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情
56310800000084

第84章 成婚?

“灵儿在做什么?”

“呀!吓死我了,皇兄你怎么来了?”赵灵寝宫,一心为王伦挑选好日子的赵灵可能是太过用心,居然没有发现赵佶已经悄无声息的走到了自己的身后。

轻轻一笑,赵佶坐到了书桌旁,顺手拿起赵灵被吓到脱手的书,“依我看,明明是你太过用心了,连侍卫的通报声都没有听到,咦?灵儿怎么无故看起历书来了?”

书院的事情赵灵从未隐瞒过赵佶,平复了一番心情,赵灵当下便把书院近来发生的事情一一说了出来。

“这才几日,育才书院居然发生了这么多趣事。成婚么?是应该挑选一个好日子啊。”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本来是为他人挑选成婚的好日子,感叹之余,赵佶自然而然的将目光锁定在了自家妹子的身上,“灵儿今年已满十七岁了吧?”

“对啊,皇兄今日是怎么了?怎么无端询问起妹妹的年岁来了?”赵灵疑惑道。

赵佶摸着下巴,看着眼前清丽可人的赵灵,开口道,“十七岁了,到年纪了,看来是时候为灵儿寻一婆家了。”

“皇兄说什么?”赵灵惊呼出声,“婆…婆家?”成婚这种事情,虽从未经历过,但赵灵绝对谈不上陌生,宋神宗有十个女儿,除了老赵家得罪太岁早亡的六个之外,其余四个就只剩下赵灵还未成婚了,想起之前送披红挂彩的姐姐们出嫁,赵灵不经愕然,这便要轮到自己了么?

“是啊,显恭皇后年方十六,比你还要小上一岁,却即将为朕诞下龙子,你今已年满十七,是时候成婚了,待朕想想…有了。”赵佶笑道,“潘美之后潘意,此人年岁三十有三,膝下无子,有妻早逝,且为名门之后,生的高大威猛,仪表堂堂,此时官居左卫将军,我想日后加官进爵…”

苦笑一声,赵灵开口道,“莫不是皇兄嫌弃妹妹,想早日将妹妹赶出皇宫?”

“胡闹,朕怎会将你赶出皇宫?这潘意将军…”

赵灵志向冲淡,若是之前还则罢了,毕竟比起下嫁一个武将,也总好过以和亲联姻的借口远嫁北辽,如今赵灵与育才众人接触多了,就连性格也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不少,连艺伎出身的锦儿和冬梅都能自己选择如意郎君,自己堂堂一国公主又有何不可呢?不但如此,赵灵在李府借住的一段时日之中借读了《红楼梦》一书,在李清照和红楼的影响下,赵灵虽没有中意之人,但也不想草草的将自己嫁给一个根本不了解的人。“皇兄莫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难道灵儿对潘将军有什么成见不成?”

“灵儿不敢,潘将军护我皇宫内外周全,灵儿岂能心生不满?只是…潘将军虽好,却非灵儿中意之人罢了…”

“哦?”赵佶饶有兴趣的开口道,“不知灵儿的意中人乃是何人啊?但凡不是寻常百姓人家,朕定然亲自为你做媒。”

轻轻一笑,赵灵开口道,“灵儿中意之人,不敢说有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策马定乾坤之大能,但也得是能够识文断字,行军打仗的文武双全之人,潘将军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这文采…”

话说到这里,赵佶已然了解了赵灵心中所想,感情是嫌弃这潘意是一介武夫啊,同时也为潘意感到一丝惋惜,若是抽出练武的时间读一点书,想来此时也不会被赵灵所嫌弃了。“罢了,罢了,朝中文武官员众多,其子嗣更甚,想找到一个文武双全之人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不过有安奇‘滚滚长江东逝水’在前,怕是无人敢在其面前以才子自居了啊。”提起安奇,可能是意识到了什么,赵佶表情怪异的看向赵灵,“灵儿所说的意中人,不会…就是安奇吧?”

听闻此言,赵灵先是一愣,随后毫不顾忌身份的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皇兄想到哪里去了,安奇虽有大才,且有汴京第一才子之称,却手无缚鸡之力,甚至比起坊间的一些妇人都略有不及,灵儿又怎会钟情于他?再者言,安奇与清照二人两情相悦,我又与清照相交莫逆,敢问这世间哪有朋友共侍一夫的道理?”

