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妆32岁俏妈妈的美颜书
5990400000010

第10章 养气的法门 (1)

气能对抗地心引力,可以让人年轻,但现实中却很少有人会养气。

养气先养脾气。脾气脾气,气从脾来,肝主气的生发,肺主气的肃降。

气从脾来,五谷精微,靠脾的运化,才有气的产生。现代营养学理念也来越看中高蛋白、高能量的补充,却把基础给丢了,谷物在我们吸收的养分中比例越来越低。脾气从肝发,火气越来越大,只有发散,没有肃降,气往外宣泄,不能向内向下,导致便秘的人也越来越多。养气先养脾气,就是要加大谷物摄入,减少肝气的宣泄。增强肺的功能,能发能收才是最健康的。

气以柔为佳。草木活着的时候是柔软的,死了才变得坚硬;人活着的时候,身躯是柔软的,死了就坚硬了。气硬不懂回旋,很伤身体,比如生气大动肝火,这气就硬,要么伤肝,要么容易得脑血栓,很危险的。女人的美在于柔,柔能克刚。养气,要养的就是一个柔字。养柔,就要明理,知取舍,知进退,知回旋。千万别一根筋到底,其实退一步海阔天空。

气欲通怕滞。女人气不顺,要么两肋烦闷,要么胸闷。两肋闷胀,气无法生发,就容易长斑点,容易长纤维瘤。胸闷就是肺降不了气,憋了一口气在胸口,肺与大肠互为表里,气不顺就易便秘。养气就是要养顺,一顺百顺,身体才会越来越好。风水学中,家居最佳的风水就是要气流通畅,不能淤阻。风水学是大自然,而人体是小自然,一样都是要顺气。该生发的时候,比如早上,别睡懒觉,天亮起床,让气生发,到了晚上,该就寝就去睡觉,气息自然就会降。能升能降,气息通畅。还可以吃吃萝卜红薯,放个响亮的屁屁,也是通气的好办法。工作生活中,尽量做到与人方便于己方便,和谐自然气顺。

气喜暖不喜冷。春暖花开,风吹到脸庞上暖暖的。都说“吹面不寒杨柳风”,只有春风吹过柳枝,才见柳枝冒出新芽。冰天雪地,风又冷又硬,一片肃杀,不见繁花与绿叶。所以,养气就要让身体变暖。道家称丹田为气海,炼气都是小腹丹田热气上升。冰箱、空调的广泛使用给了人们太多便利,贪图冰的痛快,凉的爽宜,会渐渐耗掉体内的温暖之气,身体会慢慢虚弱,脸色晦暗。女人因为每个月失血和孕育孩子的原因,气血本来就虚,更要保持暖暖的身体,暖暖的气息,脸色才会好看。

气有清有浊。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就是清气上升成为天,浊气下降成为地。清气与浊气都是气的有机组成,清气上升,可以令我们耳清目明,浊气下降,能让我们排污除垢,一升一降,正是一个完满的圆。就像人生,需要高尚清净,同时也需要凡尘庸俗混沌,天清无物,而地浊可以承载万物。人要有清高的节气,还要容纳污浊的气度。人喜欢标榜自我清正,不喜欢把污浊展示给人看。只是凡尘中的小主妇,不是神仙,不是圣人,别老盯着自己的缺点,要给自己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心情舒适,便有通体舒泰。

养气,过犹不及;

女人向来气虚,补气是每天的必修课,但是中国养生向来讲究平衡之道,养气也是一样,过犹不及也。

古人说,气有余则生火。天天大鱼大肉,却又坐而不动,我们的身体吸收了大量的能量后又无处消耗,长胖就是必然的事情了。什么高血压、高血脂都是气有余惹的祸,脸上的疙瘩痘也是被气拱出来的。

气有余,还会乱窜,身体迟早要出大问题的。走小肠大肠出门的气,冲上脑门,能不搅乱了吗?比如怒气太盛,气冲上脑,引发脑血栓、高血压等疾病。又比如脾气大了,生旺了肝火,脸上又会油光满面。武侠小说中经常有人走火入魔,就是练气练岔了。体强身健的令狐冲就被桃谷六仙的六道真气变成病黛玉。所以这气也不是多多益善。

养气,除了让自己的正气充盈,还需要让自己气息匀停,不能气息乱窜。

不产生余气,首先就是心态平和。人生不会因你是穷人或是富人,百姓或是官员,美女还是野兽而发生什么变化。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心态,有的人就想得开,有的人就是喜欢憋着气,又强行用意识把身体里的气给激发成火,三来五往,余气就这么产生了。

二注意吸收和消耗的均衡。现代人吃的都是高脂肪高蛋白高营养的物质,能量比谷物高多了,但是运动量较过去却小了很多,进多出少,体内的余气消耗不掉,就会囤积在身体里。膳食平衡,运动均衡,保证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有一个动态的平衡,余气也就不会产生了。

气有余生火,要注意少饮酒少吃辣,吃多了会火上浇油。说到这,你该知道脸上的痘痘为什么会在吃麻辣烫后那么茂盛了吧。

读者问答:

苏玺:姐姐,气虚,应该怎么调理呢?

