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第二章已经讨论了自卑情结,以及普通自卑感与自卑情结的关系。我们所有人都有自卑感,也要对抗自卑感。优越感是一种与自卑感相反的感情,我们现在就要讨论这种感情。
我们已经了解,在个体的发展过程和行为中,生活中的各个特征是如何体现的。所以我们认为,不管过去还是将来,个体的特征都会存在。过去意味着我们正在试着与缺陷或者自卑感相对抗,将来则意味着和我们的目标与奋斗联系密切。我们因此而对自卑情结的出现、优越情结的连续、过程的动态发展感兴趣。不过,这是两种相互关联的情结,所以如果我们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优越情结暗藏在一些自卑情结中的事例,也不必大惊小怪。同理,如果在寻找优越情结,并对其连续性进行研究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发现自卑情结暗藏在其中。
普通情况
不过,我们要明白,“情结”这个词缀于优越和自卑之后,只是说明在探求优越和表现为自卑的时候,程度比较严重而已。一个人身上明显存在一种矛盾——优越情结和自卑情结之间的敌对性,但如果我们用以上观点来解释,那么这种敌对就消失了。很明显,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是互补的,这一点与一般的感情是一样的。如果不能察觉到我们现在也存在某种缺陷,那么就不可能去寻求成功和优越。我们知道,自然感情是这些情结的发源地,若是这样我们就可以断定,如果这些情结是矛盾的,那么同样多的矛盾也存在于自然感情中。
寻求优越是没有尽头的。其实,人的精神和思维都是由寻求优越组成的。生活要成为某种方式或者完成某个目标,就像我们前文提到的那样,要将这种计划转化为行动的力量,就要追求优越,它就像一湾溪水,所有遇到的事物都会被一同冲走。我们可以观察那些怠惰的孩子,他们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也不爱活动,我们可能会认为他们并没有运动。不过就算是这样,那种寻求优越的期望,也是可以在他们身上发现的。他们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会说:“假如我勤快一些,说不定总统的位置就是我的。”可见,他们也在努力、在运动,不过要有一定的条件,他们才可能去努力、去活动。在他们看来,自己在积极生活方面的成就不少,只需要……也就是说他们过于自负。当然他们完全在空想,自己欺骗自己罢了。不过大家都知道,人经常在虚幻的想象中得到满足,尤其是勇气不足的人。他们总是想要躲避困难,认为自己不够强大,所以就想要绕开,这些人总是沉溺于虚幻中。只有这样做,他们才能感觉比现实中的自己更加聪明、强大。
有些儿童的偷窃行为就源于他们的优越感。他们认为自己把别人骗了,把别人的东西偷走了,可是别人却根本不知道。他们可以不费劲就积攒财富。罪犯经常认为自己是英雄,要比其他人高明,可见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优越感。
对于这个特点,我已经从把它作为智力系统表现形式的角度来讨论了。它既不是社会的意识,也不是共同的意识。杀人犯认为自己是大英雄,但这仅限于他们自己这样认为。他们勇气不足,想要躲避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就只能做出这样的事。从这些分析可以得出,犯罪行为是优越情结的产物,而不是原始的或者本性的歹毒的产物。
同样的特点也见于神经病患者身上。比如,有些人因为失眠而没有充足的精神完成第二天的工作,那么他们就认为自己无法做好曾经完全能做好的工作,认为自己不应该被要求去工作。“如果让我好好睡一觉,没有什么我干不了的。”他们悲哀地感叹道。
