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穿书后我开始养男主
59932800000013

第13章 当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么说,我们账上目前就只有一千两银子?”翻完账本后,宁清舒开口。

宁清阳坐在旁边的椅子上,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晃着脚。

刘管事点了点头:“是这样的,小姐。”

“那可撑不了多久。”宁清舒微微皱眉。

按照小说的剧情,姜国要十年后才会大乱。眼下的姜国,还沉浸在“盛朝”虚假的幻想里,其实内里已经开始腐烂。

以姜国目前的市场来说,1文钱相当于3毛钱。1000文钱,可以换1贯铜钱,可以兑换1两银子。

这么算下来,宁清舒的手里就相当于有30万元。

不过这只是理论上的。

实际上在铜钱兑换过程中,还会有别的消耗。有时候,换不了这么多。

一千两银子、30万元,如果是普通家庭,那估计是够了,可对于像乡扬侯府这样的人家,肯定是不够的。

如果每人每天需要吃8两米,目前灵阳县的平均米价是1斤10文钱,那每个人每天就需要用掉8文钱。乡扬侯府目前有36个人吃饭,那每天就需要288文钱。

每天除了吃米,还要吃菜。

不奢侈着吃,每天的菜价就算1000文。

那么每天光是伙食用度,就需要1288文,一个月就需要38640文钱。有时候需要再额外加点宵夜、小小奢侈一回,那就再算1000多文吧。加起来,就算40000文钱,就相当于40两银子。

这是一月在吃食上的用度,还不算茶钱、点心、酒钱。如果茶钱这些算10两银子,那加起来就50两银子。

一个月50两银子,一年12个月就600两了。

现在宁清舒手里能动用的银子,就1000两。减去600两,就只有400两了。这400两银子包含的就多了:

需要发给管家、奶娘、护院、丫鬟、小厮、厨娘等人的工钱;需要给家里的世子、小姐、姨娘发每个月的零用;宁清阳读书习字的笔墨钱、以后请老师的束缚;每个季度,家里人裁衣服的钱;出门的车马费、定时维修保养马车的钱、养马的钱;要在灵阳县定居,与左右邻居、县城大户来往的人情钱;以后,家里的世子小姐交了新朋友,跟新朋友出门游玩的钱……

这么算下来,之前那600两银子的开销,根本就不值一提。后面这些,才是侯府开销的大头。

也只有真正当家了,才知道当家的难处。

如果不能及时找到赚钱的办法,那乡扬侯府支撑不了一年,就要开始裁减仆人、缩减日常开销、典当首饰、变卖家产……

所以赚钱,是刻不容缓的一件事。

……

“我记得侯府在灵阳县,还有一些产业?”宁清舒合上账本,又问。

“小姐记得没错。”

刘管事脸上露出为难,“侯府在灵阳县县城的确还有四家商铺,分别是:一家书店,一家食店,一家药材铺,一家武馆。这些都是侯爷当年还在灵阳县的时候,购置的。去了京城后,就交给几个掌柜的打理。另外,侯府在灵阳县周边还有些田地,以及两座山……”

听起来,似乎也不错。

只是看刘管事这反应,恐怕这些产业每年不仅没有赚到钱,还一直在亏钱。

问过之后,果真如此。

宁清舒低头想了想:“这样吧。明日我和清阳要去白鹭湾,送父亲的骨灰入祖坟安葬。那就后日……后日你让那四家店铺的掌柜,还有管田租的管事来府里一趟,我要亲自见见他们。”

**第一更~