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声乐艺术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59233800000008

第8章 通俗歌曲的异军突起

在上海、武汉、重庆、广州和香港三四十年代曾经流唱过所谓的通俗歌时代曲轻音乐就有:《何日君再来》《蔷薇几时开》《桃花江是美人窝》《夜来香》《香格里拉》《秋水伊人》和带通俗民歌风的《四季歌》《卖汤圆》《读书郎》《天涯歌女》等,大都是描写男欢女爱的。据李岚清考证,中国第一首通俗流行歌曲是黎锦晖创作的《毛毛雨》,1920年10月在音乐杂志发表的电影《雨过天晴》插曲。

1978年至1980年是港台流行歌曲风靡大陆的偷渡时期。对于80年代流行歌曲的再现江湖,声乐各界人士见仁见智,分歧很大,争论激烈,更有人将之称为怪胎而加以贬斥。1985年随着中国社会改革的深入,中国文化艺术事业一度出现新的景象,一批新潮歌手及新潮作曲人群的崛起,创作了一批具有强烈的寻根意识与现代观念的声乐作品。

80年代的流行歌坛,群星辈出,实力派歌星刘欢、毛阿敏、韦唯、李娜等人,在初登歌坛之时便以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表现力,超越了同时代绝大多数青春偶像派歌星而令人刮目相看。

1988年是中国流行歌曲创作丰收的一年。

90年代的流行歌坛,新手如云,有如走马灯似的涌现,又悄悄地离去,销声匿迹。短短的又一个十年时间,通俗演唱流行歌曲按市场运营规律,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模仿到创造,从稚嫩走向成熟,从风格单一发展为多元并存的历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