忧虑症患者身上也有同样的症状。因为忧虑,他们总会把自己摆在别人之上,如同一个暴君。其实,他们需要他人的陪伴,不管是做什么,或者在哪里,都应该有人在身边,他们用自己的担忧来操控别人。那些陪着他们的人不得不让生活符合他们的要求。
家庭中关注的中心是精神混乱的人和抑郁的人。我们在他们身上能够看到一股力量,可这股力量竟然受自卑情结的控制。哪怕他们埋怨体重轻了、身体瘦弱等,也还都是压在健康人身上的强者。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小的人也是强大的,所以我们不必惊讶于这点。(假如问道:“谁是我们文明中最强大的人?”那么应该回答:“婴儿。”这才是最有逻辑性的答案,因为婴儿不会被人控制,但却可以控制他人。)
我们要探讨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之间的关系。比如,一名问题儿童有优越情结,喜好争斗而又傲慢自大,总想表现出比实际更加强大的样子。我们知道,脾气差的儿童想要达到压制别人的目的,就会使用突然袭击的方式。这是一种急躁的做法,可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他们感到自卑,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已经强大到能达成自己的目的。我们在儿童打架的例子中可以发现,那些好狠斗勇的孩子身上都有自卑情结,同时他们也都有克制自卑的期望。他们好像在绞尽脑汁地踮起后脚跟,让自己看起来更雄伟一些,用这种简单的方式来取得优越、骄傲和成功。
我们一定要找到治疗这些儿童的方法。这些儿童没有看到事物的自然顺序,也没有发现生活的连续性,因为他们都没有认识到这些,所以才会有上述行为,可见我们并不应该责怪他们。假如他们直接和这些障碍对峙,就会一口咬定自己感到非常优越,根本就没有自卑。所以,我们要让他们一点儿一点儿地认识到这些问题,我们要友善地把我们的观点解释给他们听。
对于一个喜欢炫耀的人来说,他可能只是因为感觉自己在生活中有意义的地方与其他人竞争的能力不够,所以才会有自卑感。这也是为什么他总是关注生活中没有意义的地方。他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不能与社会友好接触,也不知道如何处理生活中的社会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他在童年时期经常排斥和抵抗自己的老师和父母。我们应该理解自己所遇到的这种案例,同时也应该让孩子们理解。
我们可以发现,神经病患者中的优越情结和自卑情结是联系在一起的。神经病患者经常认识不到自己的自卑情结,但却能表现出优越情结。
在一个家庭里,假如有一个孩子非常受宠,那么剩下的孩子就会尽力寻求优越情结,这是因为他们产生了自卑感。如果他们的兴趣集中在关注别人,而不是围绕自己转,那么他们就会很好地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不过,如果他们心中已经留下了自卑情结的明显痕迹,就会发现自己对别人利益的关心少于对自己利益的关心,好像在一个有敌意的环境中生活,所以他们的公共意识都是不足的。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社会问题时总是带有一种情感,但对于解决问题来说,这种情感却没有什么作用。所以,他们为了寻求摆脱束缚而来到了生活中没意义的那一面,其实这只是一种表面的摆脱束缚,他们在依靠别人,而且没有使问题得到解决,可见真正的摆脱束缚并不是这样的。他的生存必须依靠别人,就像是一名乞丐,为了追求束缚只能像神经病一般地表现自己的懦弱。
