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明白为什么而奋斗
5624300000016

第16章 问题15—为什么要尊重老板

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再没有什么比老板这个角色更和我们亲近的了,我们的职位、评优、薪水、奖金等都与老板密切相关。老板究竟在公司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在一个公司中,老板不仅推动着公司的运行,还维护着公平公正的组织规则。老板代表了公司绝大部分员工的意愿和利益,是一个公司的核心。一个公司如果没有了老板,就像一个国家没有了国王,只会陷入一盘散沙、群龙无首的境地。那么,员工与老板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我们该怎样处理好和老板的关系?

老板和员工:不是对立,而是合作

许多人认为,员工和老板天生是一对冤家。人们最常听到的是相互间的抱怨,即使偶尔彼此关心一下,也让人觉得有点假惺惺的。人们常呼吁老板要多为员工着想,以利于企业的发展,而员工似乎就很少有理由要为老板着想了。

但究其根本,老板和员工只是社会角色不同、社会分工不同而已,这两种角色实际上是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

对老板而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员工的感恩和敬业;对员工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丰厚的物质报酬和精神上的成就感。从互惠共生的角度来看,两者是和谐统一的——公司需要忠诚和有能力的员工,业务才能进行,员工必须依赖公司的业务平台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为了自己的利益,每个老板只保留最佳的员工——那些能够感恩公司、尽职尽责完成工作的人。同样,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每个员工都应该意识到自己与公司的利益是一致的,并且全力以赴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老板的信任,才能在自己独立创业时,保持敬业的习惯。

罗斯是某学院的部门助理,他的老板安迪负责管理学生和教职员工。极其糟糕的签到系统使学生们常常在还未上课的时候就被记名;许多班级拥挤不堪;一些班级却又太小,面临被注销的危险。意识到安迪承受着改进学生签到系统的压力,罗斯自告奋勇组织攻关开发一个新的系统。很快,这个攻关小组开发出了一个卓有成效的系统。在此之后的一次组织机构改组中,安迪被提升为主任,随即,罗斯被提升为副主任。对罗斯成功开发的这套系统,安迪给予了高度赞扬。

员工与老板绝不是天生的一对冤家,而是互惠互利、创造双赢的合作者。一般说来,那些时刻同老板立场一致,并帮助老板取得成功的人,才会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才会成为令人羡慕的成功人士。

我们需要用对待普通人的态度来对待老板。许多人总是对自己的上司不理解,认为他们不近人情、苛刻,甚至认为老板可能会阻碍有抱负的人获得成功。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为老板着想,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或许能重新赢得老板的欣赏和器重。退一步来说,如果我们能养成这样思考问题的习惯,最起码我们能够做到内心宽慰。你对老板怀有感恩之心,老板也同样会以具体的方式来表达他的谢意,感谢你所提供的服务。

同时,要学会赞美和欣赏老板,向老板学习。如果你的老板是一个各方面都很成功、很优秀的人士,请你千万不要错过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除了父母之外,没有人能够拿钱让你去学习,老板给你发着工资,提供着实战的学习环境,免费给你提供标杆和榜样,你为什么不以发奋工作报答老板的知遇之恩,成就老板,同时成就自己呢?

思考题:

你会经常主动和老板谈话吗?

你认为员工应不应该和老板建立私人关系?

选个好老板做导师

一个好老板会让你受益无穷。除家人之外,老板是与我们接触最多的人,也是我们每天都面对的比我们优秀的人。因此,为了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我们需要转换对老板的看法,把老板当成一个成功路上的良师益友,而不是一个只会压榨员工的“对头”。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崇拜的对象,我们愿意崇拜和学习那些离我们遥远的伟人,却往往忽略了近在身边的智者。这一点在工作中体现得尤其充分。也许是出于嫉妒,也许是由于利益的冲突,我们忽视了每天都在督促我们工作的老板和上司——那些最值得学习的人。老板之所以能够成为老板,必然有他的过人之处。聪明人应该时刻研究他们的一言一行,了解作为一名管理者所应该具备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提升,才有可能在自己独立创业时做得更好。

杭州奥普电器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方杰当初就是一个善于向老板学习的人。早在澳大利亚留学的时候,方杰就有意识地到澳大利亚最大的灯具公司“LIGHTUP”公司打工。当时他还不懂商业谈判,他知道自己的缺陷,很希望学会谈判的本领。他知道他当时的老板是一个谈判的高手。

每当有机会与老板一起进行商业谈判的时候,方杰总是在口袋里偷偷揣上一个微型录音机。他将老板与对方的谈判内容一句句地录下来,然后再回家反复地听,揣摩、学习,看看老板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对方是怎样提问,老板又是怎样回答的。

