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好课是这样磨成的·语文卷2
59835800000001

第1章 觅得文本中的智慧表达点

——特级教师薛法根《大江保卫战》教学片段赏析

品味细节的精彩篇

语文教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在脑海中实现由意到象的自主建构,而语文教师最有价值的教学手段就是语言。薛老师的智慧教学让我们分享到了他精湛的“觅得文本智慧表达点”的艺术。

片段一:潜心进行“两节比较阅读”,觅得“点面结合”的言说智慧

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我们每个人都能读懂,而课文是怎么写的,则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

师:同样是写保大堤,二、四两小节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节是总体介绍一大群人民子弟兵在奋不顾身地保大堤,第四节是具体写黄晓文一个人在奋不顾身地保大堤。这是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写的。

师:课文第二节写一大群人保大堤,作者是怎么写的?重点抓住什么来写?第四小节写一个人保大堤,作者又是抓住什么来写的?哪些词句能体现人民子弟兵奋不顾身的精神?同学们,请静静地默读第二、四两节,拿出笔,画出最能够让你心头一动的词句,可将两节内容进行比较,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生默读,圈画)

生:“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这一句中的“捆”字让我感动。一般人受伤、流血会用“包扎”,而这里用“捆”字,说明当时的情况紧急,没时间慢慢地包扎。

师:是啊,这句话有点儿特别,作者为什么要用“捆”字呢?

生:我从“捆”字还体会到了黄晓文对保卫大堤的渴望。

生:他的渴望不仅表现在“捆”上,也表现在“猛地把铁钉一拔”上。我从中感受到了黄晓文为保住大堤而奋不顾身、全然不顾。

师:这种精神是通过什么写出来的?

生:(异口同声)动作。

师:你来读一读这一连串的动作。

(生读)

师:在具体描写一个人时,这是多么干净利落的动作啊!前面写一大群人时,又是怎么写的?

生:场面描写不光写出了人多,还写出了这一大群人奋不顾身的精神。

生:洪水的肆虐场景反衬出了人民子弟兵们面临的巨大险情,进一步突出了人民子弟兵们奋勇顽强保大堤的精神。

师:多好啊!环境描写也能揭示人物的特点,这就叫“环境衬托”。

赏析

薛老师在处理这两小节时,打破了常规的“按部就班式”的线性教学,巧妙地创设了一个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描写人物典型特点的情境场。在这个场中,教师领着学生慢慢走进原本平面的“语言图式”,尽情地穿梭在生命律动的“语言丛林”,静静地感受作者匠心独运的“言语言说范式”,从而在学生、文本、作者的“交互相遇”中架构起一座内容与形式交相辉映的“立交桥”。

片段二:聚焦“四个一”,立体描摹人物形象

师:第二节中有一连串的“一”。写一群人,抓住了四个“一”,从这些“一”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代表万众一心,可以看出他们保卫大堤的决心很强。

生:“一”代表一个整体,多个整体连在一起,力量势不可挡。

生:前面说过九江是长江的一部分,如果九江保不住,整个大堤将被冲垮,他们就成了罪人。所以,“一”预示着所有的人民子弟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保大堤。

师:(引读)那么多人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那么多人只做着同一个动作——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那么多人只听到同一种声音——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

师:你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生:这是一个排比句。

师:狂风、暴雨、巨浪可怕吗?人民子弟兵化困难为力量,这种行为叫——英雄气概。齐读——

(生齐读)

师:对战士们的语言只写了几句话?

生:一句话。

师:当时只说一句话吗?为什么只写一句话呢?

生:因为这是最有特点、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话,也是最能反映人民子弟兵保卫大堤决心的一句话。

赏析

为了获取作者巧妙描摹人物形象的“言说智慧”,薛老师以超乎寻常的深度解构能力将文本中易于被人们忽视的“陌生点”进行了重新组合、立体建构。当教师引导学生聚焦“一声令下”“一条长龙”“一个念头”“一道人墙”中的“四个一”时,我的眼前出现了全新的“陌生视界”,感觉这样设计实在是太绝了!当我洞察其行为背后的思想起源时,我惊喜地收获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满腹释然,“四个一”的文字图像经过重新架构,给我们带来的是人民子弟兵万众一心、争分夺秒、舍生忘死地保卫大堤的“英雄群像”。这样的教学行为源自此节多处含有“一”的用词特色,教师的教学艺术则在于以此语言特色为智慧创生的点,让文本的“艺术描写”悄悄地走进学生的“陌生视界”,从而凸显文本的熏陶感染功能,体现教师“从写作的高度设计教学活动”的教学智慧。

片段三:妙用“三次追问”,习得多元描写的方法

师:学习课文时最重要的是学习课文是怎么写的,让我们来读读救群众这一节。

(生自由读)

师:谁来读?