人性有一个特点,即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如果感到懦弱,就会去寻求优越,而不再对社会产生兴趣。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使生活问题得到解决,希望在不卷入社会兴趣的同时,就能找到个人的优越感。如果一个人在把社会兴趣和优越结合起来的同时,还想尽力追逐优越感,那么他就可能在生活有意义的方面驻足,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果。然而假如他的社会兴趣不足,那么对于解决生活问题来说,他所做的准备还不够。就像我们所说的那样,这一类人包括自杀者、罪犯、精神混乱者和问题儿童。
在讨论正常人与优越情结和自卑情结的关系之前,我们不应该草率地对优越情结和自卑情结的问题得出普遍性结论。所有人都会感到自卑,就像上文提到的那样,不过自卑感不是某种疾病。恰恰相反,对于正常的、健康的发展与努力而言,这恰好是一种激励。如果一个人彻底被这种不足的感觉压制住了,并且不能接受参与积极活动的刺激,那么他才不会努力,才会变得压抑,这时自卑感就可能发生变质,成为一种疾病。对于一个具有自卑情结的人来说,一个躲避困难的方法就是形成某种优越情结。虽然他不够优越,但他可以假定自己足够优越。他不能承受的自卑可以通过这种虚幻的成功得到补偿。正常人是不会有优越感的,更何况是优越情结。不过他的努力仍然是为了优越,我们都会产生的取得成功的伟大心愿,就是这种优越感。精神的源头就在于虚幻的价值观,但只要他的努力表现在事业方面,他就不会产生虚幻的价值观。
案例
如果想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了解某个强迫性神经病患者的病例。有一个女孩,她非常年轻,她的姐姐和她后来的生活关系密切。人们都称赞她的姐姐长得漂亮。在一个家庭中,如果某个成员要比其他成员都优秀,那么剩下的家庭成员都会受到消极的影响,这是一个从最开始就非常重要的因素。其实,不管是儿童、父亲或者母亲,只要是受到了这种影响,就都会出现完全相同的结果。这个家庭的其他成员所处的境地会非常艰难,有时候他们甚至会无法承受这种艰难的处境。
这名女孩就成长在这种不太积极的环境中,她认为自己受到的压制非常多。如果我们此时了解的事情也是她能了解的,或者她有一定的社会兴趣,那么她就会沿着某个方向成长下去。她开始学习音乐,但总是担心姐姐在众人面前得到老师的夸奖,所以她总是非常紧张,这样就产生了一种自卑情结。这个因素还使她的学习遇到了困扰。后来,她的姐姐结婚了,那时她二十岁,但她还想和姐姐比,于是也开始寻找未来的丈夫。她就这样一直深陷下去,逐渐和生活中有意义的、健康的一面背道而驰。最终她的结论是,她具有一种魔法力,能够把人送到地狱里,因为她是一名坏女孩,非常非常坏。
我们可以认为她的优越情结就是这种魔法力。同时,就像有的富豪总是埋怨自己不幸地成为富豪一样,这个女孩也不断地埋怨。她认为自己有上帝一样的能力,可以将人们推入地狱,同时也经常想到自己可能让这些人得到救赎。不管是哪种想法,其实都是非常经不起推敲的,不过这种虚幻的感觉让她相信她那位深受宠爱的姐姐没有她的力量强大。若是想要打败姐姐,这个方法倒是能用上。所以她又对自己的能力感到不满,越是不满就越是让人坚信这种能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过,假如这种能力遭到了她的讽刺,那么她所坚持认为的就未必可信了。所以,她要是想要对命运感到高兴,就只能表示不满。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某种优越情结可能没有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认可,这种暗藏的优越情结的真实存在,又弥补了她的自卑情结。
现在,我们来讨论那位深受喜欢的姐姐。她曾经也被娇惯着长大,是家里唯一的孩子,整个家庭都以她为中心。不过,她的地位在三年后发生了变化,家里迎来了她的妹妹。现在她突然失去了自己的地位,她曾经是家里唯一被关注的焦点。所以,这个女孩变得争强好胜。不过,她的争夺只发生在对手比她更弱的情况下。她只与不如她的孩子争抢,可见虽然她很要强,但到底没什么勇气。假如,她所在的环境里的孩子没有一个不强的,那么她就会变得压抑或者性情扭曲,根本就不会争抢。如果这样,她家里的人可能就不那么喜爱她了。