方杰就这样不断地学习,几年以后也成为一个商业谈判的高手。最后老板退休了,把位子让给了他。到了1996年,方杰差不多已经成了澳洲身价第一的职业经理人。后来,他回国自己创业,奥普浴霸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做成的。方杰并不是一个天生的生意人,他的成功,就是虚心向老板学习的结果。

老板是一个企业最有责任心的人。随时随地向老板学习,那么你做事会更尽心尽力,你更会得到老板的欣赏。像老板一样思考,像老板一样行动,潜心向老板学习,你就会主动去考虑企业的成长,考虑企业的费用,你会感觉到企业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反之,你就会得过且过,不负责任,认为自己永远是打工者,企业的命运与自己无关,这样的你永远不会得到老板的认同,不会得到重用。

老板是与我们接触最多的人之一,也是我们每天都面对的比我们优秀的人。注意留心老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观察他们处理事情的方法,你就会发现他们的过人之处。如果你能做得和他们一样好,甚至做得更好,你就有机会获得晋升。

传统社会中,人们对这一点认识得非常清楚,弟子长时间跟随着师父,学徒耐心地向工匠学习,学生借着协助教授做研究而提高,刚刚入门的艺人花费时间和卓有成就的艺术家相处——都是借着协助与模仿,从而观察学习成功者的做事方式。工业化生产破坏了这种学徒关系,也破坏了老板与雇员之间的这种学习关系,雇员与老板之间逐渐变成了矛盾对立的利益体,在一些错误观点的蒙蔽下,许多人失去了向老板学习的态度。

许多年轻人在选择工作时都会问“月薪多少”、“工作时间长吗”、“有哪些福利”、“有多少假期”,以及“什么时候调薪”。

大部分人都忽略了一项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我要选哪些人成为我工作的导师?”

错过了一个能够与给我们以教益的人交往的机会,实在是一种莫大的不幸。因为只有通过与优秀的人交往,才可能擦去生命中粗糙的部分,才可以雕琢成器。向一个能够激发我们生命潜能的人学习,其价值远胜于一次发财获利的机会——他能使我们的力量增加百倍。

思考题:

在工作中,你是否受到过老板的帮助?

你欣赏你的老板吗?

体谅老板,未来才能做好老板

换个角度看老板,是为了让我们可以认清老板的责任和使命,体谅老板所承受的痛苦和压力,站在企业和老板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样,我们不仅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还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老板。

老板也在为我们工作。换个角度看老板,我们就能体会到老板为企业经营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在工作中给老板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工作做好。

工作中,员工轻视老板主要分为下列两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一旦某位职员在公司中起了很大作用,他就会变得自以为是。譬如顺利完成了一个大订单,为公司挽回了重大的损失等,他会想:“如果没有我,公司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第二种情形是,当员工处于事业的低潮,譬如没有完成业务指标,或者因个人工作问题遭到老板的批评责备,他的内心会充满挫折感和委屈,于是,就会对那些批评他的人心存怨恨。“当老板有什么了不起,将我放在那个位置上,我一样能做好。”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是正确的心态。他们被私欲蒙住了眼睛,看不到老板所付出的代价和努力,看不到做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必须付出的艰辛。

事实上,作为一名老板,其工作性质与员工有很大不同。他必须思考公司整体的发展战略,他必须对每一个重大的决策进行规划,这些工作表面上看没什么大不了的,却需要长时间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维持一家公司的正常运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并不像我们所看到的那么简单,他必须具备许多非凡的能力:

——强烈的成就感,这类人追求卓越成就感的愿望很强烈;

——良好的整合能力,这类人具备不错的逻辑思维能力,能把各种纷繁的信息整合起来,做出准确的判断;

——良好的承受力和持久力,这类人承受压力的能力强,勇于面临各种打击,不轻言放弃;

——良好的团队组织能力,这类人有天生的领导力,善于调动团队整体积极性。

退一步说,如果老板真是很轻松、很悠闲,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人做了老板都会很轻松,现在的轻松也许是以前辛苦的结果——只是你没有看到老板以前所付出的努力。一旦公司业务进入成熟稳定期,与那些整天疲于奔命的业务员相比,老板的轻松也是理所当然的。

李克是一名业绩出众的营销经理,看到老板每天坐在办公室里,而业务人员四处奔波,使得公司财源滚滚,他内心颇有些不平,于是产生了自己创业的念头。几经筹措,他终于将公司开起来了,结果如何呢?他发现无论是业务,还是管理都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当然,我们并不否定个人创业,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职业精神,但我们必须明白,做老板是一件复杂而且辛苦的事情。做员工时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并且给老板更多的体谅,未来才有可能做好老板。

思考题:

怎么样理解“体谅老板”?

“体谅老板”与“做好老板”之间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