椰风:中医的气,大家觉得玄妙,说得通俗点就是人体的阳气(正气),用西方科学的说法就是能量。气虚的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休息好。白天为阳,夜晚为阴,阳就是阳气,阴就是“阳藏”,就是说晚上阳要藏起来进行休整。所以,晚上的睡眠质量好,人体的阳气就会得以恢复。那些长期熬夜的人,没有让阳气充分休整,长此以往,身体就这样衰败下去了。

2.不要多言。虽然交谈可以排解压力,但话多了不行,这是因为“话多伤气”。中医认为,语音出于肺而根于肾,又因心而主神志,管理语言的表达有“言为心声”之说。所以,语言过多,既会损伤肺肾之气,又耗心神。

3.日常养气,其实吃五谷杂粮、鱼肉蛋类都可以。如果要更加专业一点的方子,那就是山药了,山药是药店的淮山药。我就经常用山药炖排骨。

山药补气补阴最好,但会助湿邪。湿邪就是体内的废水,废水多了会痰多,女人的妇科炎症都是痰湿造成的,所以吃完山药之后,吃点薏米仁去去湿气就好。

气虚会造成脸黄,有款最佳的补气祛湿的食谱山药薏米糊,就是淮山药和薏米仁以1∶1的比例煮成粥,再用搅拌机打成糊。吃了可以让脸蛋既白皙水润又不易长痘痘。

俏妈妈美颜美食;

补气的黄芪红枣茶:

黄芪红枣茶非常简单。到中药店买250克(打碎的)黄芪,加上党参200克,连同16粒红枣一起放在药壶里煎,每次一小碗。

红枣要去核,因为核是带燥的。

《本草纲目》中说黄芪气味(根)甘、微温、无毒,助气壮筋骨,是补气的一味良方。

如果面色发黄,缺乏光泽,皮肉松软,小腹绵软无力,往往是气虚。来这款黄芪红枣茶,让黄芪给我们内脏向上的动力,肌肉结实,内脏充盈,看起来会更年轻。

红枣补血,给脸上增添些许红润,要不了多久白雪公主都要羡慕你的脸色了。

黄芪灵芝肉饼汤:

气虚的人往往抵抗力差。正所谓“东风压西风”,正气罩不住,邪气就要入侵了,所以,天气稍一变化,感冒发烧流鼻涕轮番来找。想要补正气增强抵抗力,有一款汤水很有效果。

原料:猪瘦肉250克,黄芪30克,灵芝30克,红枣6粒。

制法:

1.瘦肉洗净、剁碎;黄芪、灵芝、红枣(去核)分别用清水洗净,备用。

2.将以上备用料一齐放入砂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调味食用。

黄芪灵芝肉饼汤可以补益气血、宁心安神,对脾胃虚弱、腹中肉绵软、抵抗力差的人有较好的滋补作用。而且汤中这几味中药药效都很平和,对小孩子增强抵抗力也很有帮助。

美女要少言。

大约10岁时,我就发觉自己眼角往下垂,本以为是眼睛太大,眨眼的距离长了点,日积月累,眼皮比较累了,所以抗不住地心引力往下垂。

直到20年后,我才明白,眼角下垂的原因不是眼睛大,而是嘴巴大。

从小我就是一个超级小喇叭,不吃饭可以,要让我不说话,除非嘴上贴胶布,饿死是小,说话是大。在家,从饭桌上到书桌上,从书桌上到床板上,等闭上眼睛,睡着了,嘴巴还不肯闭上,还要说几句梦话,老爸老妈被我的聒噪烦死。上学后,身边的同学成绩总会下降,以我健谈的性格,只要老师看不到,同桌的、前排的、后排的,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我为中心,方圆3个同学之内,就像一个小菜场,从天上到地下,从古到今,外加三八及八卦,不聊得眉飞色舞、唾沫横飞被老师扔粉笔头绝不善罢甘休。幸好,高考那几日,被老妈勒令在家看书,总算没有荼毒同学,否则影响大伙上不了大学,我的罪孽可就重了。工作后,喜欢八卦的性格丝毫没有改变,不过自从迷上了网络,开始了手语,嘴巴总算消停了许多。

话多会影响美丽?听起来好像完全不靠谱。听我说来,你就会明白了。

说话就是气流通过咽喉和舌头发出声音。话多导致气息出多入少,气渐渐就虚了。人被气托着,才有生气,才抗得住地球引力。说话耗气一时一刻是看不出来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会在脸上显现。眼皮因为皮下脂肪很薄,所以气虚最易在这里表现出来。再往后,嘴角往下,下巴轮廓不再清晰,女人的年轻与老态,这三处便可一目了然。

“话多伤气”的说法最早源于李东恒的《省言箴》。话语过多不仅仅伤气,还会影响肾。中医认为,语音出于肺而根于肾,又因心而主神志,所谓“言为心声”,所以,语言过多,既会损伤肺肾之气,又耗心神。本来肺主肃降,话多了,肃降的功能就差了,肾气也伤了,人就难以养藏,一味宣发,消耗过多,就容易老了。

而且话多很容易唾沫横飞,既不雅又伤阴,更严重的后果是会让脸色更晦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