在这样的环境中,姐姐感觉自己受到的喜爱没有曾经的那么多了。大家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于是她更加肯定自己的判断。我们应该能够理解她为什么直接攻击自己的母亲,因为她认为另一个孩子是母亲带到家里来的,所以母亲是一个罪人。
同时,她的小妹妹还是一个婴儿,必须被宠爱、关照和照料,凡是婴儿都应该如此。可是小妹妹根本不需要为争夺宠爱而去努力,因为她本身就处在一个备受关爱的环境中。妹妹成为家庭的核心人物,成为一个让人喜爱的、甜美温和的小姑娘。其实,有时候在美德面前表示服从也能让人敬佩。那么,我们来研究生活中的有意义的方面到底包不包括这种温和、甜美和友善。我们可以假设,因为她备受宠爱,所以才变得可爱温顺。不过,娇惯的孩子在我们的文化中并不是备受宠爱的。有时候,她的父亲也发现,这种情况必须要终止了,而且还付诸行动。有时候,承担这项责任的应该是学校。这个一直处于危险状态的孩子因此而产生了自卑感。不过如果她所在的环境比较适宜,那么这种自卑可能并不会被人发现。不过,要是环境不那么顺利,她就变得压抑,甚至会崩溃,优越情结就这样产生了。
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都是生活中没意义的一面,在这一点上,两者是一样的。我们永远都不会看到,一个具有优越情结的、骄傲无礼的孩子,会处在生活中有意义的一面。
来到学校以后,一些被娇惯的孩子所处的境地就不再是顺遂的了。此时,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是迟疑的,比如我们前面说到妹妹就属于这种情况,他们向来不会做完一件事。她开始学习钢琴、缝纫等技能,但没多长时间就停下来了。另外,他们对生活的兴趣也没有了,整日忧郁而又沉陷其中无法自拔。她感觉自己头上有一团阴影,那就是她的姐姐总是被人喜欢。她的迟疑让她的性格变差了,变得懦弱。
此后,她的犹豫还表现在工作中,她什么事都做不完,虽然她想把姐姐比下去。她在婚恋上仍然迟疑。她一直在寻觅,终于在三十岁的时候找到了一个男人,可这个男人患有肺结核,她的父母必然反对她做出的选择。在这个时候,她父母的反对使这场婚姻没有结果,她根本不需要做任何事。一年后,她结婚了,男人比她大三十五岁。要是用现在的眼光看,这个男人算不上是一个“真男人”,这场婚姻没有任何意义,当然也称不上是婚姻。我们发现这种行为中通常都隐藏着自卑情结——所选择的配偶要么不可能结婚,比如一个已经结婚的人,要么年纪非常大。所以一旦出现了阻碍,他们的懦弱就会暴露出来。这个女孩只能选择另外一条道路满足自己的优越情结,因为她的优越感在婚姻中没有得到满足。
她坚定地认为,责任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要是摸到了什么人或者东西,她就要再洗一遍手,其实她总是没完没了地洗手。其实,她不停地洗手,使她的手变得非常粗糙,这样很多脏东西就留在了手上,所以她的手还是脏得不像话。就这样,她变得彻底孤独了。
她认为这个世界上唯一干净的人就是自己,虽然她的各种表现看似属于自卑情结。因为别人不像她那样对洗手非常执着,所以她就会责怪或者批评他人。她总是想着比其他人强,好像在哑剧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她确实比别人强了,不过要通过一种虚幻的方式,因此这个世界上最干净的人非她莫属。我们发现,她那种极其明显的优越感,就是由自卑情结转化而来的。
我们在控制欲非常强的自大感中,也能看到同样的现象,有人认为自己是帝王或者基督耶稣。他们非常生动地演绎着自己的角色,在生活中处于无意义的一边,在生活外被孤立。我们在追溯他的过去时会发现,他之所以用一种没有任何意义的方式表现出优越情结,完全是因为极其自卑。
