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浪漫:自由与责任:檀传宝德育十讲
59835400000001

第1章 自序

娓娓道来的“话体”(对话体、讲话体),可能是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的最好形式,也是教育思想传播的最佳媒介。然而,这本演讲和对话集却完全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李永梅女士、朱永通先生“逼迫”出来的成果。

最近十多年来,我有幸周游祖国各地(偶尔也出国到伦敦、东京等地),交流自己有关德育、美育、师德建设和其他教育话题的心得。大概是因为自己一直在作相关的学术研究,集中思考过一些问题,同时又在中学、大学教书几十年,“教”的功夫也不错,所以诸多演讲也算是广受欢迎。但是,我在演讲资料累积方面却一直比较懒散。原因除了琐事堆积、没有时间之外,更主要的是我一直认为演讲是要讲点“气场”的,没有那个氛围,单是文字记录很难有真正演讲的效果;而且一场好的演讲或者对话是无法复制的,不要说录音,就算是最好效果的录像也无法复制那种奇妙无比的现场感!

然而,吃不住李、朱两位“大侠”(“大夏书系”同仁)不辞劳苦的“游说”,我开始试着将过去的演讲记录调出来看看。结果,我居然改变了初衷。个中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有条件到现场交流的教育同行始终是少数,如果借出版社之力,或许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让思想飞”!(这个理由是他们两位“游说”时讲得最多的。)第二个理由则是我自己已经具体领悟到的:虽然文字记录无法复制演讲的现场感,但它具有另外一种优势——可以通过符号效应给读者留下无尽遐想、从容思索的空间。正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当我再回看这些演讲记录时,我曾为其中某些片断感动过。这足以证明演讲和对话的文字记录确实有某种独特的思想交流的价值。于是在一个寒暑的整理之后,就有了这本《浪漫:自由与责任——檀传宝德育十讲》。

本来朱永通先生建议书名为“檀传宝德育十讲”,干脆明了。但是我十分固执地增加了一个比较感性的主标题——“浪漫:自由与责任”,理由我在书中有较为详细(人生方面)的解释,比如,“真正的‘浪漫’,我认为是高度的精神‘自由’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完美结合”。在这里我只想补充一点:我认为,教育学术、教育实践都可以是非常“浪漫”的事业。当然,这里的“浪漫”是包含最人道的想象和最严谨、最负责的探索两大方面在内的。中国德育、教育实效不高,在我看来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太缺乏浪漫或者想象力。我们往往太现实、太功利,结果所有的教育参与者都成了仅仅是为了达成某些世俗功利目的的手段,人本身反而不是目的、不受尊重,实在可惜、可悲、可叹!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德育中人,往往缺乏起码的社会担当与专业能力。缺乏社会担当,会使我们明明知道存在许多弊端却见怪不怪、不思悔改,缺乏壮士断腕、勇往直前的勇气与行动力;缺乏专业能力,会使我们想有所作为时却眼高手低,缺乏起码的理论批判和实践建构力量。区区十篇演讲所能讲的专业内容当然有限,但是读者若能从中品得些许纯粹而真实的、有关教育的天真思索以及浪漫情怀,则吾愿足矣!

除了李永梅女士、朱永通先生,还有许多朋友,特别是为我的演讲认真做记录、整理的朋友,都为本书的出版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一并真诚道谢。本书既是友谊的见证,更是感恩的献礼。

是为序。

檀传宝

2011年5月于北京京师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