赵佶视安奇为友,又深知景、李二人之事,安奇对李清照用情至深就连赵佶都深受感动,若是赵灵再掺和进去,事情恐怕会更加复杂,听到赵灵的解释,赵佶才算是松了一口气,“潘意之事暂且作罢,不过你的婚事可不能耽误太久了啊…”

“灵儿心中自有计较,皇兄不必过多担忧…”赵灵随声附和道,只不过事情具体如何发展,还要看她自己的意愿了,总之,现在的赵灵,绝对不可能将自己草草嫁出去,未来的夫婿,还得由她来自己选择…

……

说来讽刺,入仕之后的安奇,比起以往,显然是清闲了许多。

难得的,安奇睡到日上三竿才睁开了眼睛,简单的洗漱一番,带着熬夜写出来的手稿,安奇匆匆的离开了家门。

勾栏说书这桩“生意”虽有王伦把持,但作为“幕后主使”,安奇也不好对自己的“产业”不闻不问。今日风和日丽,阳光正好,安奇一身素衣,再次来到了梦开始的地方。

勾栏上说书的是李松,可能是太过认真,居然没有发现人群之中的安奇,不得不说李松确实是个人才,活儿干的不错不说,这故事也讲的很好,频频往返于猪肉铺和瓦舍之间还显得游刃有余,此人若是使用得当,定然会是一个得力的帮手。摸了摸口袋,将身上所剩不多的铜板一股脑的丢上勾栏,安奇退到了人群之外。

“恩公今日怎有时间来这里了?”

回头一看,王伦那张挂满笑容的脸出现在了安奇的眼前,轻轻一笑,安奇将手中的手稿递给了王伦,“闲来无事,出来转转,你怎么也在这里?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今日可有你的历史课啊。”

自蔡京随童贯南下,育才历史课便又重归王伦之手,对此王伦自然是欣喜无比,“不瞒恩公,今日确有历史课,不过被院长安排在下午了。”

“这是为何?”

“回恩公,女子乐团被柴大官人借走了,九成也被户部来人接了去,院长索性将上下午的课颠倒了过来,这不,张先生带着绘画班的学生出门作画,冯厨子也带着学生出门学习买菜去了,现在书院除了待课先生,无一学生在场。”

轻轻点了点头,安奇开口道,“既然今日无事,那你我二人便在这瓦舍转转,你看如何?”

“全凭恩公做主。”

苦笑一声,安奇率先迈步朝着瓦舍内走去,指着其中的一处勾栏,开口道,“我记得这里是杂耍。”

“恩公说的对啊。”

“如果我没记错,这里应该是相扑?”

“恩公说的对啊。”

“这里似乎是舞蹈场所?”

“恩公说的对啊。”

“……你可以不要再叫我恩公了吗?先是贵人,后是恩公,安奇这两个字这么难说出口?”

“恩公说的对啊。”无论如何王伦也不会想到,彼时抢了自己勾栏的“仇人”如今居然会成为自己的恩人,而且是天大的恩人。“恩公说什么就是什么,但是安奇二字王伦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说出口的。”

“总之不要再让我听到恩人二字。”白了王伦一眼,安奇继续漫步在瓦舍之中,时隔许久,安奇居然依旧清晰的记得每个勾栏的所属,直到将瓦舍逛完,安奇才意犹未尽的开口道,“怎么感觉少了些什么呢?”

“恩…景大人怕是回忆起过往,心有所感吧。”

“或许吧…”安奇轻声开口道,忽的,可能是意识到了什么,安奇一把抓住王伦,大声问道,“京剧!我想起来了,此处居然没有京剧!”

“京剧?”

看着王伦疑惑的面庞,安奇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所想,宋朝的时候根本没有京戏,亦或者说京戏根本没有从别的曲目中演化出来,为了验证心中所想,安奇哼唱了一段《霸王别姬》给王伦听,“一直以来你流连于各处瓦舍,可曾听过我所吟唱的曲调?”

“未曾听过。”

“那红白黑蓝各种大花脸呢?”

“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刚刚说完,王伦便看到安奇一跃一尺多高,边跳还边喊着“耶”,王伦不知何意,正欲开口询问,便被停下来的安奇半拉半拽的拉出了瓦舍。

“你去东南,我去西北,你我二人今日将汴京城内的大小瓦舍转个遍,看看是否有我所说的京剧。”

“好,不过…”

“待下午到书院我再向你解释,事不宜迟,你我现在就分别出发,快。”说完,安奇便一溜烟的跑没影儿了。

王伦呆呆的立在原地,看着安奇消失的背影,无奈的发出了一声苦笑,“我的景大公子啊,你可知汴京大小勾栏有几何?”

话虽这么说,但安奇的吩咐王伦还是要坚决执行的,将手稿放在胸前的口袋里,深吸了几口气,王伦学着安奇的样子朝着东南方向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