有一个住进了精神病院的十五岁男孩的病例,原因是产生了幻觉。这件事发生在战前,他在幻觉中认为奥地利国王死了,说国王给他托梦,让他带领奥地利士兵与敌人厮杀,这当然都是不可能的。报纸上写到国王乘车出行,或者待在城堡里,所以他应该是在胡思乱想。他还是一个又矮又小的孩子,这时候有人让他看报纸。看过以后,他还是认为国王给他托梦,国王已经去世了。
当时,个性心理学正在研究,对于一个人的优越感和自卑感来说,睡前的姿势有怎样的重要作用。很明显,这个男孩的案例对这项研究提供的证明非常有用。有些人睡觉的时候头被被子蒙起来,他们弯着身体,像一只刺猬一样躺在床上。这种姿势说明他们有自卑情结,难道我们要认为他们是有勇气的人?假如一个人的身体挺得非常直,那么我们是不是要认定他在生活中很容易对其他事物表示顺服,或者是一个懦弱无能之辈?就像他在睡觉的时候所展现的那样,他能够展露出自己卓越的能力和崇高的品性,不管这些品性和能力是潜在的,还是流于表面的。长期的观察发现,趴着睡觉的人基本都是喜斗而固执的人。
我们做了一些观察,试图证明男孩睡觉时候的姿势与他醒时的行为有怎样的联系。他总是把两只胳膊交叉放在前胸,这是一种和拿破仑比较相似的睡姿。众人都在照片上看到了这种拿破仑式的睡姿——双臂交叉放在胸前。到了第二天,大家问这个男孩:“你能不能从这种姿势想到曾经认识的人?”男孩说:“嗯,想到了我的老师。”这是一个令人感到迷茫的回答。不过有人提醒说,说不定这名老师和拿破仑有点像。这名男孩非常喜欢这位老师,也希望成为一名这样的老师,事实果真是这样。不过,男孩被家人送到了餐厅去做工,原因是家里没钱让他上学。餐厅里的所有客人都嘲笑他,因为他个子比较矮,这是一种耻辱,他无法忍受,他想要摆脱。他确实躲开了,只是到了生活中没有意义的一边。
对于这名男孩身上发生的故事,我们现在可以理解了。最开始的时候,他就产生了自卑情结,一位餐厅里的客人总是嘲笑他是小个子。不过他想成为一名老师,他在寻求卓越,可是他没能达到这个目标,遇到了一些障碍,只能躲开了,最后来到了生活中没用的一边。他得到这种优越感,不过是在睡觉的时候。
现在我们可以知道,不管是生活中有意义的一边,还是生活中没意义的一边,都可能出现优越的目标。比如说,两种情况可能发生在一个仁善、慈悲的人身上:一是他在吹捧自我;二是他喜欢帮助别人,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对于前者,心理学家遇到过很多,自我吹嘘、说大话,是他们的主要目的。比如说一个男孩,他在学校里的表现并不出色。其实他甚至会盗窃或者逃学,品格非常差。但他却总是说大话,自卑情结就是他这些行为的根源。他通过一种虚荣的、无耻的方式,来达到美好的目的。所以,他开始给妓女买花或者各种礼品——用自己偷来的钱。后来,他驾驶马车来到一个小镇上,这个小镇非常远,他在这里找了一辆马车,要六匹马驾驶,他就这样得意扬扬地在镇上晃悠,最后被人抓住了。他想要表现得比现实中的自己更加强大,比任何人都强大,每一种行为都是这个目的。
有人说自己很容易就能成功,犯罪行为中也有类似的特点。纽约的几家报纸在不久以前报道了一个案例,一个小偷潜入了一名教师家,并且和他们展开一场激辩。小偷教育这些妇女,成为一名小偷是非常容易的,但若是做一份老实而又一般的工作,将会遇到很多烦心事。有些人来到了生活中无意义的一边的同时,还产生了一种优越情结,这种情结就是在他选择无意义道路的途中产生的。他认为女人没有他强大,尤其是女人手无寸铁,但他手里却拿着家伙。其实他就是一个胆小鬼,可是他能认识到吗?我们知道,这种人想要摆脱自卑情结,来到了生活中没有意义的一边。他就是一个胆小鬼,可他认为自己不是胆小鬼,而是一名英雄。
还有一些人想要解脱,想要逃离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困难,最终选择了自杀。他的优越感来自于看轻生命。其实,他们也是彻头彻尾的胆小鬼。我们知道,弥补自卑情结是优越情结的第二个阶段。我们一定要随时找寻这种联系,其实这种联系与人性是一致的,只是看起来很矛盾而已。一旦我们找到了这种联系,就能够治疗优越情结和自卑情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