(举起一片手)

师:我也想读读。如果读得好,就给点儿掌声。

师: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

师:这一句写了什么?

生:写了人民子弟兵在救群众。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从“漂动的树梢”“灭顶的房屋”“摇摇晃晃的电杆”看出来的。

师:“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簰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这句话写了什么?

生:写了人民子弟兵在救群众。

师:“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这两句话写的是什么?

生:写人民子弟兵在救群众。我是从“军旗”“军徽”“迷彩服”“红五星”“大救星”等词语中看出来的。

师:我怎么没看出来呢?

生:有“军旗”“红五星”的地方就有人民子弟兵,“迷彩服”“军徽”是人民子弟兵的象征。

生:此时只有人民子弟兵才能救出被洪水围困的人民群众,“大救星”就代表了“人民子弟兵”。

师:这是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第五小节每句话都写了什么?

生:写了同一个意思。

师:为什么用四句话来写同一个意思呢?这四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生:它们都是排比句。

(指名读第一句)

师:你这样读不出来当时救群众的紧急,语气要加快、要急促。

(该学生再读)

师: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

生:形势紧张,时间紧迫,分秒必争。

(指名读)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救出的一群人不能一一写出,只能写几个人。

师:这叫“虚实相间”,是概括地写。

生:还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式写。有的写人民子弟兵在救群众,有的写人民子弟兵救出了群众,有的写人民子弟兵总会出现在受灾群众的身边……

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用排比、比喻、借代的手法写出了人民子弟兵的什么?用一个词概括就是——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舍生忘死;生齐读板书)

赏析

薛老师连续三次范读、追问,看似有点儿“问题过多”,实则别有用意。就像薛老师说的:“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大家都能读懂,但作者是如何表述这一内容的,则需要我们悉心品味、慢慢咀嚼。”基于本节“采用鲜明的写作手法来表达同一内容”的特点,为了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薛老师采用“范读一次内容,追问一句写了什么”的形式串联起全段教学,通过一次又一次“你发现了什么”“说说感受到了什么”这样的深度追问,将学生带进自主发现的“语言场”,让学生在“愤悱”的思维状态下,水到渠成地理解了每句话都是讲“人民子弟兵救群众”这一内容,不知不觉地收获着为了表述清楚同一语言内容而采用的排比、比喻、借代等表现手法。整个教学活动以理解语言内容为主线,相机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的表达形式,使师生自由地徜徉在文本内容与形式的两极融通、共生共长中。

片段四:巧借“一副对联”,对出文本的价值旨归

师:课文中有一副对联——

生:(读)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师:(板书:铮铮铁汉保大堤,救群众)大家看看,下联应该对什么?

生:(争相回答)人民官兵、英勇子弟、劈波斩浪、人民救星、钢铁战士……

师:用“人民救星”比较恰当。群众看到什么就像看到了大救星?

生:红五星。

师:我们就可以对上“闪闪红星”。

(齐读下联)

师:横批对一下——

生:军民共抗灾、众人一条心、团结如一家、军民鱼水情。

(师板书:军民鱼水情)

赏析

薛老师课堂中的每一教学行为都彰显着明晰的、智慧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渐渐逼近文本的“价值取向”,人民子弟兵的光辉形象慢慢矗立于学生的脑海之际,薛老师以教材中的“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一对联为思维的发散点,以黑板上并不完整的板书内容为依托,用喜闻乐见的对对联的形式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之泉。从文中提炼词语来对“铮铮铁汉”,显然有一定的难度,从课堂上的现场反应来看,学生的思维虽比较活跃,但很难贴近对联“对仗”这一高要求。在学生思维懵懂、用词模糊之时,教师还能以文本内容为创造之源,直至得出相对规范的下联——闪闪红星救群众。整个环节,教师始终以自己的语言智慧来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让学生在自己的思维时空中自由、规范地驰骋,幸福、舒展地抵达文本的价值彼岸!

(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小学 王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