却是一条黄金之路。如果连路都是黄金铺成的,还怕没钱吗?”

职场上有很多人仅仅把公司当成一个完成工作的地方,工作也只是为了自己的那份薪水,他们总会盘算:我为老板做的工作应该和他支付给我的工资一样多,只有这样才公平。这种短浅的目光不但使他们的工作充满了痛苦,也使他们丧失了前进的动力。而高小姐则不同,她把工作看成一个自身生存和个人发展的平台,这样,原本卑微单调的工作就成了事业发展的一个契机。

公司是员工生存和发展的平台,真正优秀的员工应当把公司看成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始终与老板站在同一个立场上,自觉地维护公司的利益,建设和发展公司这个平台。这样,公司越来越大、越来越好,就能为员工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能力锻炼远比薪水重要得多,公司的存在为你能力的提升和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当你的能力得到老板的认可和赏识时,老板就会付给你更多的薪水。许多杰出的经理人所具有的创造能力、决策能力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工作中学习和积累得到的。由此可见,公司不但是员工之间互相交流和协作的平台,也是员工学习和展示才华的平台,只有从这个意义上认识公司,你的职业生涯才有意义,你才能将工作视为事业发展的一个契机,而不是痛苦的工作、薪水交换过程。

思考题:

频繁更换自己的平台(公司)是件好事吗?

你认为你和老板之间是什么关系?

没有人能独自成功

人类社会需要合作,团队的作用十分重要。

如今,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竞争日益激烈,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的。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协助与合作,任何人都无法取得持久性的成就。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任何方面都联合起来,建立在和谐与谅解的精神上,这一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将因此倍增自己的能力。

通用电气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曾说:“在一个公司或一个办公室里,几乎没有一件工作是个人能独立完成的,大多数人只是在高度分工中担任部分工作。只有依靠部门中全体员工的互相合作、互补不足,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某公司要招聘一个营销总监,报名的人很多,经过层层考试,最后只剩下3个人竞争这个职位。

为了测验谁最适合担任这个角色,公司出了一道怪题:请3名竞争者到果园里摘水果。

3名竞争者中,一名身手敏捷,一名个子高大,还有一名个子矮小。看来,前面两个最有可能成功,但结果正好相反,最后获胜的竟然是那个矮个子。这是为什么?

原来,这次考试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竞争者要摘的水果都在很高的位置,很多都在树梢。个子高的人,尽管一伸手就能摘到一些果子,但是毕竟有限。身手敏捷的人,尽管可以爬到树上去,但是树梢的一部分,他就够不着了。而个子矮小的人看来毫无优势可言。这位小个子的应聘者意识到这次招聘非同寻常,也许个个都是考官,也许处处都是考场,所以在刚进门时,他就很热情地和果园的守护老头打了招呼。他很谦虚地请教老头是怎样摘这些树梢上的水果的,老头回答说有梯子。于是,他向老头提出借梯子,老头十分爽快地答应了。有了梯子,摘起水果来自然不在话下,结果,他摘得比谁都多。因此,他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获得了总监的职位。

无论是企业、组织还是个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都不可能是万能的,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只有借助他人的力量,和许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合作,把个人的目标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并为之奋斗,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赢得最后的成功。

井深大刚进索尼公司时,索尼还是一个只有二十多人的小企业。老板盛田昭夫对他充满信心地说:“我知道你是一个优秀的电子技术专家,就像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一样,我要把你安排在最重要的岗位上——由你来全权负责新产品的研发,怎么样?希望你能发挥榜样的作用,充分调动其他人。你这一步走好了,企业也就有希望了!”

“我?我还很不成熟,虽然我很愿意担此重任,但实在怕有负重托呀!”虽然井深大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但他还是知道老板压给他的担子有多重——那绝对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能应付得过来的。

“新的领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关键在于你要和大家联起手来,这才是你的强势所在!众人的智慧合起来,还能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呢?”盛田昭夫很自信地说道。

井深大一下子豁然开朗:“对呀,我怎么光想自己,不是还有二十多位员工吗?为什么不虚心向他们求教,和他们一同奋斗呢?”

他找到市场部的同事一同探讨销路不畅的问题。他们告诉他:“磁带录音机之所以不好销,一是太笨重,一台大约45公斤;二是价钱太贵,每台售价16万日元,一般人很难接受,半年也卖不出一台。您能不能往轻便和低廉上考虑?”井深大点头称是。

然后他又找到信息部的同事了解情况。信息部的人告诉他:“目前美国已采用晶体管生产技术,不但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非常轻便,我们建议您在这方面下工夫。”他回答:“谢谢。我会朝着这方面努力的!”

在研制过程中,他又和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团结合作,终于一同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在1954年试制成功日本最早的晶体管收音机,并成功地推向市场。索尼公司由此开始了企业发展的新纪元!

可见,一名优秀的员工会自觉地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自觉地服从团体运作的需要,把团体的成功看做发挥个人才能的目标。优秀的员工不是一个自以为是、好出风头的孤胆英雄,而是一个充满合作激情,能够克制自我、与同事共创辉煌的人,因为他明白:只有加入了团队,才可以与别人一同创造奇迹。

思考题:

你有过和别人合作成功的经历吗?

你清楚你所在团队的共同目标吗?

顾全大局,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

如果问一些老板最害怕遇到什么样的员工,相信这样的一群人必定名列其中,他们是这样的:做事永远只看到自己的好处,目光短浅。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是没有大局的概念的,也不会有公司这个团队的位置。

当我们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究竟该如何抉择?是坚守住自己的一点小利益,还是顾全大局,为整体发展作出自己的牺牲?这个问题的答案足以考验我们对公司的忠诚度。公司有时会因为一些需要而调整战略部署与市场策略,但并不一定会告诉全体员工决策的原因,尤其是公司高层的考虑并不见得能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和支持,此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绝对服从、全力配合公司的整体行动。提到诺基亚,现在估计大多数人使用的都是它的产品。诺基亚能占据移动通信的半壁江山,与一个“败家子”有密切关系,这个“败家子”就是诺基亚的总裁约玛·奥利拉。

1993年,奥利拉下达命令:将移动通信之外的部门通通卖掉!此命令一出,立即遭到强烈反对,尤其是那些老员工,大骂奥利拉是“败家子”。

奥利拉没有为自己辩解,更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决策,他的理由是:卖掉其他部门,以保证移动网络和移动电话业务的持续发展。他真的行动了。

每出售一个部门,诺基亚的老员工就会减少。随着部门的出售,诺基亚的队伍也越来越年轻。有一年,某技术学院一个班的毕业学生全都来到了诺基亚。

不久,所有诺基亚员工都认识到了,“败家子”约玛·奥利拉快速而坚定地转向电信业的发展规划,以及出售诺基亚其他部门的“败家”行为是极有远见的决策,这一决策使诺基亚步入了快车道。

1998年8月的一天,位于芬兰赫尔辛基西部的诺基亚总部一片欢腾,人们打开一瓶又一瓶香槟,庆贺公司销售网覆盖的国家超过了麦当劳。当时,诺基亚的产品已经销往130个国家,比麦当劳多15个;在10个国家建厂;在45个国家设立销售办事处,拥有48000名员工,年销售额达到1180亿瑞典克朗。

芬兰,是一个并不显赫的北欧国家,而诺基亚,也不过是一个小村庄,最初的诺基亚公司不过是一家小小的木材加工厂,但诺基亚这个神话的缔造者们却用现实征服了眼光挑剔的人们。

从诺基亚脱胎换骨的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到高层的决策确实并不是我们能立刻理解的,但若因此而不执行任务,耽误了公司的既得利益,也会耽误我们自己的前程。

黑格尔曾说过一句非常深刻的话:“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名虽可叫做手,实已不是手了。”这句话表明,部分脱离了整体,已经不能保持其属性了。

员工与企业的关系犹如手和身体,不能只看到自己,而应站在更高的角度关心企业的发展,要有统观全局、服从全局的先进思想,将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追求整体效应。

一个将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员工,能给他人以信赖感,让企业乐于接纳,在赢得团队和老板信任的同时,更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莫大的益处。

思考题:

你有过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发生冲突的经历吗?

你确认自己能理解公司高层的决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